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开展

2018-02-24王海波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体育教师

王海波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小学,浙江 台州)

趣味田径是一项具有极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的、能够较好地符合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的田径活动形式,并且能够通过其特有的教学点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本文从分析趣味田径运动的突出特点出发,对如何有效地推动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开展提出了策略分析。

一、趣味田径运动的主要特点

首先,趣味田径运动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其主要围绕一些基本的田径形式来展开运动。比如,趣味田径运动中的跳、跑、走等环节和一些趣味游戏的特点相符合,能够让小学生在参与活动锻炼时更加愉快、无压力感地放松身心,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运动中来,在运动中享受无穷的乐趣。此外,趣味田径运动还具有极强的竞争性,但是,趣味田径运动的竞争性和其他竞技运动的特点和程度不同,这也是趣味运动最大的魅力体现。趣味田径与传统竞技运动不同,对参与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其主要通过团队比赛等形式来适当地激发参赛队员的好胜心理,从而促使其激发信心和责任心,努力为团队作出自己的贡献。此外,趣味田径运动能够有效地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具体设计项目活动的难度与形式,因此相比于其他的运动形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小学生在比赛时能够乐在其中,充分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感。最后,趣味田径活动在举行时大多采用安全性较高的运动器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趣味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中的推广策略

1.帮助克服小学生的胆怯心理

小学生在运动中的一个常见心理特征是胆怯。由于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所以许多运动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起,但是,其中一些学生往往会因为天生的胆小内向,在面对新事物时因为害怕而不敢轻易尝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就应该重视如何在趣味田径运动时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胆怯的消极心理,大幅度提高小学生参与趣味田径活动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来帮助小学生克服胆怯。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小学体育教师便可以增加趣味田径运动的器械和运动组织形式,激发小学生想要探索的欲望,从而勇敢地迈出尝试的第一步。比如,在趣味接力棒这一田径项目中,小学生可能对无法完成快速冲击跑、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难度的腿部拉伸动作具有胆怯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认真地给学生指导运动的动作要领,并且规定取得前三名的小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比赛的兴趣。此外,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的特点,当学生不敢进行运动尝试时进行对其的鼓励,比如给表现勇敢的同学奖励小红花等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小学生因为受到鼓励而去参与趣味田径运动。

2.遵循运动的健康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运动项目时,需要遵循健康性和目的性的原则,保障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适度性和科学性。其中,健康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活动方式需要健康。小学体育教师在确定趣味田径运动的具体活动方式时,不能让小学生盲目地去挑战身体运动的极限,而应该始终遵循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运动宗旨。其次,运动内容需要健康,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搜集大量的趣味田径运动的素材资料来综合考虑如何确定运动的内容,保障运动内容的健康性。小学趣味田径运动的开展还需要遵循目的性的原则。比如,在进行投掷运动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随意尝试,而要首先向学生介绍投掷的动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在学生自我练习时,教师要逐一指导,发现学生的动作问题,要及时制止、纠正,从而尽可能减少学生在进行投掷运动时受到伤害。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牢牢把握引入趣味田径运动来努力激发小学生的参与运动兴趣与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小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提高趣味田径运动的灵活度

为了保障趣味田径运动开展的灵活性,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采取自由结合式的趣味田径运动开展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在引入趣味田径运动之前,先设置一个与之相关的引入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提前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以助于热身运动之后主要运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趣味田径运动时,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了解不同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进度,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在小组中同时加入学习能力构成对比、能够互相帮助的学生,帮助他们共同学习和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保障学习的整体质量。比如,在进行50米跑田径项目比赛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来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赛,灵活地安排运动的内容。又比如,在竞走这一田径运动中,教师需要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进而安排竞走的路程、时间,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提高运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竞走的热情。这种用灵活的教学法来组织开展趣味田径运动,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趣味田径运动具有适应性、趣味性、多样性等特征,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和欲望,将趣味田径运动中的体育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从而顺应小学生好奇求新等心理,遵循运动的科学性、健康性设置原则,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强.将趣味田径引入初中体育课的实验研究及分析[J].趣味田径,2017(1).

[2]史敏.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推广现状研究[J].小学体育,2017(5).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体育教师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