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古人智慧,学习劝说妙招
2018-02-24
口语交际是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简称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口语交际诸多的训练点中,劝说是一个重要方面,《现代汉语词典》对“劝说”解释为:劝人做某种事情或促使某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由此可见,劝说的对象是“人”,而要达到说服的目的,则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在《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部分,有两个重要的训练点:第一,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第二,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这正是“劝说”取得成功的两个基本要素。在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劝说类的题目也屡见不鲜,因此中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劝说方法非常必要。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有关劝说的实例,其中所包含的智慧非常值得中学生去学习借鉴。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收录了不少这样的文章,充分利用这些课本资源,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来谈谈古人常用的一些劝说妙招,以期达到由此及彼,古为今用的目的。
第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种劝说方法要点在于不直接表明意图,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先言他事,旁敲侧击,然后再巧妙导向真实的话题,取得良好劝说效果。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需要让齐王明白,作为一国之君,他现在正被蒙蔽,这对齐国的发展极为不利,但限于劝说对象的特殊性,采用何种方式去进谏,需要仔细考量。邹忌如果直接对齐王说:“大王啊,您现在要注意了,很多人都在骗您,您每天听到的都是谎言。”劝说的结果可能是不但建议不会被采纳,反有挑拨离间之嫌。邹忌是个聪明人,他果断采用“讽”这种方式来劝说,看看文中是如何叙述的: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邹忌巧妙地从家庭琐事入手,设喻说理,由自己被蒙蔽的事情谈起,进而联系齐王现在面临的客观情况,把二者进行类比,从而得出齐王也正受蒙蔽的结论。这样劝说,有理有节,取得了非常好的劝说效果:齐王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进谏,并励精图治,改过自新,最终使齐国国力强盛。
生活中,劝说别人,如果因某些客观原因不能直言相劝时,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这种劝说方式的要点是抓住对方话语中的疏漏之处,借题发挥,让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有效说服对方。
在《公输》一文中,楚王想依仗巧匠公输盘建造的云梯,攻打宋国。墨子得知消息,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去阻止这场灾难。可他的对手公输盘极为狡猾,且刚愎自用,直接劝阻,注定效果不佳。于是墨子充分展示其劝说的智慧,请看《公输》一文的片段: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墨子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向公输盘提出一个无理的请求,求他帮助杀人,公输盘不悦,墨子又进一步用重金去刺激公输盘,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样,墨子第一步的目标达成,于是他围绕公输盘“义”的盾牌,以公输盘为楚王造云梯攻打宋国这件事为矛,通过分析,指出其行为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彻底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虚伪性,从而让公输盘理屈词穷。这里墨子就成功地根据对手的特点,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术,取得止楚攻宋这场战役的阶段性胜利。
生活中,如果遇到劝说的对象比较固执,或是虚伪、狡辩,我们不妨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第三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 《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意思是: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从情感入手,打动对方,这也是古人经常采用的一个策略。这种劝说方式的要点是以事比事,将心比心,运用其自身的经验教训,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来劝说,会使被劝者感到亲切可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受劝说扫清障碍。
这方面三国名相诸葛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诸葛亮的一生,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先后两次北上伐魏,在第一次出师之前,他留下脍炙人口的《出师表》,我们可摘取部分段落,来体会他的劝说技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当时,蜀国的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近佞远贤,难以守城,这是诸葛亮此次北上伐魏最为忧虑的。同样如果直斥刘禅近佞远贤,必定会被刘禅所否认。诸葛亮则列举史实,以前车之鉴促使刘禅明白亲贤远佞的重要性,进而又提到先帝对此问题鲜明的态度,从情感上去感化刘禅。最后推荐贤臣,明确亲贤之于兴复汉室的重要意义。诸葛亮虽没有直击刘禅之不足,相信刘禅读到此处定会被诸葛亮的一片赤诚之心所打动。
第四招:现身说法,循循善诱
有很多劝说者位高德重,往往会凭借自己的地位,发号施令,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被劝说者必定只是表面上屈服。这时,如果劝说者能够站在对方角度去分析问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说,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请看《孙权劝学》一文片段: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吕蒙本为一介武夫,想规劝其多读书,其难度可想而知,果然,孙权尽管身为吴国主人,对吕蒙提出读书的要求,仍然碰了一个钉子。而孙权对他的这员爱将非常了解,所以他既没有发火,也没有放弃,而是站在吕蒙的立场上,主动帮吕蒙化解畏难情绪,直言让他学习的目的只是“涉猎”“见往事”而已,而绝非使他成为“博士”;最后又以自身为例,谈学习的巨大好处。孙权用循循善诱,现身说法的方式,彻底打动了吕蒙,吕蒙开始发奋学习,并取得了让鲁肃都刮目相待的成绩,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第五招:晓以利害,据理力争
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却满不在乎;有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却对别人反唇相讥。面对这样的情况,采用以上的几种方法可能都很难沟通,那么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与之斗争,据理力争,晓之以利害,使被劝说者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所忌惮,迫使其改变先前的态度。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就有这样精彩的描写: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当秦王骗地的野心遭到唐雎的坚决抵制后,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变本加厉,以“天子之怒”来威吓唐雎,唐雎清醒地知道,如果妥协退让,将前功尽弃,于是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以“士之怒”坚决回击秦王,明确告诉秦王,如果再逼迫自己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且“挺剑而起”,秦王最终屈服。唐雎成功劝阻秦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捍卫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从以上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正确的策略,是古人取得良好劝说效果的重要保障。反之,如果劝说者不注意劝说的对象和场合,不采取合适的方式,结果会怎样呢?教材中也有这样的事例,请看《智子疑邻》一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文中的老人显然没有考虑他的邻居的性格特点,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地位和处境,就贸然劝说,尽管本意是好的,但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遭猜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入挖掘。仅通过学习以上古人的劝说事例,我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古人高超的智慧和表达技巧。教学中,我们如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不断总结提炼,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