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生活化区域游戏氛围的创设探讨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区域

秦 曜

(北海市第二幼儿园 广西北海 536000)

引言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应当体现出幼儿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活化区域活动同样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创设游戏氛围,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从游戏中习得知识,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笔者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就幼儿园生活化区域游戏氛围的创设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为广大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区域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区域游戏之中,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积极的参与欲望。由于幼儿认知面狭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低,所以教师在创设游戏氛围的时候,无论是选择区域游戏的形式还是游戏的内容,都要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将游戏的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幼儿的体验[1]。

户外区域游戏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区域游戏形式之一,主要是从幼儿实际生活活动中演化而来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内的地理环境,抓住这个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和幼儿一起创设沙水区、创意涂鸦区、骑行区、挑战自我区、种植饲养区、休闲娱乐区等深受幼儿喜欢的生活类游戏。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骑行区,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布置红绿灯、小土坡、小桥、隧道等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交通警察的角色,在红绿灯或者其他地方进行交通指挥,和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这种具有生活化的区域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兴趣,还能让幼儿在模拟的交通场景中对现实中的交通规则做到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运动素质和生活素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2]。

二、区域游戏环境的生活化

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环境和创设环境,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良好发展。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在区域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化环境,将幼儿一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渗透到生活化的环境之中,让幼儿在自己的引导下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此基础上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多姿多彩的学习体验。而且,将生活内容与游戏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区域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身心健康发展[3]。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对生活化游戏环境的创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共同布置、集体商讨的方式和幼儿一起进行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比如在学期伊始,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区域材料的投入、场地划分以及区域活动的种类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设置各种各样的区域种类,比如休闲娱乐区、创意涂鸦区等。让幼儿参与区域规划和生活化环境的创设,可以在无形之中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达成共识,这有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和高效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班级混合游戏,对幼儿的社交交往范围进行拓宽,给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和广阔的区域游戏环境。为了增加幼儿游戏空间的自主性和自由性,对于某些区域游戏的位置采取不固定处理方式,比如写生。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场地进行写生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主人地位,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幼儿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4]。

三、区域游戏材料的生活化

幼儿园的常规要求、活动材料、教学设施和空间等要有利于支持和引发幼儿的各种探索活动和游戏活动,要有利于支持和引发幼儿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这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教师明确提出的要求。从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幼儿园内使用的区域游戏材料越来越形象,越来越逼真,比如仿真面包、仿真小鱼以及各种其他的仿真小动物,虽然这些仿真材料惟妙惟肖,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完全适合幼儿。从某个程度上说,这些惟妙惟肖的区域游戏材料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尤其是中班或者大班的幼儿。这些材料直观形象,不利于对幼儿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给幼儿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材料,引导幼儿与这些低结构生活材料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幼儿从中学会以物代物,在此基础上获得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将自然材料引入到区域活动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生活中一些废旧的材料,尽可能对这些材料进行废物利用。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纸浆和一些废弃的旧报纸制作各种花瓶,从校园里捡来一些枯枝、落花等对花瓶进行装扮,或者利用塑料瓶和纸盒等制作小汽车,还可以在废弃的轮胎上进行图案的绘画,使其成为五颜六色的艺术品。这些废物改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和审美潜能。

结语

综上所述,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幼儿园教师在区域活动教学中,应当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中去学习和探索,让区域游戏成为幼儿锻炼能力、发展智力、习得知识的平台。

[1]陆义苹.浅谈幼儿园生活化区域游戏氛围的创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214.

[2]邢夏婕,聂红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86-87.

[3]杨月凡.小生活大精彩——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90-91.

[4]段发明.学校生活教育的疏离与回归——儿童的生活重负与消解[J].江西教育科研.2003(03):42-43.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区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分割区域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