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望〉
——“望”见诗圣》教学实录

2018-02-24

学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诗圣白头长安

(工作单位:安徽省合肥市168玫瑰园学校)

课前活动:学生自由诵读《春夜喜雨》。传话筒背诵,一人一联。

一、初读——定基调

师:我看到大家背诵的时候是面带微笑的,因为《春夜喜雨》传达的是喜悦之情。同一位诗人,不同的处境自然心境有异,写出来的诗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的《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755年的冬天,安禄山起兵叛乱,756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仓皇奔蜀,长安陷落。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即为肃宗。八月,杜甫在鄜州安抚妻小,只身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却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困居长安的那八个月是杜甫一生最痛苦、最无奈的日子。课前我听说你们已经会背诵了,今天我们用更细腻的视角深情地仰望“诗圣”。

请大家把自己的感觉融进去读,在读准字音基础上,读出节奏感,读出感情。

全体有感情地朗读。

(师板书课题《春望》——望诗圣)

师:下面请同学来读。

一生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有一个字老师要跟大家商量一下,“浑欲不胜(shèng)簪”的“胜”有两读,按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读成四声,上面标注说旧读一声。你看读文言读古诗的时候是不是读一声更好?(学生标记)

师:大家的习惯特别好,及时记录。

生:一生再读尾联,读准“浑欲不(bù)胜(shēng)簪”。

师:粗心的同学在默写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错别字,你们觉得哪些字需要特别给大家提个醒?

生:“簪”的中间不是两个无,左边最后一笔是竖提。

生:花“溅”泪,不是花看见眼泪,而是四处迸溅眼泪,场面太难受了。

生:“白头搔更短”,“搔” 是动词,(做搔头状)所以是提手旁。

师:大家观察得很细致,提醒得很及时。

师: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读五言诗的时候一般节奏是221式或者212式,我刚才听大家读的时候是23式,这首诗更适合23式。

一女生读。(读得轻缓绵柔)

师:节奏注意到了,还想提醒一下基调跟作者的感情不太吻合。

一男生读。(读得悲凉沧桑)

师:你读进去了,把我们也带进去了。一起读!

二、再读——通诗意

师: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是我们赏析诗歌的基础。课前大家借助课注释和工具书,写了自主学习单。大家请看这一张,他错得很有代表性,我们一起看看(PPT显示,不出示姓名)

国(国家) 感时(感伤) 烽火(战火) 连(频连)三月(三个月)

一学生纠正:国(国都) 感时(感伤时势) 烽火(战火,这里指战事) 连(连续) 三月(多个月,“三”虚指。 )

师:那怎么避免这些失误呢?

生:我们要用好下面的注释,不要想当然的下笔。(众生点头)

生:对于书下没有注释的,还要查工具书,用心比较。(不住点头)

师:谢谢二位的温馨提醒。这些好习惯已经有三位同学做到了。(展示满分的三位同学的学习单)(掌声)

师:关键字词弄清楚了,诗歌大意就好说了,请大家接龙说诗意。

生: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丛生。

生: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

师:还有其他理解吗?

生:这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仿佛花也溅泪,鸟亦惊心。用拟人手法。师: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不是花鸟流泪,而是诗人在流泪、惊心。

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战争持续不断一直持续很多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白头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师:《春望》就是望春,诗人由望而感,依次写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三、品读——悟“望”情

师:古人提醒我们“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尤其是读杜甫的诗,他的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字传神”。你觉得《春望》中哪个词最有味道?它给你展现了什么画面?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请大家把自己的批注先跟同桌交流。

大家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3分钟后交流)

我喜欢“深”字,在国都长安,城里的春天,本是草长莺飞,莺歌燕舞,可是这里呢,却是杂草疯长,满眼凄凉。

师链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生:以前的长安城,是繁华一片;如今的长安城,却是满眼荒凉。

师:草木疯长,人呢?

生:死的死,逃的逃,“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生:我喜欢“破”这个字,读起来响亮。(读)感觉好像眼前破败不堪的景象都展现出来了。从中可以想象诗人是多么的失望,多么的担心。

师:你把这种“失望”、“担心”读出来。(生读)

生:“破”还有一种破碎的味道。你想,这是国都长安,本来应该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可是现在却草木丛生,人迹罕至。国都破碎,诗人的心也是破碎一片。

师:所以才会见到花开——

生:好像花在流泪,听到鸟叫好像也触目惊心。

师:看到“惊”这个字,大家会想到哪些词?

