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物课堂教学中核心概念的突破路径
2018-02-24周芬
周芬
摘 要:现在各学科都在强调说核心概念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概念呢?各位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核心概念实际上是各学科重点内容的代名词。2.核心概念必须是学科内重要知识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枝节。3.核心概念必需是对学生的发展终生有用的知识。4.核心概念不是固定的,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研究侧重,学习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是正常的。5.课本直接给出的概念通常不属于核心概念,要自己去理解、总结、归纳并具有包涵性的才是核心概念。本文主要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对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作为教学重点的知识目标的突破方法和技巧的教学策略,作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课程总目标中明确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生物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在知识性目标中指出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每节课我们都会有知识目标,其中有一些是教学重点,那么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学重点,以什么作为依据呢?很显然,我们在确定每节课知识目标时,都是以生物学核心概念作为教学重点的。因此,我觉得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就是每节课重点知识的突破方法和技巧。
一、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一)利用“问题探讨”栏目,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教材上,每节内容的篇首都设置了“问题探讨”栏目,是由图片+情景+讨论题组成的。涉及的问题有的来自生产、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最新生物科技。所提问题与本节所学重点、难点内容密切相关,但往往有一定深度,悬疑性很强,矛盾冲突激烈,学生并不能直接讨论作答。这样的安排可以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设联系实际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意在调动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创设悬疑性、诱导性的问题情境。上课伊始,便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活跃思维,吸引注意力,驱动学生以最佳状态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
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时,首先利用本节“问题探讨”栏目设置了如下情境: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而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4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①先吃鸡,再吃玉米; ②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立刻进行讨论,纷纷发表看法,两种意见争执异常激烈。最后均把探询的目光投向老师。此时教师故意卖了一个关子,说:“想知道你们谁的方法能维持更长时间吗? 学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立见分晓。”所有学生都精神抖擞,以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进入下面内容的学习。
对于这一栏目的处理,我认为不一定非要学生讨论出明确的答案,可以允许有分歧、有争论,也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每个问题都讨论,可以让学生带着悬疑去学新知,让学生带着对未知的渴求和饱满的热情去学,从而迅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采用新闻案例,时事热点,激发兴趣
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联系生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讲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内容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两个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1)2004年安徽阜阳出现著名的“大头婴儿”事件; ( 2 ) 三鹿毒奶粉事件专题报告。通过引言:“这两次奶粉事件都与一种物质有关,这种物质就是蛋白质。”从而引出课题。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探讨“细胞中的无机物”的相关内容时,我精心选择了两张对比非常强烈的新闻图片,一张是严重干旱,土地皴裂,颗粒无收的大旱灾情;还有一张是洪水肆虐,狂风暴雨的慘景,给学生造成了很强的视觉冲突,也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兴致盎然的时候趁势利导,事半功倍。
(三)结合游戏,师生互动,加深认知
在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时,在讲授和动画展示的基础上,最后请一个学生上来,两手张开,面向同学。“你们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不像一个氨基酸?”“像!”“张开的两手分别代表一个氨基和羧基,并拢的两脚代表一个H原子,头代表R基,连接各部分的躯干代表那个中心C原子。”趁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及时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事后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这样的方式新知达程度很高。 在讨论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时 通过请六个同学上台组成一条肽链,然后三个同学交换排列顺序,接着替换掉其中的两个同学,最后加两个同学上去,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分析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a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b氨基酸的种类不同;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d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通过游戏的互动,加深了直观的印象,效果非常显著。
(四)通过动画展示,演示动态过程,揭示变化规律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还会产生厌倦情绪,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在很多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直接告诉学生变化的规律,效果肯定不明显,而且学生容易遗忘。如果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对它的变化过程理解会更透彻。例如在讲授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时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五)提供模型、图片,供学生分析讨论
模型教具是生物体实物的真切描绘物,是实际事物的模拟品,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显示实物形象,提高直观效果,弥补实物演示的不足。利用生物模型教学,对形成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等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均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直观教具的演示,层次分明,形象鲜明,科学准确,便于学生学习、观察,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构建知识结构,形成内在逻辑联系,梳理重点知识
(一)精心设计表格,夯实基础知识
针对相应知识内容精心设计的表格,言简意赅,一目了然。表格的运用,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对生物科学史的概念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然后通过表格的形式理清发展的历程。一些学生容易弄混和弄错的地方,要认真分析和比较的关键性的概念也可以设计表格,对照学习。比如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比较、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均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
(二)设计问题串,推进教学进程,突出重点、难点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奠定基础。但由于这块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相对而言,比较深奥、难懂,所以在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串,通过讨论,一一化解,循序渐进,达成共识。“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吗?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吗?3.为何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呢?4.如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呢?5.胰蛋白酶的作用是什么呢?由此可说明细胞间的物质是什么成份?6.细胞膜的主要成份是什么?7.胰蛋白酶对细胞有损伤作用吗?8.如果胰蛋白酶对细胞有损伤作用,那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9.能够用胃蛋白酶代替胰蛋白酶吗?为什么?10.动物细胞培养取材时,一般是取胚胎组织或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请解释原因?11.动物细胞培养瓶内表面为何要光滑、无毒?12.培养瓶中的细胞培养到什么时候就不再分裂、增殖?13.如此时细胞数量并未达到人们的需求,应该怎样办?14.如何理解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15.传代培养的细胞能一直传代下去吗?16.有些为何能一直传下去吗?17.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为了得到这些细胞吗?18.人类一般保存的是哪类细胞呢?为什么?” 这节课的教学策略,我就是把这18个讨论题印成文稿,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结合课件展示,把问题各个击破。
(三)构建概念图,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概念图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系统化,有利于学生长期有效地记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将内容形象化,学习思维过程可视化,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内容形象化;能够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每一章节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勾勒框架,建构概念图,利于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三、结语
有的时候我们受到原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常常不能很好地辨识科学概念,同时也没有意识到科学概念在发展学生科学素养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试想,如果在不很清晰什么是科学概念的前提下,进行核心概念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就很可能有失偏颇,成为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掌握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种技巧,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学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