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研究

2018-02-24谢春艳

青年时代 2018年35期
关键词:联动发展资兴市休闲农业

谢春艳

摘 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以来连续3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文本结合资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以期提出两者实现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资兴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战略的实现,需要多元智力汇聚、多方资源支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充分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农林牧渔业经营活动和农家生活,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赏、习作、体验、休闲、旅游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迅速增长,逐渐成为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如何实现两者的联动发展,产生叠加效应,是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意义

(一)从二者的相互关系来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关系

1.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的产品来源和物质基础。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思路。旅游业因增加了农业元素而拓展了新领域,丰富了旅游产品的供给,旅游者到乡村去,感受自然、景物和人文之美、产品和科技之奇,增进了民众对农村农业的体验。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可住宿、度假、游乐。总之,休闲农业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的产品来源和物质基础。

2.鄉村旅游为休闲农业推进和发展带来了市场客源和动力。休闲农业借助乡村旅游的平台跨上了新台阶,乡村旅游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极大拓展了休闲农业的功能,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农业发展新途经,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同时,乡村旅游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织产品,避免了以城市景观来改造乡村环境。

(二)从二者的现实作用来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陶冶情操、休闲娱乐的需要,使农业成为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对青少年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载体。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农业发展与休闲娱乐结合起来,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能够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到目前,资兴市通过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集中培育了各类特色专业种养基地16个,带动了蔬菜、粮油、水果、茶叶、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15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5.6%。

2.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当前,在我国实现粮食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有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增加 5 个就业机会。据统计,目前资兴市有观光休闲旅游企业136家,从业人员924人,带动周边农户1712户。全市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34万人次,销售收入达到8482万元。

3.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近年来,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兴农村交通网络逐步健全,高等级公路、农村水泥路四通八达,通乡、通村水泥路分别达到100%和98.1%;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3万处,治理病险水库35座,完成农田整理12万多亩;新造林33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03%。改水改厕6600余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发展到1.1万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5000台,省柴节煤灶2.28万台。完成高标准村庄整建规划3个,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36个,6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农村电网也得到改造提升,农村通讯覆盖面达到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1%。另一方面,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先进文化,增强民主意识,提高组织化程度,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而整体带动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资兴市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有利条件

资兴市地处湘南边陲,粤港澳后花园,具有独特的乡村自然条件,丰富的农业资源,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一)具备以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

1.发展势头良好。一是休闲企业逐年增多。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休闲农业企业136家,共有餐饮365桌,住宿2786床。全市共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924人,带动周边农户1712户。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休闲农业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共有8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有4家。三是经济效益好。截止去年底,全市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34万人次,销售收入达到8482万元,已成为我市农村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经营模式多样。全市休闲农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形成了四种主要经营模式:一是休闲娱乐型。它是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主要形式,游客不但可以充分领略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感受绚丽多姿的乡风民俗,还可以亲身体验农家生活,吃农家饭,喝农家酒,住农家屋。有兴趣的游客还可品茶、打牌、下棋、垂钓捕鱼,从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二是观光型。在山地景区地带,利用风景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避暑、休闲娱乐、食宿等。如东江双溪洞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是特色资源型。以“特”立业、以“特”兴业,如汤溪镇炎帝温泉、东江湖景区等吸引大量游客。四是综合型。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如绿色家园等。

3.集群式发展迅速。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坚持在政策引导、规划设计、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集群式发展。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集地域、特色、功能各异的三大农业休闲旅游区,即以原程水镇为中心的养生、采摘、垂钓休闲区;以东江双溪洞为中心的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区;以东江湖库区为中心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4.品牌特色突出。我市休闲农业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快的发展,部分企业在品质、特色上有较大的提高,围绕地方特色、科技教育、农耕文化等主题,逐步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型、垂钓休闲型、风景名胜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休闲旅游型等农业休闲产业。

(二)具备以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休闲农业发展的明显优势

1.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江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区,是以山水交融的东江湖为主体,以东江漂流险滩、兜率灵岩神境、龙景峡谷奇景、岛屿群落景观为特色,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的湖岛型旅游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于一体,挟南国秀色、禀历史文明于一身。其中东江湖水体面积161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并形成了以东江漂流、兜率溶洞、龙景峡谷等景点景区为骨干的旅游网络,构建了以休闲度假、疗养康体、漂流探险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体系,乡村旅游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景区支撑,前景看好。

2.乡村气息独特。资兴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境内的名山名水名泉名人名产来打“特色牌”,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重点开发“疗养度假型、景区客栈型、自助农家型、风景游览型、民居民俗型、休闲娱乐型”等农家休闲游产品,并推出了以东江鱼宴、农村喜宴“十大碗”、屠猪饭等土菜美食系列产品和打糍粑、舞龙舞狮、果园采摘、垂钓品茶等参与性活动,一批新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休闲游”旅游庄园正在兴起,并逐渐成为了资兴旅游的亮点。

