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琴伴奏的特点与技巧

2018-02-24赵晨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伴奏者音量钢琴伴奏

赵晨曦

(深圳艺术学校 广东深圳 518000)

在音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的技术要求与独奏没有区别,钢琴伴奏除了要具备独奏家所要具备的娴熟技巧外,还必须具备钢琴伴奏者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和修养,由于伴奏还存在着与独奏者之间的配合问题,因此更有一些特殊技术需要伴奏者熟练掌握。

一、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及前期准备

我们常把一个艺术作品的成功演奏及诠释称作“第二次创作”,可有时,由于时间及其他的因素,伴奏者没有充分的了解作曲家的意图及作品的背景、风格,也没有细心留意乐谱上的一切相关音乐术语、表情记号等,只一味的“跟随”独奏者进行伴奏,从而造成与演奏者和作品完全“脱节”的情况,非常被动,毫无音乐感染力所言。所以,伴奏者对音乐风格的掌握,对作品的结构、织体、布局、主题、旋律、和声要素等分析,对音乐形象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和安排显得尤为重要;平日尽量多收集不同版本的影音资料,有针对性地多多欣赏和体验,感受音乐家们对不同时代,民族,国家作品的演奏和诠释,都能有效的提高对作品的把握能力。另外,在拿到乐谱的第一时间里,要迅速的对作品的节奏,风格,速度等主要音乐元素有基本的认识,抓住技术上的难点反复练习.在合伴奏时还要注意与作者者的沟通,共同讨论对作品的处理,看法,齐心协力使演奏水平和效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听”的重要性及音量的控制

许多弹钢琴的人,经常以独奏的形式学习和演奏音乐作品,久而久之,更习惯于自我陶醉式的弹奏风格,而不善于把自己放在合作者(即伴奏)的位置客观地倾听自己与合奏者的琴声。而在绝大部分器乐作品中,钢琴伴奏往往对作品起了烘托陪衬的作用,不似在钢琴独奏作品中的旋律那么多,它不同于钢琴独奏,有时,和声和低音的进行反而是在伴奏过程中更需要注意的,这时,伴奏者需要根据独奏乐器的音质特征来有效的调节自己的音量,避免喧宾夺主,可有时音量过小,又不能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意境及背景的作用;比如在为铜管或打击乐器伴奏时,钢琴的音量就不必可以控制得太轻,因为这些乐器本身的音量就偏大,而在为中提琴,竖琴,长笛,大管这样的乐器伴奏时,就要时刻注意不要太强,以免盖过了主奏乐器。所以,这里所指的“听”不单单意味着“听见”而是指“聆听,倾听及思考”。伴奏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用心去听独奏者所作出的各种音乐处理,并以相同的感觉在内心歌唱,同时能迅速的调整自己的音量,音色,情绪,做到与独奏者相融合,用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听觉去不断调整双方的关系,时刻把双方的和谐,默契,统一记于心间。

三、主次关系——合作中“跟”与“带”的结合

相互倾听,积极配合是演奏成功的基础,表演者与钢琴伴奏是演奏整体的组成部分,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由主奏乐器担任主要声部时,钢琴伴奏则处于衬托,渲染的配合地位,随时注意体会演奏者的速度变化,强弱层次,音色变化,及分句,呼吸(换气),情感处理,及时调节自己的演奏,达到最好的配合效果,这就是伴奏教学过程中常提起的“跟”。而当钢琴伴奏独自演奏乐曲前奏,间奏,尾奏或旋律声部时,则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转折、烘托效果的作用,用自身弹奏的音乐感染并带动独奏者,为独奏部分的进入作充分的铺垫,渲染音乐的气氛,使音乐更加饱满,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伴奏中的“带”。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在演奏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或由于舞台演奏经验或一些心理因素导致了节奏不稳,控制不住速度的情况,这时,钢琴伴奏则不能一味的“跟”,一定要在适当的乐句中给以暗示,不动声色的帮助独奏者把音乐律动找回来。

四、对踏板的重视

俄罗斯钢琴大师安东鲁宾斯坦曾经说过:踏板就是钢琴的灵魂。几乎每一首乐曲的演奏都离不开它,那么在为管弦乐器伴奏时,踏板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在练习独奏乐曲时,每一位演奏者都会下功夫去研究踏板的运用,而在弹伴奏时,往往过分关注合作上的问题,而忽略了对踏板使用的研究,然而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钢琴伴奏对踏板的控制往往决定着合作时和独奏者共同发出音响的效果。合理地使用踏板,可以使音乐的旋律线条连贯柔美、力度变化更有幅度、节奏更富于弹性,使音乐的高潮部分更有气势,音响更加丰富,音色更加多变。如果对踏板的运用缺乏推敲,必然会造成该用时未用、不该用时乱用、必须收干净时拖泥带水、要制造声势时共鸣不足,和声连接不清晰,句头和句尾交待含糊等等各种问题,从而影响音乐的表现。所以了解并掌握钢琴踏板在伴奏中运用的巧妙性特点,才能给音乐带来色彩上的变化,最终才能使踏板烘托、润色等作用恰到好处。作为艺术指导,必须研究钢琴声部的功能和作用、技术与艺术,了解钢琴与独奏乐器之间的特殊关系,这些都是演绎时准确地处理好二者关系,完美地演绎音乐作品的必要前提。

五、钢琴代替乐队

协奏曲中的钢琴就是整个乐队。演奏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钢琴要尽可能的模仿乐队演奏,避免将伴奏弹的“钢琴化”,没有了乐队的气势和音色。譬如在一段以低音提琴拨弦为背景的伴奏中,左手应该指尖集中弹成有共鸣的跳音并伴随适当的踏板;而在模仿弦乐连奏合奏时,则更应该着重于右手旋律的歌唱性,左手的和声配合,以及踏板的润色作用。当到了Tutti(乐队合奏)时,声音要更加做到丰厚饱满,模仿乐队的气势及音乐幅度的变化,掌握好速度的分寸,避免突然脱离原先的韵律。这些代表乐队的合奏,常用于前奏,间奏或结尾处,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由于钢琴的效果毕竟和乐队有差距,加上时间的限制或某种原因,往往不得不对一些过长的前奏,间奏或尾奏(结尾)做适当的删减,这时,应注意要能基本体现该乐章的主题特点,保证音乐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接头处能自然的过渡,使独奏者能从容进入。

总之,在浩瀚的音乐艺术表演中,钢琴伴奏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为音乐艺术的再创作付出努力。演奏者的心态,情绪,表现力,感染力,对作品诠释的准确性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伴奏,所以钢琴伴奏除了要具备独奏者必须具备的娴熟的钢琴技巧外,还必须具备伴奏者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和修养。

猜你喜欢

伴奏者音量钢琴伴奏
测测你的“音量值”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钢琴伴奏应具备的能力及表演中的注意事项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
生态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