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内阅读与学生快乐习作的整合

2018-02-24李运逸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羊群语文课程习作

李运逸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中心小学,广东 东莞)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可见课程标准是多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能够让学生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除了大量的课外阅读,还要得益于语文课堂内阅读方法的指导。薛法根老师在一次作文讲座中说:“作文从说话开始,从阅读起步,从模仿入手,几乎所有的写作秘密,都隐藏在文本里。”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整合语文课程阅读资源,从阅读中找出隐藏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做到快乐习作。

一、阅读教学时注重仿写训练

仿写就是学生试着学习运用。写作向来都是学生比较畏惧的一件事,哪怕是高年级也不例外。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整合课程资源,整理出相同构段方式、写作手法的单元文本来进行仿写训练。比如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时,我把文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精彩片段拿出来与学生赏析,让学生感受正面、侧面描写各自的特点,然后选取班中一位学生为写作人物进行仿写训练。这样既体现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又让学生通过仿写训练,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让知识转化为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并学着借用句式仿写,让学生的习作文采飞扬。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是精选的优秀文章,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激活语感,指导背诵,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美感的品味,促使学生对优美语汇的内化。老舍先生的《草原》里“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又使用了“一会儿……一会儿”关联词语,向学生展现了一幅绿草白羊画卷。教师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后感受,或者说说哪里写得好。有的学生说,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大草原的独特美和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有的学生说,句子用上了关联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使我们感受到老舍先生特别喜爱羊群,把它们写得尤为可爱。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教师应趁热打铁请学生也来当当小作家,仿照这句话自己也写一句。有的学生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地毯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有的写“弟弟妹妹们来到了游乐场,一会儿爬上了旋转木马玩耍,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欢快的游乐场添上一个快乐的音符。”……学生有例子模仿,打开了思路,习作效果就非常好了。他们笔下的羊群、人物也写得生动、形象。教师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感觉自己也能写出语言生动的美文,再坚持引导他们课外阅读积累并试着仿写,慢慢地也就不觉得作文难写了。

二、阅读教学时观照生活适时迁移训练

教师整合课本资源,让课堂阅读教学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他们的学习起点,补充他们新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学着表达,学着运用,提高写作能力。课本或课外阅读中有大量和学生生活非常贴近的文章,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观照和思考,生活即文章。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写了作者“看骆驼咀嚼、与爸爸谈论驼铃、想剪骆驼皮毛、追问骆驼去向”四件童年趣事。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个一个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小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本文的描述既有趣又深深打动着学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极佳范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然后小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说话交流,再动笔写一写。学生不但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受,还从中丰富了词汇,积累了语言。一篇短小的“童年趣事”习作很快就能在课堂上生成。

三、阅读教学时通过文本补白进行读写训练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留有空白,可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式的读写训练。“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技巧,是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所表现的情感。让学生进行补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还激发了学生快乐作文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运用和表达。例如,儿童诗《我想》,讲述了儿童神奇的幻想。这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进行补白式续编。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面作为想象的依据,发挥想象力,模仿《我想》的诗歌形式,用一节小诗记下自己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学生纷纷打开记忆大门写下了“我想把脚丫,化作潺潺流水,让母亲河,永远载舟远航。”“我想把眼睛,安在飞机上,饱览祖国壮丽山河。”“我想把自己,化作肥沃的土地,让祖国的荒漠,也有稻谷的芳香。”……一句句优秀的诗句写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道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总之,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路径就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教师把课堂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合理有效地运用语文课程文本中的资源,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能力,他们一定会快乐习作——作文再也不是事儿!

参考文献:

吴忠豪.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羊群语文课程习作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不止一个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习作展示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