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综合材料风景油画中的地域特征

2018-02-24王秋睿

大观 2018年10期
关键词:油画湖南风景

王秋睿

摘 要:综合材料风景油画于湖南找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将湖南地区的地域特征与艺术完美融合。人类的生存发展当中,地理环境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是人类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思维的发展和生产的方式。地域特征的分类依据标准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自然地理分类、人文地理分类等等。在中国,地域差别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南北地理环境差异,这种南北差别形成的原因纷繁复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环境,其次便是生产方式,只有这两种基本条件具备,最后才会导致南北文化方面的差异。同时,这也是文章论述湖南综合材料风景油画中地域特征的主要逻辑层次。

关键词:风景油画;综合材料;地域特征;自然环境

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以淳朴与秀丽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为读者们呈现出了真正的湖南风光。新时期背景下的湖南,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以湖南各色风景为主题的画作都对当代艺术殿堂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当代艺术创作手法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湖南这片土地在新的创作当中展现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活力,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地域特征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融合而成的独特湘江文化特征。油画虽然是一种近代才流入中国的艺术创作种类,但在中国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之中也出现了进一步的创新。本文主要对于这种创新型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地理特征进行论述,以寻求艺术与地域的新型发展。

一、自然环境下的风景油画创作

(一)水域与油画创作主题

“水”是湖南文化的源泉,中国人向来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哺育湘江儿女成长的母亲河,湘水在湖南水域文化当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湖南风景油画创作研究后,笔者发现:在水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对母亲河有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疯狂信仰,无独有偶,在古湖南文化当中,楚人的祭祀活动经常发生在水边。这种信仰有些类似于西方心理学当中的“恋母情结”,但恰恰说明了湘水文化对于一代又一代湖南人的影响。在黄晓兵的作品《蚩尤的池塘》中,这种水域文化体现得最为显著,这部作品是典型的抽象风景油画,以洞庭湖周边风景为主要表现主题,为观众展现出新的意象。作品一贯追求以有限的空间承载无限的话语。这幅作品的材料为陶板上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在各色神鬼的描画中依稀可辨出作者对湖南的水域湖怪的奇异想象。无论是蚩尤本人还是《山海经》中的各种怪兽,都被巧妙地安排于池塘这一空间当中,错落有致而并不使读者感觉唐突。其构图与调色多采用了湖南本土风情,多民族聚集的湘水文化给以生存在当地的汉族人以一层神秘深远的色彩。虽然作品描写的为《蚩尤的池塘》,但仍然是对湖南自然环境的一種缩写与变异,艺术与自然在这篇作品的创作中达到完美的融合。

湖南的湘水地理文化特质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与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同的新特点,正是这种特点构成了湖南地域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知道对于艺术来说,地域特征的影响大多是通过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文特点所产生。在比较了沈从文等一系列作家和以黄晓兵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后,笔者发现:在综合材料风景油画的进一步发展当中,水文化仍然是一个看似不变却又有所不同的主题。在作家创作当中,由于文字数量的无限制,水域经常被作为人文情感的象征品。

在艺术家进行风景油画的创作当中,水景则常为画作表现的中心,其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生机盎然,经常被作为表现的主题。在湖南大学学生作品《绿水青山》当中,水又有了新的生机。《绿水青山》以湖南衡山为表现主题,这幅作品所采用的都是环保材料,非常具有收藏价值。新时期背景下,环保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风景油画的创作也因此有了新的突破。在创作当中,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积极互动,导致了这种影响逐渐在艺术创作当中进一步得到有效的渗透。如今,综合材料的风景油画创作更喜欢用本土标志性材料作为辅助,将其化为艺术表达。材料的运用与自然环境相互交织,以独特天然的水域文化谱写出新的乐章。

(二)丘陵与油画创作主题

每一幅油画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肌理和语言,借此体现出其深刻的地理文化色彩。丘陵作为湖南的主要地貌,对于湖南本土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世代代的湖南人在丘陵地区耕种农作物水稻,以维持生活,可以说,丘陵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这种地貌清远、波折,同时又不乏几分神秘与空灵,湖南本土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则深受这种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湖南本地作家以综合材料为主体颜料所创作的风景油画当中,其创作视角多数带有着一定的丘陵地域特征。这种丘陵地域特征并不是存在于创作的主题当中,它往往以一种材料组合的感应直观聚合在一起,对读者造成强烈的直观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模式并不会是一种规则,他们要做的通常是以自己特有的材料文化去打破这种客观现实所给予的枷锁,运用大量鲜艳的色彩以求田园风景油画色彩的饱和度。

