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游戏”为媒,敲“乐学”之门
——浅议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筷子乘法游戏

郭 燕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下十围小学,广东 深圳)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的教育理念已经被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所替代。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已经成为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了。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快乐学习呢?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将游戏活动有效地引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有趣、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生理特点,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就相对越短,特别是对于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往往更加难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对数学课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游戏教学方式,恰恰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一章讲解为例,教师让学生模拟情景“家庭大宴会”,课前让同学们每人准备2根小木棍,课堂上每九个同学为一组,组建一个大家庭说说怎么来摆放筷子。教师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2根。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在面前摆放小棍充当筷子,然后用加法算出九个人要几根筷子。同学们列出算式“2+2+2+2+2……”然后教师让学生重新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双筷子是2根,两双筷子是4根……由此教师乘机引出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立马有学生喊到“我知道,二三得六……”同学们举一反三,轻松算出9个人需要18根筷子。二的乘法口诀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问题,并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所以,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了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二、应用“多媒体”游戏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多媒体游戏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趣味性和娱乐性都很强,是教学中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另外,孩子的天性需要游戏,游戏教学能给孩子的心理机能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对学困生也一样适用,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帮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加与减”单元复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游戏进行“加减法”的巩固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课堂上教师打开多媒体游戏“摘果子”,并讲解游戏规则,果树下面分别写有0-10的几个筐,每一个果子上都有一道加法或者减法题,学生每摘下一个果子都要准确算出答案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规定谁在2分钟内摘到的果子最多,谁就获得一朵小红花。同学们跃跃欲试,尤其是平时课堂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手要求参加。所以,实施多媒体游戏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游戏设计,避免“画蛇添足”

教师在使用游戏教学时应注意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游戏,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一个好的课堂游戏设计,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在对学生产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但是,课堂教学游戏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个课堂充满了游戏,也不意味着每一节课都要安排游戏。不同的内容,所运用的游戏也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巧妙安排、灵活运用,切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明显的作用。在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能寓教于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在好奇、好玩、形式多样的小游戏中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让学生在玩中“练”,乐中“学”,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倩.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顾娅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析[J].考试周刊,2013(18).

[3]袁春.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21).

猜你喜欢

筷子乘法游戏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说『筷子』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筷子
把加法变成乘法
竹筷子
筷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