3.突出了地方特有的文化。把文化以文艺或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突出了游客参与性,无论是文艺表演、休闲麻将、抑或是专门的农事活动,都尽可能地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游客由单纯的看客变为体验者;同时,注意突出主题活动的先进性,特别是在民俗文化和休闲文化中,注意选择和引导健康向上的主题活动。

(三)具备发展不可或缺的区位交通条件

1.区位条件优越。乡村旅游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的背景是拥有巨大的城市市场,这一市场的存在,造就了乡村旅游的火热。资兴的区位条件恰好有利于这一市场的开拓。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东部,是湖南的“南大门”,距郴州市城区仅28公里,毗邻我国国内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广东省,与香港、澳门等地相望.是广州、金三角区域的一块宝地,粤港澳的后花园,便于吸引客源。

2.交通条件便利。近年来,资兴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交通状况日新月异,郴州大道实现了资兴与郴州融城,资兴与武广高铁郴州西站、郴州火车站、京珠高速郴州出入口均在50分钟车程内,省道S322线的改造使资兴距岳汝高速也在1小时车程左右,资五路更缩短了资兴与京珠高速的距离,厦蓉高速打通了东江湖的南大门,郴永大道、省道S312线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过去资兴交通死角的状况,资兴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往来便利。

三、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旅结合,倾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资兴市应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推出当地的名牌产品,把寻常的旅游项目建成精品,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1.重视参与性的观光旅游产品。乡村观光游系列产品的成本低廉,便于开发。一般只要在现有的乡村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稍加改造设计,甚至无须修饰就可设计成具有特色的观光系列产品。项目设计可包括:田园观光、水乡观光、特殊乡村景观观光、村落观光等。资兴市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在现有较成熟的观光旅游产品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潜力,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知识性、参与性和趣味性,提升其审美价值和自然人文情怀的感染力。

2.建设与文娱活动联动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乡村具有地域开阔,空气清新,生活节奏舒缓,民风淳朴等特点。开发度假型旅游产品,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地区,旅游者利用双休日即可满足远离喧嚣和修养身心的需求。同时,文娱活动是乡村度假产品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内容之一,特色的文娱活动可以有效地滞留旅游者。可以设计的旅游项目包括:租赁农园度假产品、家庭度假旅游产品等。

3.开发具有体验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大多乡村旅游者所向往的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环境和乡村生活,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可以使旅游者体验和回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题和创意。开展具有参与、体验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着力打造诸如民俗节庆、民间艺术学习等参与性较强的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开展农事活动,使游客通过使用传统的农业用具,感受和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即滿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 求,又可以达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目的。此类活动项目设计可包括:农事活动体验、乡村野外生存体验、动物亲近体验游等。

(二)回归自然,依靠美丽环境带活生态经济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应注重注重回归自然,在保护好乡村自然环境的同时,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在乡村民俗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

1.乡村空间形态的原生态设计。乡村环境既是村民生产、生活空间,也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空间。如何将不同活动群体、不同活动内容融入同一乡村空间环境是一般旅游景区所不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解决空间体组织的景观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具有特殊意义,乡村旅游规划需要特别考虑地势、地貌、坡向、坡度、水文、植被、景观视角等若干约束因素。为了保证乡村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延续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我们应采用“原生态设计理念”来指导规划设计,即合理利用山地的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的原生态环境,同时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资兴地处山地区域,山地乡村地形的复杂性,要求规划体现动态性,即规划要有一定的弹性,应根据乡村现场的条件、乡村发展的模式进行灵活的调整。

2.乡村人文环境的原生态打造。游客对乡村环境的感受是最直观、最强烈的,因此空间形态建筑是乡村旅游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乡村旅游空间的形态主要包括民居建筑、庭院景观、生态绿化节点、景观走廊。其功能作用主要是要营造“乡村”、“田园”等意境,为游客的精神回归需求提供条件。根据资兴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建筑风貌应遵照当地村民的住宿习惯,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式样,禁止欧式建筑和城市化建筑,禁止使用马赛克、白瓷砖、玻璃瓦等城市化材质进行外观装饰,与乡村景观严重不和谐的进行拆除或外观改造。庭院是游客的第一印象,是游客居住地主要室外活动场所,庭院规划重点在绿化,庭院应种植乡村适地花卉、棚架绿色植物或其他乡村树木,保持此昂村生态本色,例如: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丝瓜等既可起到美观作用又可满足游客参与采摘的要求。标识系统是游客最注目的介质,也是旅游景区的标志,应精心设计、认真制作、严格管理,确保与国际管理接轨。景观走廊(自村门进入乡村旅游地)应保持良好的景观质量,搬迁所有的牲畜棚圈,在此基础上整治村庄的卫生状况,清除垃圾,打扫卫生死角,将柴火堆放整齐,避免视觉污染。