生:触目惊心。

生:心惊肉跳。

生:惊心动魄。

生:惊魂失魄。

师:是呀!触目惊心、心惊肉跳、惊心动魄、惊魂失魄,鸟本无情,花本喜悦,可是在国破之际,草木丛生,战争未停,民不聊生,四处流亡,怎能不让人心惊?怎么不让人流泪呢?这个“泪”字有丰富的含义,你读出了哪些?

(板书:泪望国破)

生:有心忧国家之泪。心忧家国,泪流不止。

生:有挂念亲人之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师:黄金已经够珍贵的了,为什么还用“万”来修饰呢?这个“万”字能否换为“百”、或者“千”?

生:不能。这里只有极力夸张,才能体现诗人对家书的盼望,才能表现在特定环境下人们对家人的担心。“百”和“千”都不够。

生:老师,改成“百”或“千”好像从平仄上也不相对了。

(板书:想望亲人)

师:真好!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你从这个“泪”字,还读出了哪些丰富的内涵?

学生静思,沉默。老师耐心等待。未果。

师:45岁的杜甫,未老先衰——

生:还有自怜自叹之泪。一个大诗人,他想要为国家做事,结果却被困居在长安,想要报效国家却没有机会。

生补充:英雄无用武之地。

师:只能——

生:独自搔头。——越搔越短。(师:是越搔越少)

师:只能——

生:泪流满面。

师:我们从“搔头”这个细节还能看出什么?

生:看出他的忧愁。安史之乱让他彻夜难安,只身投奔肃宗,却被叛军所俘。

逃出来后,看到的是河山残破,感伤时局,战争连绵不断,也不知家人怎样?

生:本来就够可伶的了,在那时想为国家做贡献是太难了。哎——

师:自悲自叹。你把这种感觉送进去读。

生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读——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板书:悲望自己)

师:真是声声情,字字泪。从这个“泪”字,我们还能读出了哪些内涵?

生:有担心朝廷之泪。

生:有心挂百姓之泪。

生:有痛恨敌人之泪,渴望和平,渴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生:泪中也有坚定,春望中有盼望,盼望官军能早日收复失地,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

师: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杜甫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生: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生:他对这国家爱得深沉!

生:他对这人民爱得深沉!

师:透过文字的表层,我们慢慢走进,细细品味,逐渐“望”见诗圣。

(补充板书:《春望》——望见诗圣)

师: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他总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百姓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却在巍峨的巅峰。

四、写话——诉真情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他说,请以“诗圣啊,诗圣”开头,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写出来。(学生在《望秦》古琴音乐中写话。)

生:诗圣啊,诗圣,您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有满腹经纶,一身好本领,却不曾被重用。可是您不怨,您以笔为武器,泪眼望山河,您奔走呼告,从不放弃,您让我们看到那惨不忍睹的现实,您给后人留下一串串珍贵的记忆,感谢您!

生:诗圣啊,诗圣,我多想穿越时空,站在您的跟前,替您分担一份悲苦。然后轻轻擦拭泪痕。不哭,有郭子仪的官军在,有不屈不饶的中国人在,战乱一定会停下来的,人民一定能安定的!到时候,咱们一起回望,回望那段艰苦,再展望,展望那份幸福。

生:诗圣啊,诗圣,我不知道是什么能让您这样牵肠挂肚,我不明白是什么让您如此执着,但是,我想说,您的亲人因您而幸福,您的后人因您而骄傲。您点亮大唐江山,也点亮中华文化!

五、美读——致敬意

全体学生配乐诵读,再次感受“诗圣”博大的胸怀。

师有感情诵读《春望》。学生沉浸其中。

师:轻声说,下课!

猜你喜欢

诗圣白头长安
我们长安
和李杜合影
水VS火
和李杜合影
春雨中遥拜诗圣杜甫
西游新记 2
白头鹮鹳
青山不老,为君白头
白头吟
一处归去两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