基于经营环境的条件与非条件会计稳健性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性研究
2018-02-24江丽芳
江丽芳
摘 要: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外部市场监管不健全背景下公司管理者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本文从分析会计稳健性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含义入手,对基于经营环境条件下,会计稳健性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期望对强化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执行,约束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经营行为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营环境;条件会计稳健性;非条件会计稳健性;管理者过度自信
一、会计稳健性与管理者过度自信概述
(一)条件与非条件会计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被分为条件会计稳健性(事后稳健性)与非条件会计稳健性(事前稳健性)。条件会计稳健性是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资产账面价值做出调整,经营环境不利时减少资产账面价值,但在经营环境有利时也不会增加资产账面价值,如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条件会计稳健性能够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经营判断空间,结合自身经营需要作出会计处理,从会计准则层面来看属于原则上执行会计准则;非条件会计稳健性是指在取得资产、发生负债时采用使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如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方法采用加速折旧法。相比较条件会计稳健性而言,非条件会计稳健性未能给管理层提供足够多的经营判断空间,强调对会计准则的强制执行。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是管理者在经营环境下的非理性经营行为,过于高估自己成功概率。对同一投资项目而言,过度自信管理者对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率预期往往高于理性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过度自信管理者认为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高于其他管理者,形成了自我歸因偏差。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的一系列经营决策有着重大影响。如,管理者过度自信倾向于利用债务融资方式使公司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在公司内部资金充足时,倾向于过度投资以期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等。若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或经营决策成功,过度自信管理者则就会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的能力;若公司经营业绩较差或经营决策失败,过度自信管理者则会将失败原因全部归于外界环境。
二、基于经营环境的条件与非条件会计稳健性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性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
1.与非条件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管理者在确认资产和负债时会受到会计准则的更强约束,限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与此同时,过度自信管理者在采用高负债经营时,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债权人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稳健性越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债权人的双重约束作用下,若过度自信管理者仍采用不稳健的会计处理方法,则会给公司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税务稽查、银行贷款条件更为严格等,增大公司的过度自信行为成本。基于上述因素考虑,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促使非条件会计稳健性的提高。
2.与条件会计稳健性的关系。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遵循条件会计稳健性原则,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会受到新会计准则的约束和债权人的限制,而且还会受到大股东的反对,给管理者的经营管理带来压力。为了满足大股东的利益需求,并且减少现金股利分配行为,过度自信管理者一般会采取高估费用、延迟确认收入等会计处理方法,提高条件会计稳健性。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的条件会计稳健性越强。
(二)基于经营环境下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
1.与非条件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在外部经营环境有利的情况下,信贷政策相对宽松,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过度自信管理者会提高负债融资比例,将更多资金用于投资项目,这就迫使债权人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会计准则要求更加严格、会计监管更加规范的环境下,会增大管理者过度自信成本,所以管理者在资金或负债的初始变动时就会采取稳健的会计方法,以便于会计信息快速对经营环境做出反应。由此表明,在经营环境有利的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越强,则会计稳健性也随之越强。
2.与条件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在外部经营环境有利的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提高负债融资比例,增加投资项目,减少对大股东的现金股利支付,进而采取高估费用、延迟确认收入等会计处理方法,使股东在满足会计稳健性要求的条件下获取最大化收益。由此可见,管理者过度自信在经营环境变化中会通过调节会计盈余达到预期目的,这属于事后稳健性范畴,即管理者过度自信越强,条件会计稳健性越强。
(三)两则相关性的成因分析
基于经营环境下的会计稳健性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存在着密切关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一般采取激进的经营策略,对公司的融资风险过于低估,导致公司负债比例高于平均水平,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核公司贷款资格时,又会对公司会计稳健性提出更高要求,以降低公司偿债能力风险给金融机构带来的信贷损失风险。二是过度自信管理者重视投资给公司带来的效益,他们经常高估投资项目带来的收益,低估了投资风险,并且为了获取更多现金流用于投资,一般采取低股利政策、合理的会计盈余调节等方式,使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条件会计稳健性建立起了紧密联系。三是我国对会计管制力度不断加大,各项会计政策日趋完善,对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形成了强大的约束力,要求管理者必须承担起会计主体责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且有关部门会加大对公司会计账务的稽查力度,使得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受到了一定压制。四是管理者可能受其他公司发展形势的影响,产生过度自信心理,并将稳定的银企关系、较高盈利水平作为经营能力的体现,过于看重自己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外部经营环境的作用。为了体现管理者的领导力和决策力,管理者会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增强股东、银行对公司经营的信心。
三、措施建议
为了发挥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提高会计稳健性的正面效应,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强化会计监管。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各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监督检查力度,既要允许公司管理者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又应要求管理者必须秉持稳健性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限制过度自信管理者的违规经营行为。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国家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适当放宽信贷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风险控制,促使金融机构重视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审核,要求管理者提高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三是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公司应采取长期激励机制,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与长期薪酬水平挂钩,引导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重视会计稳健性,减少短期经营行为,避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带来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韩静,笪彦雯,赵经纬.稳健会计政策下的高管过度自信与投资效率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5-87.
[2]王玉春,刘亚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4):102-104.
[3]王思,宋在科.管理者过度自信、研发投入与会计稳健性[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10):124-126.
[4]李晓冬.终极产权、管理层过度自信行为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我国A股主板市场的经验证据[D].兰州财经大学,2018.
[5]胡振兴,陈帅,王阿娇.管理者过度自信、产权异质性与会计稳健性[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