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淮北选煤厂特色文化体系构建

2018-02-24刘军

青年时代 2018年35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

刘军

摘 要:淮北选煤厂是淮北矿业最早的一家大型中央型选煤厂,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淮北选煤厂依托厚重的文化积淀,一直坚持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统领力、凝聚力、向心力、原动力、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员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文化体系;创新;核心竞争力

淮北选煤厂隶属于淮北矿业(集团)公司,1972年8月建成投产,是华东地区最早的一家大型中央型选煤企业,始终坚持“艰苦创新业 开拓争一流”的企业精神,瞄准选煤专业化管理的目标,深化内部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整合优势资源,促进文化融合,做大做强选煤产业,在精简和完善总厂南、北两个生产区的基础上,先后接管芦岭、朱仙庄、桃园、祁南四家矿井选煤厂,逐步形成“一厂六区”的发展新格局,为淮北矿区加快迈进质量时代做出了积极贡献。

内强企业素质,外树企业形象,淮北选煤厂主导产品“九神”牌12级冶金焦精煤获“安徽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信得过产品”称号,“青龙山”牌9~12级冶金焦用瘦精煤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安徽省消费者欢迎的品牌”称号以及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协会“知名出口品牌”,品牌战略绩效卓越。厂先后荣获“全国十佳选煤厂”、“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金石奖)”、“煤炭工业质量标准化选煤厂”、“安徽省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特色文化体系构建的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淮北矿业就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04年以来,随着矿区跨越式战略发展规划的实施,矿区上下加快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化的整合、规范和创新。

做为淮北矿业最早的一家大型中央型选煤厂,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淮北选煤厂依托厚重的文化积淀,一直坚持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统领力、凝聚力、向心力、原动力、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员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为淮北选煤厂阔步迈向质量时代提供不竭动力。

二、特色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统领力

抓好两级理论学习。以党委中心组和基层党员干部为重点,完善《淮北选煤厂党委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制定《淮北选煤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月度下发《党支部理论学习安排》,创新10分钟微党课等学习形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

推进理论普及深化。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送理论下基层”、“支部书记上党课”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定期开展“淮选大讲堂”,切实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制定下发《淮北选煤厂领导调研及讲课计划》,开展基层班子十九大精神研讨,并围绕推动重点工作撰写“全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心得体会,网上集中展示,力争出成绩、见效果。

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完善责任编辑负责制,健全重要稿件、重要节目、重要出版物的送审报批程序。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各类媒体的有效监督管理。基层支部对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问题,敢于负责、及时处置。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凝聚力

开展形势政策任务宣讲。完善季度形势任务政策宣讲机制,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知形势、明任务、提质量、促发展”形式政策任务宣讲,把涉及各项重点工作的政策和措施讲透讲够,做好解疑释惑、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

完善思想信息处置机制。通过厂领导民主接待、班组联系点、基层事务恳谈会、党员联系职工等传统举措,结合“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基层支部扎实做好职工思想动态摸排工作,每月25日汇总分析上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健全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健全厂部、车间(分厂)、班组三级联动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突出抓好去产能、外出托管、“三供一业”移交等方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员干部联系职工制度,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位职工。

(三)做好舆论宣传引导,汇聚企业向心力

强化正面宣传。大力宣传党建工作、创新创效、体系建设、标准化创建等方面的新成效、新进展、新举措;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寻找身边“奋斗者”主题展示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各类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

把握舆论导向。统筹推进“厂部与基层、内宣与外宣、专职与兼职、网上与网下”四个宣传联动机制,扩大新媒体宣传影响,积极回应职工关切和热点问题,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每月初下发当月宣传重点,审慎选题,加强整体策划,精心组织重大选题宣传。

加强新闻管理。杜绝导向错误、内容失实等问题;规范制度,修订《淮北选煤厂新闻宣传激励暂行规定》,严格考核奖惩;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基层通讯员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的新闻宣传队伍。

(四)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增强发展原动力

抓导向,科学做好顶层规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聚焦双效 改革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2018年“三大目标”,打牢安全文化,丰富学习文化,加强廉洁文化、创新文化,扎实管理文化、班组文化,强推责任文化、执行文化,促进文化建设向企业管理延伸。

抓凝聚,提炼塑造核心价值。制作企业宣传片,回顾建厂46年风雨历程,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羊圈精神”;邀请先进劳模进行座谈,用职工自己身边的故事传播核心价值观;举办“淮选论坛”,搭建广大职工献计献策的平台,激发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

(五)着力打造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逐步提升品牌影响。坚持“大外宣”工作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集团公司宣传部门联络沟通。集中力量突出主题宣传,规范宣传激励和考核机制,力争在“上大报、上大稿、上头条”上取得新突破,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断增强品牌意识。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工匠选树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全体职工都来学习、关心企业品牌建设,参与质量管理。编制《淮选厂员工手册》、汇编《淮选厂岗位工作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端正工作态度,提升管理水平,形成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三、成效启示

(一)引领企业发展。通过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等提供依据,从而引导企业不断进步并不断健康稳定发展。

(二)激励员工作为。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将在企业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使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文化纽带把员工凝聚在一起,让员工认识到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护这个企业、这个品牌。

(三)促进内部协作。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调节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使各部门相互适应,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员工通过学习同一种文化,彼此间的距离就会缩短,有利于团队协作。

(四)扩大外部影响。通过品牌創建、推广等方式来宣传自身的文化,可以增强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使企业或是品牌能够深入人心,提高品牌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

淮北选煤厂将主动着眼于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立足于系统建设、配套建设和长期营造,立足于领导和管理层的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立足于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学习、培养和参与,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通过构建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杜晓芬. 基于地方特色文化保护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王伟杰. 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创新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