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
2018-02-24
(浙江省瑞安市飞云中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甚至大过对文化综合素养的教育,如初中英语教学目前就是如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水平,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就必须创新英语教学方式,调整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推动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水平。
一、什么是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在使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双方国家的风俗、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就会有失分寸和得体,造成相互间的误解。可见重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要从基础开始,重视引入西方国家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的教学,以此为背景,抓好英语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文化交际素养。
二、关于推进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措施
1.转变学习观念,重视提高英语文化素养
转变师生英语学习观念,其基础要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1)英语教师要转化观念,通过不断学习,博闻强记,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这样才能通过长期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认识以及丰富的文化修养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转变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不单是背熟语法、掌握词汇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英美文化的学习与顿悟。(2)教师要彻底转变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目的的错误认识,引导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不单是为了应付考试、会说英语,更重要的是在英语交际中表现出良好的、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相统一的文化素养。(3)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具有的文化意识,为其营造相关的交际环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特定背景下的英语文化,从而达到自如运用与文化相符的英语交际的目的。在这里,重要的是,教师要着重教会学生运用跨文化的视角看待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意识的敏感性,从而对英语跨文化交际学习给予重视。
2.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英语文化背景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需要引入西方国家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这是加强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生兴趣的辅助手段。这种教学,会一改传统英语语法、词汇等内容教学的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将相关教学内容新鲜、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课本中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将课堂相关内容直观地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扩大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对提高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教材中“不同国家对于英语的说法不同”文章的学习,教师可先给学生放映一段关于美国早期发展历史的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国家使用英语方面的差异。
3.丰富日常对话,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人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会有很大的差别。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中国具有截然不同的风俗,包括不同的表达习惯、不同的饮食文化、不同的人生观等。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要时常在教学中为学生引入西方文化特点,把与课本相关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传递给学生。如,感谢语的使用,西方国家,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频繁使用感谢语,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不管是什么场合几乎都会说thank you。但在中国,特别是亲人好友之间很少说“谢谢”,不是中国人不懂礼貌,而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对外交际场所,养成使用礼貌性的感谢语十分必要,反之,会造成不懂礼貌的错觉。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仅会促进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还会促进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4.优化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其根据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如果不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那么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误会。如,听到他人对自己的称赞,西方人一定会愉快地接受,说Thank you,以表示感谢,但中国人通常会说No,以示谦虚,这就是双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熟悉并接受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必要,这是实现双方良好沟通的基础。
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需要教师在探索教学方式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对于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引入跨文化交际教学,使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背景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学好英语基础语法等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知识视野和英语文化素养。
[1]高晓平.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关系研究[J].时代文学,2012(15).
[2]刘秀莲.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