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18-02-24段金艳
段金艳
摘 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基本都引进了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教学效果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以下主要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R857.3,G424.21,U462.2+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016-01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
(一)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进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勇于打破以往教学形式的限制,结合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探究,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展更加鲜明的教学思想,学生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的探索活动。
(二)教学内容问题化。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导,转变成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现。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导孟浩然的《春晓》时,可以利用网络来搜索与该篇诗文有关的风景内容,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现丰富多彩的诗文学习环境,这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学习来讲是非常有利的,能够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并通过某些实际场景投影展现的内容来进行提问,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效率,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三)教学过程探索化。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比书本中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学生在了解到这些内容后,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问题进行探索发现,深入挖掘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学生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课本内容的讨论,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网络课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可以通過声音、图像等因素直接对学生进行感观上的刺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对图、文、声、乐、像感觉灵敏、兴趣浓厚的特点,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经常涉及到许多课外知识,如自然现象、时代背景材料等等,如果能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前大量收集有关课文的图、文、声、乐、像材料输入计算机中,供学生观看、欣赏、学习之用,取得的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的。上课前,以图文音乐导入教学,可点出课文的标题、重要语句和板书等文字;在朗读时,可点出配合课文的背景音乐,课堂教学既井然有秩序,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帮助社会经历尚浅的小学生增加表象积累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在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能够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网络来帮助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听说读写任务。例如可以通过成语接龙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就可以让他们主动参加到语文学习中去,体会到更多关于语文学习的乐趣。比如还可以采取猜谜语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或者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利用电脑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如“竹子下面长了毛”(笔字)等。以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分组,通过适当的课堂小活动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内涵所在,将教学活动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增加信息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强大的网络优势,能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超级链接,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资源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师生双方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教学活动基于网络环境下,在交流、讨论、启发等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储备。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自主能力。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则是交互性、开放性、多媒体化、全球化的全新视野,网络下的协作学习便是其中一种,它有利于促进学习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技巧、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素质的培养。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资料的搜集、加工、处理或者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式阅读与写作等创造性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来实现一个班的学生与另一个班、另一个学校甚至另一个国家的学生交换意见、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够发挥出以往教学模式难以比较的优势,这对于目前的教育工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为从整体上带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规模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多种信息平台资源的构建,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跨平台的教学策略应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牛得草.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