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具体策略
2018-02-24曹雨成
曹雨成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昌黎镇第三完全小学)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计算机的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形式进行,学生以一种被动的状态学习,课上效果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发散性都不能有效调动起来。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设置过于模式化,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上课模式单一,学生不能有效互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计算机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计算机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和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任课教师根据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自身的学习特点,整合教学思路,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这也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二、小学计算机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感性学习的阶段,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乐于动手。他们通常会对逻辑思维很强的学习内容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更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计算机所具有的绘画、文字、音效等功能,都是对小学生比较有吸引力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为小学生演示计算机的知识内容,充分发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具体的动手操作,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全方面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体系,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分组合作是指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学效果也会参差不齐。计算机老师可以通过在班级中挑选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创建小组,在这个团队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计算机教师在课程任务的设置中,一定要考虑到小组所有成员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设计出适合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团队精神、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分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彼此观察自身的实践应用操作,互相学习、借鉴,在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中,实现小学生之间的资源以及学习经验的共享,从而进行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提高学习乐趣。
3.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健康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素养,在人生的成长轨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创新意识作为重点培养的学习内容。小学阶段在一生当中,属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是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计算机这门学科更新速度非常快,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就需要老师为计算机的教学融入新鲜的血液,小学计算机教师应该树立超前的教学观念,用理念指导实践,通过革新上课方式和上课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创新,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这对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就会比较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营造出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显得十分重要。任课教师要做好准备,从备课的情绪入手,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将自身饱满的情绪带入课堂中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被关注,充分感受到课程的感染力,使之达到最佳的上课效果。在计算机课程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带有娱乐和互动性质的教学活动,用带有趣味的手段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来,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进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一种理想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的教学工作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恰当运用合作交流以及实践操作等教学策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使小学计算机教学登上一个更高的水平。总而言之,小学计算机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转变教学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成长为国家的主人。
陈建新.浅谈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未来英才,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