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化研究
2018-02-24王珏
王珏
摘 要:子曰:“君子不器。”易经认为与“器”相对的是“道”。一个有形,一个无形;一个行而上,一个行而下。本次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化的目的就是化悠久的传统文化为走进时代与当下的日常课程。关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把传统文化放到教育活动中来看,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即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那一定是有成熟的心理机制,爱国且富有国家文化自豪感的人。这样的高校学生才能自觉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揭开传统文化难以接近的隐晦面纱,充分利用地域性特色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缩小距离感,增加亲切感。学校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能力,也是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自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程化;文化自信
一、传统文化课程现状及趋势
现在的高校课程设置要杜绝的现象叫“有知识没文化”。特别是一些理工科学校。学生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除了专业发展更应该全面发展。封建糟粕自然如洪水猛兽,但是先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是值得我们中华儿女好好学习与感悟的文化。除了专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开阔自己的眼界,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高雅的审美观念。
近年来,高校课程应该融入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的哪些内容,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的课程设计完美结合,用什么模式与方法实现预期的课程化目标,以及怎样构建合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课程等方面的探讨是目前研究热点。
国家教委也曾积极发文,呼吁各类高校可以创造条件,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一栏中就提到要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主要问题与研究思路
主要问题集中在两点,一是教学方法和方案的单一,二是教学侧重点偏向技能多于偏重内涵。针对第一点,在此处我建议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散文、传奇、戏曲、小说等教授时最好不要节选一段学习。因为这样偏向初高中教育,而高校学生相比初高中学生更有能力与时间阅读与感悟整篇经典。单向传授的方式也应该改变,小组讨论与个人发表见解都必不可少,甚至可以不局限于课堂。关于第二点,针对将来学生就业,实用主义固然重要,但是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也必不可少。针对以上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几点研究思路:
(一)寻求合适定位
传统文化不必停留在过去,也可以走进当下,走进时代。把握好“以文化人”的课程特点,比如传统文化中至今让人觉得实用有趣的寓言故事,或者现当代名人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例如茅盾先生刚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时候主要就是编辑整理传统寓言故事。
(二)各级目标的逐渐落实
课程化要切实落地,形成由低到高的三级目标。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课程选择指导。争取因材施教达成个性又适宜的课程目标。
(三)突出核心内涵元素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包括文学作品、手工艺作品、音乐舞蹈等各类艺术形式。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大背景,理性选择合理分类,濡染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内核。
(四)模式立体项目综合
学生的课堂文化体验不应浅显单薄,要综合各种形式,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课程体系立体架构包括方式关联化、内容集约化、主题系列化、体量适度化,帮助学生掌握文化概念,提高价值认知。
(五)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合理化设置课程
通过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运用教育理论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和专著从而形成科学认识事实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法记录高校实践活动以便深入理解;通过调查法进行集体座谈,设计详细的访谈问题了解高校现今课程情况。
三、知行合一深入浅出地具体实施
现拟定以下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我们也在争取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一)与专业课程相联系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成就涉及领域甚广,包括天文地理、珠算历法、建筑制造等等。理工科学生学习时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有所联系的课程,比如西医的同学了解一些中医的传统理论的原理,土木系学生学习一些有关园林的传统美学课程。学习中文的同学自然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那学习外语的同学也可以多了解中华传统语言知识,比如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进行联系比较。当然,这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团队,需要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
(二)设置模拟场景和走进文物相结合
有些经典场景可以在课堂模拟。比如讲到擅长辩论的孟子,在课堂上可以模拟孟子和梁惠王辩论的场景,让学生代入到当时场景,有亲切感和趣味感。
走进文物要充分利用地域性特色资源,比如图书馆、陵墓遗址、历史博物馆、建立在各类政治文化旧址上的陈列馆等等。带领学生一起去实地观察和赏鉴文物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回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兴趣。对于一些相关手工艺品,如有条件让学生可以动手实践,效果更好。
(三)精读与写作、议论相结合
读完一整本或是一整篇经典作品时,学生们或多或少都有感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朗读、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内化传统经典,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写作能力。
(四)启发式问答课堂
借鉴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产婆术,不直接在课堂上得出结论,而是通过不停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比较合适的答案。
课题的研究框架包括四个部分,内容、设计、实施和评价。以上针对内容、设计和实施提出的一些想法。而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判断课堂教育的内容和组织;二是判断高校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以及成果。评价标准中,文化认同和自主创新是我们着重强调的两项指标,都必须在真实场景中得到合理确认。
四、传统文化课程化预期成果
传统文化课程化之后,避免了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随意性和碎片化,实现了整体、系统的教育,常态、深入地落实了计划和目标。
传统文化课程化将经典中蕴含的思想精神、信仰希望等理性精准地加以筛选和分类,发现与放大离学生更近、让学生倍感收益的特色化传统文化资源,释放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将学生的生活生命体验与优秀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悠久文明带来的不朽思想和无穷智慧将启发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
传统文化课程化帮助学生知行相和,通过课堂互动和自主体验,真实感受与靠近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精华,切身实际感受到我国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内植优秀文化精髓。
高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后,自然提升自主阅读经典文本的能力,积极探索與讨论经典的历史与时代价值意义。培养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传统文化精神,能把古人智慧带到现代生活,具备一定创造精神的中国文化人。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境界达到自由的高度。
五、结语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取其精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这是今后传统文化在各行各业持续散发生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动力。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传播提升国民礼仪规范与诚信交往规范,让国民了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论,以拥有“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这些精神内涵有利于培养诚信、文明、善于反思、善于自省的良好社会人格,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期望通过这次传统文化课程化研究能让高校学生在校园内就耳濡目染传统文化,造就成熟的个人品格,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这对于高校学生将来以良好的品格和心态进入社会,保持进取的精神步入社会和自己的人生旅程来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s].国发〔2017〕4号文件.
作者单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