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018-02-24何琴
何 琴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初中,江苏 高邮)
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依然适用。然而,如何将这一教学模式合理地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之中,已经成为众多学者普遍研究的问题。本文就立足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意义所在
所谓的“合作学习”,指的就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自愿开展分工明确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方面优势:第一,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任务与责任。第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形成频繁的互动。第三,有助于学生积累学习经验。通过这三方面优势不难看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氛围,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与经验分享的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要将确立学生共同的研究话题放在首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前提在于要为学生确立一个共同的研究话题,因为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合作的前提条件。从以往合作学习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普遍倾向生搬硬套,认为只要学生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合作就是有效的合作学习。但实则不然,由于很多时候学生在研究话题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在话题讨论、合作探究过程中就会被他人“拒之门外”,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有学生“不入群”现象产生的原因。为此,笔者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考虑问题的一贯角度进行分组,并且为各组学生确立有共性的研究话题,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本组的话题讨论、合作探究过程之中,每一位学生的观点都能与组内其他同学交换,进而形成主动寻求合作、攻坚克难的意识,为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相关指导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中必须要有充足的学习素材和教师指导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之间形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原因很简单,学生借助丰富的学习素材,不仅能够探索更多的奥秘,还能产生更多的疑团,学生根据各自分工将这些疑团层层揭开,进而能够得到合理的答案。其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避免学生在层层揭开疑团的过程中产生方向性错误,师生之间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这一方面,所取得的效果也颇为显著。以学习“植物细胞”一课为例,笔者就在网络中搜集了大量关于植物细胞的胚胎图片,其中包括植物细胞构成因素的放大图片,将这些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向学生提出“植物细胞从内到外构成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并根据笔者所给的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讨论。其间,在由内到外的构成顺序上学生产生了很多疑团,而每组成员根据事先安排好的工作范畴来解决相应的疑问,笔者则是充当了问题指导的角色,同时学生也会向笔者提出相应的问题,而笔者并不是直接回答,而是用问题去启发学生,最终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观点交换非常频繁,而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也非常多,营造出了理想的教学氛围。
3.鼓励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与经验分享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素材,还要鼓励每个合作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并且在得出最终的结论后能够将合作的经验加以分享,进而为其他学习小组成员带来更多的启发,增加彼此之间积累学习经验的机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其效果也非常明显。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课为例,笔者在保持公允的前提下,积极地鼓励每个小组之间要保持竞争的态势,在确定最终正确答案的基础上,让获得胜利的小组分享合作学习的经验,其他学生在听取学习经验的过程中明显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具体操作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每个小组都要设计出一套绿色校园的规划方案。其次,要将规划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规划方案相对合理的一组要将其规划的思路、侧重点加以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普遍抱着赶超其他小组的心态来完成要求,尽量做到每个环节的环环相扣、内容充实,无形之中产生了竞争意识。在介绍本组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会将方案的重点阐述出来,其他组学生也会根据整体方案产生相应的疑问,在听取最后一组设计方案后,学生心目中就会判断出哪组同学的方案更加理想。最后,笔者让获得胜利的一组进行经验分享,其他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会知其所以然,进而为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展现在了每一位学生面前。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路径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实践。可是,文章所提的观点中依然会存在某种不足,还需要广大教师集思广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为该应用路径的不断完善积极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