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2018-02-24江西省南昌市培英学校付红云
江西省南昌市培英学校 付红云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1年,这期间让我尝尽了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尤其是近6年一直是中途接手初三毕业班,在扮演救火队员的同时,深深体会了“后妈”难当。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再难的事只要找到正确的路径,一样能做好。为了尽快走进学生心灵,我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学观念,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尽量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强调成绩之余,强调学生品格的塑造;在抓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确保交流渠道畅通有效。实践证明这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每次中考结果都很理想,受到校方的肯定。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一点成绩,让我有底气对关爱学生成长这一话题,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付出真爱重感化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我感同身受。因为心存爱意,老师才会平静地面对学生所犯错误,愿意给学生纠错的时间;只有对学生饱含关爱之心,班主任工作当中的苦与累才觉得有意义;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你才会千方百计创新管理模式,只为学生更好地成长。
今年刚接班时,我就发现我班的一位女孩,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她喜欢化妆、爱涂口红,但从不与其他同学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并且老是带着其他女生一起去玩,上课几乎不听讲。和她谈过几次均难以奏效,总是爱理不理的样子,实在要开口也就一句:“再怎么学我也学不进,都是无用功。”看着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我很是着急,寻思如何才能纠正她这消极的心态,不在玩世不恭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经过观察,虽然她对学习不上心,但对于一些新潮的事物很热衷,通过打扮和出格的行为来博取他人眼球,证明她内心还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认可和关注的,但又因为学习不好而觉得自卑,但争强好胜的心态又让她不甘于默默无闻,这就导致她喜欢通过一些非主流行为和言语来吸引眼球。知道她的症结所在后,我改变常规的说教模式,我侧面从生活上关心关注她,一有闪光点,我就及时当众表扬和鼓励她,让她觉得受到重视,重新建立自信心,还经常把她叫到办公室教她写作业,使她逐渐体会到老师对她的用心良苦。一段时间过去了,她有了明显变化,变得开朗和自信了,也不见她化妆和涂口红了,愿意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了。
爱学生的方式方法可能有千种万种,但无论哪种方式,如果没有爱的润滑,而是变成居高临下的训斥,或是变成悲悯怜人的同情,都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我希望我的班主任工作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只有让学生感觉我们是在真心为他们好,而不是严厉说教,我们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责任强担当
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除了需要班主任费尽心思来经营,还必须培养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由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较强奉献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为此,我认真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先进管理经验,实行班内分级管理制度。具体表现为:一级管理由七名班委组成,负责全班学习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监督检查。二级管理由科代表组成,负责检查各学科的学习完成情况。三级管理由大组长和小组长组成,负责各组的学习及卫生。四级管理由其他学生组成,全覆盖其他各项具体工作,如“灯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不起眼但又必须有人做的工作分配到具体个人,使每个人都有头衔,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
三、开展活动造氛围
“死读书、读死书”的班集体是缺乏生气的,只有营造充满书声、笑声、歌声的班集体,那才是充满朝气的班集体。因此,我珍惜每一次班集体活动的机会,把活动视为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一次契机。活动中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营造班级荣誉感,不放过每一个为获得好名次的同学颁发荣誉的机会;不忘为那些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展现了拼搏精神的同学颁发自强不息奖;不忘为那些默默服务的同学颁发无私奉献奖,让每个弘扬正能量的同学都被表彰。同时,充分利用班会、春游等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意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总之,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懂得教学管理没有固定模式,但只要始终保持对学生发展内心的关爱,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育成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要努力将别人好的教育方法融会贯通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方法,不断总结和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使自己的教育过程始终饱含着对学生的关爱,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
班主任岗位是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因关系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而事关重大。怀着一颗对教育工作的敬畏之心,我愿意用我的爱心和汗水滋润学生心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的教育境界很高,作为平凡的教师,也许我们难以企及,但我们可以积极践行,辛勤耕耘。带着一颗爱心,在工作中用爱去感化学生、熏陶学生、塑造学生,以新的作为和担当,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