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2018-02-24周庆苓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德育内容语文

周庆苓

(山东省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 山东邹城 273513)

引言

近些年,我国教育领域如火如荼的开展新课改与素质教育。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教学模式以填鸭或灌输式为主,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比较少。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1.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小学阶段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非常重要,这是人们常说的思品教育,贯穿在整个小学学习阶段中。从小抓起与管理,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更是引导小学生在初期形成健康心态与正确价值观的核心。在成长阶段,如果学生受到良好德育教育,能促使其内心充满阳光与正能量,为更好的抵御外部不良信息影响夯实基础。

2.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中,人才基础非常重要。人才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教育除了为其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迎合社会,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与价值观,顺应社会发展,做出有益于社会与人民的事,从而为发展成为未来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3.提高学生是非辨别能力

小学阶段,因学生年龄小,是非曲折辨别能力弱,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学习或生活中,难以抵御各类外部诱惑或不良因素的影响而犯错。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文学、理解等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正当使用理性武器,保护自己,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果断拒绝社会大环境中的其它不良因素,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身心健康成长。

二、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将德育教学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包含内容范围广,与德育内容相结合的知识点更是举不胜数。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只要善于挖掘,德育教学内容便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体会德育教育内容,潜移默化中,接受有正面影响力德育内容的熏陶与感化,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与道德观奠定基础。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知识讲解中,老师可先为学生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而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文内容铺垫不足,那么爱国主义教育也将失去其本质意义。在课文内容引导下,“高大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就会更有针对性,更能充分发挥其对学生三观的积极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言行历历在目,通过学习,学生对他们肃然起敬,收获更多的道德感。从表面上看,德育教育是不动声色的,但却蕴含无穷大的力量,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词句分析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词语或句子比较多,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语文教学理解相似。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核心词语货句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词句更好的理解整篇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对语文教学带来影响,同时实现德育教育教学目标。比如在《画风》一课内容教学中,大家都只是,要通过一定的参照物体现风的表现方式,比如飘摇的旗帜、摇摆的树木等,通过其它事物的表现方式体现风。在本课内容教学中,可有效根据某一事或物,衍生思维,以此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的目标。德育教育中,不能单纯的依靠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要注重学生自身对某一事物的理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全面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教学效率。

3.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将“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落实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实际教学环节中,老师要为学生付出更多关爱,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老师只有拥有博大的胸怀与良好的教养,以及扎实的教学功底,才能实现“集大成化”德育教育目标。反之,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过于呆板,始终将自己放于“高不可攀”的位置,更不愿主动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内心,那么这种与脱离“以人为本”理念的德育教育模式,将会逐渐退出教育历史舞台。

4.提高老师德育教育能力,发挥榜样作用

在学生学习时,老师与学生接触机会最多,老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对学生行为造成影响。因此老师要时刻谨记师德建设,为教书育人整个过程做好服务。积极践行师德建设内容,从小事做起,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伟大形象是不可取代的。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在校的一切行为都是标杆,作为老师,生活与教学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为人师表的态度。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将德育与语文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最大化效益。另外,老师要不断规范自身行为,以身作则,将德育内容外化成自身行为准准则,严于律己,严格规范日常行为,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确保榜样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离开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就如同干枯的河床,没有生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要注意文道结合,合理选择德育内容,并恰当的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将德育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奠定基础。

[1]刘青顺.让德育教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旋律[J].小学生(下旬刊),2017(08):77.

[2]杨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学周刊,2017(28):55-56.

猜你喜欢

德育内容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主要内容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