著名艺术家冯放的作品《巢》的创作就深刻体现了这种丘陵地域特征,其创作将无数材料错落堆积,但柔和的曲线却刚好冲淡了其中的压迫感,正是由于这种线条的柔和度使得作品表现出一种清远之感。画中曲线连绵不绝,一气呵成,正是对湖南丘陵地域特征的吸收与借鉴。看似杂乱无章的灌木丛中却堆积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巢,这正是对湖南人民克服天灾人祸与险恶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探寻一幅艺术作品的主题,就绝对不能拘泥于从这幅作品所看到的表面现象,而是要联系到这幅作品所关注的深刻人文内涵。一旦发现了作品的人文内涵,那么艺术才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纬度,达到一种新生。它不再是一个作家灵魂的写照,它往往蕴藏着一个民族、一种地理环境、一个文化背景所给予的独特结合品。

丘陵地区所给予的远不止于笔者在上文所提到的这些精神,对于丘陵文化的探寻,异中有同,但同中有异。这种地理环境并不是一种局限艺术家创作的桎梏,相反,它是艺术家文化创作所依据的灵感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艺术家的作品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丘陵地域特征,这并不是作家的刻意标新立异,而是作家在丘陵文化地域当中探索出了新的视野。这种视野的创新是值得称赞和研究的,在艺术文化发展的长廊中,创新仍然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丘陵地域文化的生产背景下进一步开拓艺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无论对于艺术家的材料运用还是追求来说,都是一种有益的积累。

二、生产方式下影响下的风景油画创作

生产方式作为地域特征的另一个重要的显现,在艺术创作当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许多湖南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当中,笔者发现:使用湖南特有的工具材料對湖南独特风光的描绘成为一大主题。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具体化也就是农作物劳动工具的使用,农作物使用工具对于油画创作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艺术创作当中,依附于农耕文明所产生的一系列工具以及农作物,皆可以作为综合材料风景油画创作的材料使用。艺术家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其想象力与创造能力也有着异于常人的特点,他们如同文学创作者一样在对于现实世界描绘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独特的艺术加工与变异。这种变异看似与现实脱节,但事实上却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种真实性的写照。因此,艺术家风景油画的创作,也是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湖南大学美术专业学生综合材料风景油画的考察中笔者发现:在综合材料的使用当中,创作者们尤其喜欢以树脂为材料进行构图创作,这也是湖南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学生黄景波的作品《田》就对这一地域文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湖南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形对农作物的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小农生产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作品便与其密切相关。《田》这幅作品当中,以鲜艳亮丽的金黄色为主色,辅之以淡蓝色背景色,颜色的使用产生浓烈的对比。这汲取了梵高向日葵的灵感,以鲜黄色与红色交相辉映,流转的线条将油画当中的空间安排得当,既不过于饱满,也给予淡蓝色天空背景一定的展示空间。稻田中,一位农民伯伯弯腰拿着一把小锄头在寻思着什么。镰刀是一种从古至今始终被持续使用的农耕工具。艺术家并没有把农民作为这幅作品中的一个小背景,而是在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田野中,把一位身穿白色衣裳的老年农民作为这幅画的主要表现主题。这幅作品表面上是讲的田,其实更多说的是人。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重点就在于生产工具的使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缺乏,人类与自然始终处于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状态。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过度发展,又使得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而这幅作品无论是对田的描画,还是对生产工具的勾勒,都在试图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田园为背景的风景油画为观众们展现了一幅属于湖南所特有的梯田风光,这种独特的梯田风光并不同于北方的农村、田地。它是由一种特殊的北温带气候与丘陵地域文化结合而成。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为湖南艺术精神造就新的未来。

综合材料风景油画创作与地域特征有着十分深刻的联系,无论是自然环境对油画创作的影响,还是人文环境对于油画创作的影响,它们都属于地域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的创作当中,艺术家们以独特的艺术灵感,使艺术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也为湖南的艺术长廊做出不可磨灭的长远贡献。至此,珍贵的湖南地域特征得以长久地保留于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1]许贺辉.地域性对油画风景写生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刘也.综合材料在绘画艺术应用中的美感及艺术表现[J].美与时代(中),2018(1).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油画湖南风景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油画去哪了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湖南童谣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