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音乐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2018-02-24黎锦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模式课程

黎锦华

(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 广东兴宁 514500)

引言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同时还可有效提升其审美能力,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其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基本理念也得到了深入落实,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目前,其依然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此情况下,也对以音乐课程为代表的艺术类课程教学造成了严重影响,学生以及教师对于该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实践过程中,形式化问题明显,加之学校在教学设备上也不够充足,这些均对音乐课程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其次,音乐课程本应受到学生的深爱,但迫于教学模式单一,故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中时期,学生们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很少有学生能够将精力和时间花在音乐课程上,加之教师一如既往的教学模式,使得该课程开展举步维艰,因此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音乐技能也迟迟得不到提升[1]。

最后,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课程至关重要,通过对名家音乐作品进行赏析,不仅可陶冶学生性情,更能提升其审美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经常用音乐欣赏代替教学,即在课上为学生播放大量音乐,但几乎不做任何讲解,仅依靠学生自身的能力,很难领悟到作品本身的深层次内涵,故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精选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和口味,因为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其享受音乐、感悟音乐的基础和前提,可见其重要程度。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程中,很多曲目都十分的深奥、冗长,单凭教师口述或直接播放,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还会使其产生厌烦之感,且在欣赏过程中也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很多必要,具体分析如下:

例如,在学习《十面埋伏》一课时,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可先通过一个成语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和重点,具体做法为:教师需将班上同学划分成不同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四面楚歌”这一成语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听完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先不做讲评,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该成语故事,并同时导入新课;作品欣赏时长在10分钟左右,大多数学生均可集中注意力,甚至还有同学能够陶醉在跌宕起伏的琵琶声中,并看到了公元前202楚汉相争的壮烈局面;完成本课教学之后,教师还可让小组同学之间交流感想,并推荐出一人进行发言。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大多数学生均可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并可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和准备,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为其音乐综合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丰富合作组织形式

正常情况下,教学内容以及过程,均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呈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采取恰当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具体如大组、小组、全班等等,其中,小组教学在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学习,如此可形成互助互利、互勉互激的良好氛围[2]。

另外,在小组成员的选择上也应注重多元化,如每个小组中均应有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等不同的成员,以此确保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通过一定的动态因素来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在《长城谣》合唱教学的教学中,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可让各组讨论两个关于长城的问题,如“长城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有的小组说5000公里,还有的小组回答说6000公里,在课堂氛围空前热烈的情况下,教师便可引入本课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长城谣》,之后让各小组分别合唱,评选出最佳合唱小组,并由教师提供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精准把握学生心理特征

学生的心理特诊可对其学习效果和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而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开展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高中时期的学生自律和认知能力较强,其心理发育已趋近于成熟,情感较为丰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点把握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梁祝》之前,教师可让学生们分组收集该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课上进行集体展示,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对这一题材很感兴趣,基于该心理特征,教师便可让小组同学共同探讨该爱情故事,并分别派出一名同学阐述自己的爱情观,以此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很有必要,其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还可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间合作交流,还可有效拉近学生关系,促进其优势互补,以此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充分发挥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作用。

[1]李玲君.高中音乐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5,(08):78-45.

[2]傅昱晗.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高中音乐课中的实施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2014,145:75-12.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音乐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