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法治教育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规则道德法治

徐 静

(山东省济南市机场小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关于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等三部委联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又在教学内容中分散呈现。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教学中合理适度地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对法律的认知,对遏制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急剧增多的现象,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

1.钻研教材,抓住法治教育渗透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为重点”这一核心线索设计渗透法治内容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特别是与儿童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一课时,如果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进行教学时,可能涉及民族宗教及民族习俗等问题,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尊重当地民族习俗。因此,教师必须多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识。教学不是法律条文的知识传授,也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机械复制,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教学,针对不同的学情教学方式也不一样,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法治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言行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增加对学生的了解、认识和发现。

2.理念结合实际,强化规则意识

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宪法常识,让学生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规范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把“规则”“法律”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和理念,让“法则”成为最重要的道德观,用法律意识来要求学习和生活,学会按照规则与他人交往,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事情。所以,法治教学首先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也不是简单地进行“法律的通识教育和普法宣传”。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规则、法律的重要性,懂得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那些行为是“必须”的,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按照规则办事。这些不是靠“讲”就可以做到的,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细节处做好指导,从小处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细小处入手,在大方向中让学生得到指导和提高。

3.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愉快地学习,离不开情景的创设,道德与法治课一定要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建构真实的言语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中,让法治教育在学生的理解中生动地呈现出来。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学路上”一课,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视频,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接着,运用讲故事、交流互动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从多方面让学生了解道路隐患,形成安全意识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4.课后践行,使知行统一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立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与成长规律,“法治教育应该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统一的课程”,实现“法治”与“道德”的有机结合,知和行的统一。学校除了进行课堂教学,还要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感染人,用法治的思维和法律的方法处理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将法治的信仰和法治思维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工作的一言一行中,为学生做好示范,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干点家务活”,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以参与家务的形式承担家庭责任,能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这一课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叠被、叠衣服、洗碗、摘菜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法治教育内容,为教育提供新的维度和视野,法治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引领的作用,让未成年人增强规则意识。通过法治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探索,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邹德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浅谈[J].才智,2017(22):64.

[2]高本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要求[J].福建教育,2016(39):49-50,58.

猜你喜欢

规则道德法治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规则不规则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