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

2018-02-24黎年坤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杉木

黎年坤

摘要:指出了杉木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是优先选择速生树种之一。但它的良种选育与推广造林工作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其中的技术应用内容也相对复杂。基于此,探析了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其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地数据化分析,总结预测了杉木良种推广造林的增产效益。

关键词: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192-02

1 引言

杉木的生长特性优越,这也为它良好的速生营林效果与经济效益成果奠定了优质基础。当前,杉木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人工林与速生林的优先选择树种。对它的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进行分析,并与传统造林技术进行对比,能够为其未来良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进一步优化其营林经济效益与增产效果。

2 杉木造林的发展概述

杉木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也是南方速生营林的主要树种,而且在我国南方,杉木的良种选育工作开展较早(20世纪70年代),所以它的优树选择、优良基因收集、家系、无性系良种选择、种子园建没包括子代测定等等技术工作已经非常成熟,科技成果体系健全。而且在南方地区,近年来大量的杉木速生良种基地也已经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地方杉木推广造林的大面积投产,逐渐转化为地方经济效益输出主力,对地方林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1979~2000年,我国就积极采用技术措施与行政措施相结合,对杉木造林的大面积推广与林间试验示范过程进行分析,来实现杉木造林的技术组合配套有机优化,已经在环境控制、造林技术控制和遗传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先后推广了杉木的优良种源、优良家系、混合良种和种子园技术,其中混合良种与优良无性系苗木均有大面积建设推广。目前国内杉木造林已经达到3万hm2以上,良种推广造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口[1]。

3 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的研究

为了保证杉木良种推广和造林增产,需要对它的良种化造林结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严格验证其推广造林技术增产效果,确保产出经济效益稳定。以下专门对杉木造林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3.1 杉木造林的研究方法

杉木造林的研究方法主要涵盖两种:试验示范对比造林和大面积推广造林。首先介绍试验示范对比造林,它根据杉木的不同良种水平、不同造林年度、不同造林地点位置来进行对比,明确其生产用种技术,将普通种子作为对比对象,总体而言即利用对比法来展开造林设计过程,如此对比重復3次以上(每年1次)。3年间主要对杉木的林木树高、林木胸径等等重要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再根据平均单株立木蓄积公式对杉木的试验示范对比林种植结果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V=0.00005877042D1.31.9699831H0.89646157(1)

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杉木林木小样本,这里采用配偶成对法对其再进行一轮显著性测试分析,计算出不同良种水平下杉木推广造林增产的具体效益水平,最后计算出总平均增产效益,再根据不同背景下的良种水平造林面积进行加权法平均计算。

其次,可以采用大面积推广造林方法。该造林方法要首先划分出不同的良种水平,明确杉木推广造林的造林地点与造林年度,为其设置专门的“固定标准样地”,围绕该样地进行固定调查,配合随机调查,时刻监测杉木林木的生长情况。最后,根据监测结果来计算杉木造林的年度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每亩杉木立木的蓄积水平。在明确计算出这些指标后,要与当地的杉木速生丰产林造林成果进行对比,然后计算出杉木的大面积推广造林超标率,并作出相应调整[2]。

3.2 杉木造林的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

以某地区杉木良种推广造林项目为例,他们就分别采用了上述的试验示范对比林与大面积推广林造林两种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两种研究方法中杉木造林的生长差异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预测。

3.2.1 某地区杉木造林面积阐述

某地区杉木造林项目从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就已经开展,直到今日全地区杉木良种推广造林辐射面积已经达到2.04万hm2,造林区域辐射地区的30个乡镇和300个村庄。该地区就选择了优良种源林、优良单亲家系林与优良双亲家系林3种造林类型,另外还有少量的1.5代种子园混合良种林和优良无性系林。

3.2.2 某地区试验示范对比林的杉木生长差异对比分析

本文对该地区中试验示范对比林的杉木生长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它在树高、胸径两方面的数据,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示范对比林的数据调查数据结果表现了两大特性:第一,通过试验示范对比林良种造林显示了杉木早期速生丰产的优良特性,例如区域种植杉木在树高、胸径等方面生长态势显著,且其生长态势大于一般生产用种造林;第二,基于不同良种水平的杉木造林过程中,可考虑采用上述3种杉木良种种植类型,也可以采用优良无性系,其对杉木的造林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根据上述数据可以了解到该地区杉木实验示范对比林中杉木造林的平均树高、胸径增产效益分别能够达到8.89%和6.76[3]。

3.2.3 某地区大面积推广林造林的杉木造林效果分析

该地区杉木造林也采用了大面积推广林造林模式,并对其造林效果进行了科学化分析。根据当地的大面积推广林生长监测结果来看,首先它的两种造林相比于一般生产用林造林要提前1~2年左右的郁闭期,本地也遵循“一年造林、二年抚育、三年郁闭造林”的基本原则目标来展开大面积杉木推广林造林工作,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造林效果;再次就是根据历年的杉木良种林造林结果来计算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以及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变化,以此来观察杉木的生长变化,并通过这3项核心指标来对比地方速生营林丰产林标准,得出杉木的树高超标幅度为7.77%,胸径抄超标幅度为67.22%,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生长超标幅度为41.29%。在林龄方面,计算杉木造林包含苗龄期的单位面积立木蓄积超标率,在观察到12年以后发现其立木蓄积超标率相对稳定,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也值得期待。

3.2.4 某地区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的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对某地区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分析。首先在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根据当地大面积的推广监测结果,明确其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平均超标率在45.49%,相比于当地速生丰产林标准,其单位面积内的良种总杉木立木蓄积量有所增长,最高达到27.9420m3/667m2。以下给出它的计算表达式为:

V1一DBV.(1+1+K1/100)+1+GV(2)

公式(2)里DBV表示速生丰产林的具体标准,通过标准来明确杉木林木的平均立木蓄积量;K1表示杉木良种平均每667m2的立木蓄积量超标率(%),GV表示间伐材总蓄积量,它要按照1.5m3/667m2标准进行计算。

再者,对单位面积内的新增杉木林木的立木蓄积量与木材材积产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良种林的平均蓄积增产效益,包括它与普通速生林的单位面积对照蓄积产量结果。根据当地的杉木林主伐平均出材率的75%标准进行计算,基于上式计算得出当地每年可增产木材材积能够达到3.0882m3/667m2。而杉木单位面积可新增产值能够达到1872.23元/667m2(按照600元/m3计算)[4]。

4 结语

根据本文对于杉木良种的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分析,明确了在不同杉木良种种植类型下杉木的树高、胸径以及立木蓄积增产效益也不尽相同,进而为它们带来了不同的发展走向。总体而言,采用良种配合推广,能够确保杉木速生营林的事半功倍,相比于一般造林在造林成本和造林效益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因此我国南方各地当前也都在大力推广良种造林技术,加大杉木速生营林建设力度,为地方“林业二次创业”提高科技含量,打造优质林业经济体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刚,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6):78,77.

[2]谭子勤.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 2007,34(4):27~29.

[3]刘立德,郑兰英,戴均华,等.湖北省杉木优良种源推广及应用[J]. 中国造纸学报,2004,19(zl):410~413.

猜你喜欢

杉木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措施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不同营林措施对杉木生长影响的试验
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生命无悔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途径和措施
贵州“黎平杉木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获批成立
关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杉木种植管理技术与效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