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
———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2018-02-24温丽君

新课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鹳雀楼评卷篇目

温丽君

(晋中市榆次区教育局教研室,山西 晋中)

案例一:几年前在某地课堂教学观摩现场的一幕,时至今日,仍让笔者难以释怀,今天仍清晰地记得:一位老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交流,老师说:我从遥远的某地来到咱们这里,作为东道主的同学们打算怎样欢迎老师呢?

生1:请老师吃当地小吃

生2:请老师到湿地公园走走看看

生3:请老师到我们这儿最大的游乐场玩

……

学生说了若干,似乎老师都不满意。万般无奈老师出场了,说老师想去看看咱们当地名胜古迹。有同学愿意带我去吗?

生:老师,我带您去黄鹤楼吧!

师:好啊!(此刻的老师有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侃侃而谈)说起黄鹤楼啊,还有一首著名的诗呢。(没等学生开口,老师就已吟诵开了:白日依山尽……还示意学生跟他一起吟诵。)

生:(开始还跟着老师诵,后来跟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老师了,可是老师却似乎没有丝毫觉察。)

很显然,老师是将黄鹤楼与鹳雀楼这两大名楼混淆所致。有关这两大名楼的代表作应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两首诗可谓是妇孺皆知,相信我们的老师也一定背得滚瓜烂熟。但要论此二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恐怕不是每位老师都能说得准的。笔者以为,课堂上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问题是大忌。黄鹤楼在湖北武汉俯临长江,鹳雀楼在山西永济俯临黄河,而老师却将其张冠李戴。

案例二:发生在某地初一新生基础学力调研测试题(卷)的阅卷过程中的一幕。原题附下: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来赞美黄河雄伟的气势。请借用古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

庐山 泰山 西湖 柳树

学生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来赞美庐山,可评卷老师却全部以错误论处,理由是“自”字学生写成了“只”,正确的诗句应为“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评卷的初中老师跟案例一中的那位老师不约而同地犯了同样的错误。评卷者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混为一谈了。两诗如下: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两首毫无关联的诗,而评卷者却要硬生生地将它们拉扯在一起。

上面两种如出一辙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弘扬与传承。上面两种现象,往轻里说是知识性的错误,往重里说是误人子弟,亵渎传统文化。古语云“根之茂者其实遂,膏其沃者其光晔”。意为:只有树根茂盛,果实才能扎实;只有充足的灯油,灯光才能明亮。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修学储能,具备丰厚的储备与厚实的功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以课标为依据,积累古诗文

可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后附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依据进行学习,其中小学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所列篇目不仅要达到滚瓜烂熟,还应对内容进行理解,对创作背景,诗人的境遇进行了解,想象诗文意境,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正确地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文,才可能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小学教师要掌握1~9年级共136篇优秀诗文,初中教师要在掌握136篇基础上,还应关注高中所涉及的一些篇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正确灵活地运用,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二、以教学为契机,丰富诗词储备

(一)以语文教材中所选古诗文篇目为切入点,采用“群文阅读”或“一篇带多篇”的方式进行教学,意为将所学的古诗词进行归类。如:学习《黄鹤楼》一诗时,作为教师就一定要高瞻远瞩,不仅要看到黄鹤楼本身,同时还应想到与黄鹤楼相关的另外三大名楼: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这样的群文学习,就将古代四大名楼聚集在一起了。这样还不够,还应了解四大名楼具体的地理位置:湖北武汉黄鹤楼、山西永济鹳雀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同时,还应想到描写四大名楼的代表作:崔颢的《黄鹤楼》,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王勃的《滕王阁序》。并对这四首相关诗词按照古诗教学五步骤“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进行教学。再如: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回想有关送别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这样一篇带多篇的学习,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师生的阅读量。

(二)抓住古诗文中的核心字词进行对比,引出多篇诗文。如:如《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教学,引导学生了解“雨寒”,雨本身没什么感情可言,它不会因为你的喜或忧而选择下与不下,同样的雨,因作者心境不同,看到的雨也会不同。如:杜甫《春夜喜雨》写的是因心喜而觉雨润,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因心醉而觉雨奇,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写的是因心苦而觉雨寒……这样也是丰富积累的良方。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师更应苦练基本功。正如古语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意思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鹳雀楼评卷篇目
抱憾鹳雀楼
登鹳雀楼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登鹳雀楼
蒋昱欣??《登鹳雀楼》
“画海”评卷
大规模考试网上评卷中趋中评分的成因探析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