3.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原生态组合。传统的乡村旅游产品停留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品农家菜、住农家屋”的初级层次,致使乡土文化的渗入不足,如果在初级产品的组合上,加入乡土文化的成分,则会极大丰富旅游产品,并且会增加村民的参与性。过去的乡村旅游开发往往只强调村民参与文化展示和接待,参与面不大,参与程度不高,受益不多。原生态乡村旅游村民的参与面是无穷的,只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找到各种参与并获益的途径和方式。例如村民除了能提供食宿、导游、信息等有偿服务外,还能从乡土文化展示(主要是地方歌舞表演和各种工艺与技能展示)、物品展览、技能传授等方面创收。另外,传统产业如家畜家禽、树木和粮食作物等天然食品生产的深加工业也是创收新路。

(三)加强促销,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乡村旅游要保持不断扩大的客源市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资兴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主要为珠三角地区的游客,要围绕广东游客的需要,大力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乡村旅游品牌。

1.立足传统促销。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促销,积极参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通过展览宣传促销;编印旅游手册、乡村旅游简介,导游图等刊物宣传;制作旅游纪念品,如风光明信片、T恤衫等;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节庆活动,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科普培训等活动,大力宣传乡村旅游产品。此外,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如与各大旅行社及宾馆联营,让利依靠他们帮助促销;制作旅游标示牌,门票宣传等。提高乡村旅游地整体旅游形象质量和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乡村旅游的市场。

2.实现联合促销。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联合,有计划、有重点地再主要客源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地方政府可以编制3-5年地旅游营销规划,指导旅游营销网络的建设,并实现营销定位的长期性与分阶段实施。乡村旅游经营者之间也应加强集体促销的意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合作营销为突破口,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另外,还要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人士前来观光旅游。

3.建立和完善网络促销。现存旅游仅仅靠“回头客”或口碑传播,影响小、范围窄、见效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乡村旅游网络营销成为了可能。互联网使得信息和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发布,人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也可以获取方方面面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与传统媒体营销方式相比,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具有异地性、不可移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网络营销模式更适宜于乡村旅游,这是由于网络营销具有承载信息量大、投资少、见效快、传播广等优势。目前网络营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乡村旅游相关信息提供给运营商并由其负责发布和管理;另一种是由各乡村旅游经营者自己建立门户网站,自己发布信息。目前国内已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自助旅游者网站,这些网站集聚了相当多的“驴友”,乡村旅游景区(点)经营者可以同这些网站建立良好的关系,推广旅游产品。

(四)有序推进,确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一篇统筹城乡发展、一举多得的战略文章,政府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使农业成为高效的产业,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

1.摸底评估,科学规划。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聘请专家对全市现有的农业特色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现状,依据调查摸底和评估结果,制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加大投入,落实政策。要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以奖代补、农民房子土地入股、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金融资本借力撬动”的投融资体系。一是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重点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清理整治、贷款贴息、市场宣传促销和考核表彰奖励等。二是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对省级农业开发、扶贫开发、农业产业经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农村能源、清洁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三是激发各类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通过招商引资、股权转让、冠名出让权、经营权拍卖等方式,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行社、旅游集团、酒店集团等资本投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发展一批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功能配套的品牌项目和配套产品。积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扶持,增加信贷产品,尝试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并形成特色。鼓励农民、村、社组织以土地和房屋出租入股,并享有薪金、租金或股金等长期稳定的收益。鼓励休闲农业企业采取与集体经济组织合资、联营或者依法征收集体土地的方式进行,鼓励各类资本利用“四荒”土地资源开发相关的休闲项目。

3.制定规范,加强管理。规范化管理对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档次意义重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组织领导、考核评估、协调解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制定考核奖励政策。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对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考核体系之中,激发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三是制定管理规范。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制定休闲农业的标准、规范和管理办法。统一各类项目的质量标准,推广标准化服务和等级评定,加强分类管理。四是强化日常监管。农业、旅游、卫生、工商、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应该强化日常监管,规范经营秩序,确保游客生命与财产安全,确保休闲旅游資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晓.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模式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1(4).

[2]刘社,张发民,张承.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1(3).

猜你喜欢

联动发展资兴市休闲农业
资兴市:不忘来时路 走好前行路
资兴市东江库区李树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入湖河口湿地恢复与重建规划设计初探——以资兴市兴宁河入湖河口湿地为例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策略研究
“两个走向”将为世界联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也要靠实干”:记资兴市关工委主任袁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