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2-24吴静静

新课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语文

吴静静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实验小学)

一、写作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写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不仅是一个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写作教学和练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平时积累好词好句,掌握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而且写作时对文章的布局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综合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写作知识的熟练掌握,例如,对公文、信件、邀请函等题材的认知和掌握,对日常生活有很多方便,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个人的发展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具备的交流和表达自我的能力,促进想象力的发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学生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素质。写作是一种抒发个人感情和感悟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触和遇到的迷茫,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及时发泄心中的困惑。

二、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相关作文技巧、作文结构等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传授学生作文的知识和写作的技巧,并明确规定各种文体的结构和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结果,教学方式单一、刻板,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忽略了写作要联系亲身经历,写作要写真情实感才最感人、最有效,否则作文比较空洞,不能打动人。学生往往也只是按照教师传授的各种文体的模板进行生编硬套,写作受到很多框框和规则的束缚,对各种作文结构知识、范文也只是简单地记忆。学生写作没有兴趣,不能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从范文里东拼西凑,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作文的语句不够优美,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运用不够恰当,文章的思路不清晰。慢慢地,教师的作文教学缺乏激情,学生对写作也丧失了兴趣。

三、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刻板无趣,学生不感兴趣,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首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写作情境、做游戏、自由练笔等方式让写作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自由的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制作一件小玩具,并且带到作文课上来,课堂上引导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并且介绍制作的步骤和具体的玩法,这会让每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结束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制作过程、玩具玩法和有关感想写成作文。由于大家都是亲手制作、课堂气氛又很活跃,学生会非常乐意将自己的经历写作成文,作文教学就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文章材料,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的情感和中心思想,从而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和语文素养,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作者的写作方式和修辞手法。还可以通过选取精彩片段让学生进行改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结合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等方式来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鹿和狼的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大批的狼被杀了会有什么后果?森林里有过多的鹿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将想象到的进行写作。教授引导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展开想象进行续写,通过续写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写作更加具有真情实感。

3.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内容打散重组,重新优化,与学生的情况更加贴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新鲜事和趣事,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的教学中,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自然观察春天,感受春天,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近大自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刚发芽的小花小草,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枝干,观察不同花朵的花瓣、颜色,并将这些进行记录。郊游回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大家把今天郊游的见闻以及感想都写下来。学生一定会热情高涨,写作起来也很有激情。将作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为写作积累素材。

[1]舒昌美.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4).

[2]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25).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