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品德课程资源,让生命教育精彩绽放

2018-02-24谭宝华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筷子品德生命

谭宝华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中心学校,广东 江门)

21世纪的教育改革呼唤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而在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是最为理想的阵地。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资源,有效渗透生命教育,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最终实现生命质量提升的目的呢?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下面就如何构建生命化的品德课堂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挖掘课本素材,揭示丰厚内涵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作为重要的德育阵地,其教材中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如珍爱生命的素材《美丽的生命》,从感知生命的美丽入手,唤起孩子对生命个体的热爱与尊重,从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再如,感恩生命中的爱的素材《爱在阳光下》,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生命的历程充满着爱——父母的爱,家人的爱,老师的爱,乃至社会的爱;再如,乐观面对人生的素材《我们在长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应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还包含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素材《走进大自然》,通过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从中渗透环保教育、热爱生活的教育……我们应精心从中挖掘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营造生命课堂,焕发师生活力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营造生命课堂可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案例切入、讨论明理、现场访谈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焕发师生无限的生命活力,从而激活学生的辨别思维,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我在学习《集体力量大》一课时,善于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得到感悟。课堂上,老师拿出一把筷子来,先请一位同学上台折一根筷子,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一根筷子轻而易举就被折断了。正当他得意洋洋之际,老师再请他折一把筷子,无论他怎样使劲,即便找来几个同学帮忙,那一把筷子仍完好无损。为什么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一把筷子却怎么也折不断呢?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展开讨论,积极踊跃地发言,“集体力量大”的道理已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我把学习的主体性还给孩子,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得到自由舒展,生命意义就能真正地得以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也体验到了生命的活力与价值,获得了工作乃至生命的意义感。

三、立足生活实际,注重体验感悟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应尽可能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从体验活动入手,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强化生命意识。

如学习《看我多精神》一课,我们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采用欣赏、讲授与练习结合的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我们首先给孩子们展示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再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述解放军叔叔怎样苦练站功的故事,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到解放军叔叔为了练好站姿,经常贴着墙根站;为了站得纹丝不动,严寒酷暑头顶砖头;为了使腰身挺直,他们每次训练几乎都在身上绑上十字架;有的叔叔为了纠正脖子歪向一边的不标准姿势,就在衣领上别了一个大头针,脖子稍一歪,针尖就扎疼脖子……“站如松”就是这样持之以恒地炼就而成的。听了故事后,孩子们非常感动,我们再趁热打铁,组织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反复强化,落到实处。重视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的生命情感在一次次的体验和一次次的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让生命教育成为一种愉悦的学习。

四、形成教育合力,拓展教育渠道

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资源中心,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生命教育才能永葆青春。

每逢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敬老院慰问那里的孤寡老人。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访谈调查,了解其社会意义、筹建过程及日常管理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走出敬老院,调查了解本地区其他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我们安排学生跟老人聊天,了解老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从而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社会人士或团体对老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的感人事例……学生通过切实有效的调查、走访活动,真正激发起他们内心尊老敬老的情感,主动对家庭、邻里中的老人付出关爱。

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将所学的道德知识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进行感受、体验、深化,最后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只有凝聚学校、社会、家庭之力,有效形成教育合力,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才会绽放出绚丽之花。

综上所述,只有借助生命教育理念来丰厚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丰润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他们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变得鲜活。就让我们倍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努力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让生命教育精彩绽放!

猜你喜欢

筷子品德生命
说『筷子』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筷子
竹筷子
筷子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