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与教学

2018-02-24勾琴琴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信息师生信息技术

勾琴琴

(湖北省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湖北 十堰)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顾名思义,信息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及表现的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

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展示自己,从而全面提高个人素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传授方式。而现代多媒体教学则打破了这一老旧的模式,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气息,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必然会积极投入,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一定要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示意、丰富的影视资料,变被动枯燥的“听”“记”为主动的“看”“学”“悟”,这样才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较持久的注意,从而将所学所需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的功能,还可以把语言文字、符号、图表、图形、色彩、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汇聚在一起,将学生所要接受的知识以图文、色彩、声像、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各个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多种渠道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各种官能获得的知识比率分别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以看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度,强化记忆,化难为简,化繁为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令学生们十分反感,上课时如同听天书,云里雾里地使学生睡意萌发。有些不愿学习的孩子甚至与周围人聊起天来,影响一部分想学的同学,整个课堂纪律可谓是乱糟糟,如同菜市场,而老师却无能为力,还拼命抱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差。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相反,教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情无限。利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PPT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导入,可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相关教学内容,会润物细无声般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开心。此外,课堂中教师通过PPT或电子白板等教学手段,可达到师生间的互动,更好地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三、信息技术拉近老师与老师的联系,教学资源完备,便于保存和共享

网络上存储着专家、教师和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人员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资料、软件等,它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它已远远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为教师提供了大量课本上无法企及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些都将会成为教学的巨大财富。网络无形中为老师搭建了一个与同行进行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最终有利于大家互相学习,做到资源共享。

四、减负减压,师生双赢

网上阅卷早已不再新鲜,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先例,如今教师们依托网络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布置、检查作业、资源共享等等,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乃至师生与家长的关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减轻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身心压力,真正起到了双赢的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信息技术层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的需要,积极探索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定能把课讲好、讲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也有利于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为更好地应对信息化社会中即将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奠定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学信息师生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融合HTML5技术实现智能化教学的运用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数据结构课堂上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研究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