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2018-02-24程旭晖
程旭晖
摘 要: 这篇文章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制度中的改革,以及在改革時遇到的困难两部分着手,通过分析不同学者的观点并进行思考,得出了对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相关制度,进行顶层设计的做法的必要性:在事业单位改革与行政机关一同进行的前提下,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以及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并制度覆盖全部成员的改革应对之策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事业单位一贯施行的是养老保险退休金的制度。退休金的相关制度,对于离退休干部基本生活的保障,以及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些年里的不断发展,如何能够做到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等等问题均待改革解决。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颁布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据有关资料介绍,方案中有五个试点省市(地区),这些地区的改革进度一直缓慢不前。那么,怎么促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有关制度,能够顺利地进行改革,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相关问题。
一、改革的现状
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其养老保险进行改革的困难之处,大概包括了以下四个大方面:①养老保险改革的整体效果不明显、进度缓慢:从2008年这一年开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确定了在我们国家的山西省、浙江省、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这5个较为典型的地区,进行先行试点工作。那么,一直到了2014年的夏季,我们正式开始执行《事业单位人员工作条例》,这期间一共经历了许多年的改革任务。除了广东省、山西省这两个地方,在改革的整体过程中,一些方面卓有成效之外,其他的大部分省市试点,都因为遇到事业单位相关的人员进行不同程度地抵制,导致其最终逐渐停滞下来。②保险统筹的层次过低、缺乏规划:各个省、市之间的养老保险统筹,没有任何联系机制,各自为政,参保人员的范围、缴费基数都不太一致,各地区普遍实行的是市一级的统筹,各地之间的差异极大。③待遇和缴费并不能挂钩:事业单位沿用了历史上曾经的体制机制,通过当地的财政,来担负他们养老的相关费用,个人缴费与其能够享受到的最终待遇,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同样也造成了一些特殊单位的欠缴情形,或者是干脆不缴,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体现激励作用。④筹资渠道单一、无法适应多样化养老的需求:尽管养老保险基金,在目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积累,但是随着相关退休人员的慢慢增加,许多单位拥有的养老金的积累,将会快速地下降,这完全没有办法来应对老龄化背景下相关的养老需求。
2008年,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开始了相关的改革,在这五个试点地区开始相关的尝试工作。学者郑秉文于第二年做出的相关研究,表明了这几个省市的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进程,一直是一个筹备的状态, 当地政府对此事不太积极, 另外,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方案,亦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总体来看,我们认为这五个试点地区的改革,可以说仅仅是停留在了一个刚开始的阶段,期望中的实质进展,并不明显。
二、制度改革遭遇的难题
1.地方的财政负担巨大。事业单位相关职工的退休费,是由国家财政一直担负起来的,作为个人不需要承担。由于事业单位有着特殊的财政属性,这也导致了在基金需要交费的时候,特别需要得到来自地方的财政支持。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事业单位相关的退休人员数量,将会占到在职人员的四成多,退休费占总经费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各级财政今后每年拿出约80%用于支付相关人员的工资和养老金,只有20%可用于实施宏观调控。公务员的职业年金,可以让地方的政府进行支付,但目前的情况是,地方财政无法解决所有公务员退休费用的支付,没有办法来照顾到每一个事业单位,这样就导致了不同单位会出现待遇参差不齐的事情。
2.养老待遇差距大,导致人才流动阻碍。自上世纪的90年代初期,我们国家开始施行相关退休人员的双轨制,再加上有一些的企业,不愿意去缴纳职工养老金的现象十分严重,而事业单位的此项标准,却和工资一起年年增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逐年增加。相关政策曾明确说明“公务员在进入企业的时候,按照规定参加过企业职工的相关养老保险之后,根据工作年限(工龄),给予相关的补贴,由原单位通过在地区社会保险的个人账户,来发放有关的资金”,但在现实中,这些规定并没有被完全地落实,事业单位的人员希望的衔接问题,没有能够完美地解决。
3.职业年金的过渡和未来预期的相关问题。由于职业年金在近年来不断增加,在退休金中,可以代替过渡退休金中,逐渐减少的相关部分,但是剩余部分确实过少,导致退休金存在替代率的贡献不大。事业单位里的职工,退休金替代率在相应的过渡期以内连续减少,导致很难实现安全过渡。在这个改革的计划中,我们也不知道,在改革后的养老金参数需不需要进行改变,这个计划只是表明建职业年金的重要性,之后的下文却没有什么详细的说明,例如细节、措施等等。这样的计划,导致改革试点的这些企业,和有关的事业单位,完全在天马行空地想象和不负责任地猜测,这也导致试点地区参加此次改革的有关人员,处在一种担忧的状态下,另外那些没有进行试点的事业单位人员,则是对形势的完全不明朗判断。
4.保险费用征缴不公问题。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制度的改革就要求相关人员个人对养老保险必须进行实际的供款,比例从八十年代的1%,逐渐进行提高,到目前为止的比例是8%。而事业单位则仍然使用了之前的相关体制,由当地的财政来担负相关的费用,个人进行缴费,与自身享受到的实际费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也就导致了有关的单位出现不缴费的状况。现在使用的企业养老制度,是在雇主和雇员之间,按照去年本地区的平均工资60%(最低)至300%(最高),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缴费基数,这存在着明显的激励作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征缴比例不尽相同,这也导致缴费本身出现了不公平。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与数学中的系统论类似。一个是要能够合理地进行人员上的安排,从各类人群中,选出不同的代表,让那些涉及到了自身利益的人,有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平台,使方案能够体现出每一个群体的真实需要。另一个是通过养老金并轨,从而控制住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退休费用,这样就可以缩小各个单位养老金上的差距,同样也有利于规范收入的分配秩序,以达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这个最终目的。
(二)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我们应该把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作为一个整体,放进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中,兩者进行一个基本的衔接。建立一个有着多个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其关键就是在于能不能合理地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这三个方面,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尽早规划,我们才能够来缓解老龄化的压力、提高养老金的持续水平。同样的,到现在为止,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其统筹层次,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三)建立缴费与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
为了体现社会公正,事业单位必须实施和企业类似的养老保险制度,缴费与待遇相连。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提早建立个人账户,并且实行统账结合的相关的制度,将个人部分和统筹的部分,分开管理运营。另一方面要建立个人账户,可以提供缴费与退休后的待遇相关联的机制,并且能够解决现收现付制度中没有资金储备这个难题。
(四)制度覆盖全部成员的统一改革
在制度覆盖对象上,我们应该去选择覆盖事业单位的所有的员工,只有对所有的人员进行一个统一尺度上的改革,这样才能避免走进“选择性改革”的矛盾中,避免出现内部制度上的的再碎片化。同时,也要避免因为事业单位改革而导致出现的新的不公平现象。在引入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这两个不同的模式之后,由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都需要按照上年度的每月平均工资8%来进行缴费,同样可以达到“减轻财政负担”这个目的。所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的改革,一定要能够覆盖到每一位人员,实现各个阶层养老金待遇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李星.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6-41.
[2]张祖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影响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4.
[3]赵红星.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4,05.
[4]王斌.对我国两种退休金制度“并轨”的几点思考[J].中国劳动,2014,09.
[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顶层设计[N].第一财经日报,2012-06-19A07.
[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52.
[7]郑秉文.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有两大挑战[J].理论学习,2014,06.
[8]高和荣,张爱敏.论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完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9]马艳书.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3).
[10]鞠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1).
[11]王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
[12]丁慧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