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

2018-02-24高雪梅

新课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

高雪梅

(华中师范大学安宁附属实验学校,甘肃 兰州)

小学数学中的加减法、图形认识、长度测量、认识时间、分数、面积等学习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数学、应用数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1.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学科教学的目的是将教学更好地应用在生活与生产中,因此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建立在生活实际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经历,把教育活动植根于生活,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具有生气与活力。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丁丁家失窃了,在犯罪现场警察发现了盗窃者的脚印,经过脚印的测量,警察判断盗窃者的身高大约在175cm左右。那么同学们知道警察是怎么判断盗窃者身高的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可以找到答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种生活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新知的情境中,并把学生带入积极、主动的求知状态。

2.引导学生体验、探究

就像在游泳池中学会游泳一样,我们必须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用学生耳闻目睹的、生动有趣的生活现实串联,让“教”不再是独立的行为,让“学”不再被动,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实参与、动手实践,培养了思维,提升了意识与能力。

这样,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是真实有用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进行“相遇问题”的教学时,相遇存在着三种类型: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弄清楚三者之间的解题规律,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表演会: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3分钟后,同学们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表演,学生加深了对三种相遇情况的理解。

又例如,在学习了面积的有关知识后,我设计了一道实践开放题:老师家买了一套新房,现在准备在地面上都铺上地砖,可以怎样购买?一共要用多少钱?请你帮忙策划购买方案。作为一个小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去测量新房,去市场调查地砖的规格、价格等,再分析、讨论设计出一种甚至几种购买方案。这样的作业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自由程度大,条件、方法、结果全部开放,能够满足学生求异、求新的心理需求,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创造性地用数学

在以往的(知识)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数学教师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将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在满足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学校升学率提高方面,认为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是教师工作成效与质量的主要体现,在这种思想下,学生逐渐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将学生变成了“书呆子”,导致学生考试成绩高,生活应用能力差,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构建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数学教育方式。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

人们总是说,“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但是学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缺乏对这方面的引导,因此学生会在主观思想上认为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很难发现与数学相关的事例。为此教师应在学生入学开始就引导孩子的数学意识,如在教学数字“1”时,教师可以将“1”和生活联系起来,一名同学,一本书,一栋楼,一台车,这些都是学生随处可见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字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说出许许多多生活中的“1”。一个太阳、一个地球、一间教室、一本书、一只飞虫由具体到抽象,抽象出自然数“1”。在课后让学生寻求更多关于“1”的数学内容,让数学知识在课堂与生活中穿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事事用数学的习惯

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与思想都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对生活中数学“视而不见”,而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从数学的角度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数学教育走向成功的重大一步。

总之,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这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中快乐遨游,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