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2-24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吴晓青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 吴晓青
一、基本定义
1.非专业美术教师。
所谓的非专业美术教师主要是指一名教师在其整个教师职业生涯里,没有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缺乏足够的美术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缺乏足够的专业教育素养,但却担任美术教学这一教育任务的教师。
2.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美术教师专业化是美术教师具备本学科的美术专业素养。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素养结构,尤其是美术学科素养结构的建立,这一点对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进程总体呈现滞后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非专业美术教师队伍素质较低,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综合素质较差。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大多属于非美术专业出生,缺乏美术教育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大多数美术课程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代讲,使得美术课仅停留在课表上,教学得不到保障。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缺乏,美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有限,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差,对专业的美术人才缺乏吸引力,也缺乏资金用于支持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基于此,外行的滥竽充数使得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力量薄弱,合格率偏低,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实际情况有待解决和改善。
2.小学美术教师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首先,教师在进行美术授课时,缺乏必要的美术教具和图书资料,也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师与活动场地,严重影响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美术课频频给主课让路,本来就少的课时被其他课程瓜分,学生在业余练笔之时,也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当作“不务正业”,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也为非专业美术教师的教学之路制造隐形障碍。
最后,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身兼数职,承担任务较重。美术教师在学校之中除了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额外承担学校的宣传工作,例如办黑板报、写宣传语、组织学生的艺术活动等,这些额外的美术工作大大占用了美术教师的时间,使其无法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提升和美术教学研究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地区对美术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小学美术教师地位偏低。
3.非专业美术教师自我更新发展的意识不强。
在农村地区,很多非专业的美术教师并没有将美术作为自己的正式职业,在美术方面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意识并不强烈,大多数没有长远规划,有的即使制定了规划,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表现在,非专业美术教师现有的美术知识主要来源于自己日常的积累,本身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也缺乏主动受教育的意识;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主要依靠外部力量被动获取,新课程思想观念、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知识较为欠缺,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足,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素质还有待提升。
4.非专业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渠道较窄,缺少深造平台。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基本不组织美术教师的职业培训活动,只有教育检查的时候,需要美术教师准备一些公开课。大多数非专业出生的美术教师都是采用“十年如一日”的教法,缺乏课程创新意识,也没有在从业后接受过美术专业的在职培训,对教学方法没有深入的认识。部分非专业的美术教师想要深造,也仅仅是通过自身去联系培训机构,由于教师任务的繁重,后续也很少有时间参加在职培训和其他类型的专业深造活动。
三、推动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提升农村非专业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提升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农村小学非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最先要解决的理应是提升自己的业务文化素质。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美术专业绘画能力和自身的美术知识素养,通过进修提升自己的专业学历,懂得美术和教学,重视美术课程的作用,担负起对农村孩子们的美育责任。其次,提升教师的美术教学能力。通过了解农村小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习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改变美术遗世独立和高高在上的尴尬状态,让美术走近生活,走近课堂,走进小学生的心里,带领孩子们动手动脑、发挥想象,增强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围绕美术主体,运用和依靠科学知识和文化积淀进行美术教育,在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给农村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美术教育体验。
2.重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1)不断改进自身教学。
就美术教师而言,如若在美术教学的同时也一并开展美术研究,对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将大有裨益,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改进自身教学。首先,对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所使用的教材即将教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自身已经具备的教学手段和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和综合运用,力求在美术课堂中将这些因素完美结合,构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之中寻求美术教学行为和模式的创新。其次,教师的教学活动还要紧紧围绕学生,深入研究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注重个体差异,并以此作为教学改进和创新的主要依据,让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正面价值。最后,注重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大胆进行美术教学创新。
例如,在一年级的美术设计课《用春天的色彩装扮自己》中,教师可以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们探讨春天的色彩和日常的装扮习惯,引导学生联想、思考和自主发言。然后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织装扮比赛,选择组长总结发言,阐明小组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最后,教师总结每个组的装扮亮点,并将其上升到美学高度,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美化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样的尝试,加强了美术在生活之中的实际运用,让美术的意义和价值深入人心,同时也增加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展现,构建美学意识。
(2)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教师所面临的责任更重,作为在专业技能和教学知识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专业教师的非专业美术教师而言,更应该把握机会,自觉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美术教研活动,从而达到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实现专业成长的目的。
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必须深化对新课标理念和要求的全面理解,重视美术教学研讨和交流。利用好学校的公开课机会,融入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和最新的美术教学理念,并邀请学校领导、教研员、学生和家长同志们共同参与研讨,听取各方意见,促使非专业美术教师明确教学存在问题和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找到适用的改进方法,突破瓶颈。
二是学校组织该校所有的美术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加速专业与非专业美术教师之间的借鉴与交流。学校要利用好可用资源,为校内美术教师的交流与发展创造机会,主张开放与合作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各个美术教师共同设计个性化的课程,进行集体备课和创新,让教师们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交流学习。
(3)开发构建针对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
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除了依靠自身和学校内部资源以外,还需要通过系统的在职化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素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非专业美术教师在专业和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非专业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报考第二学历,为自己开通进修美术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通道。其次,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城乡地区和国内外的美术教育现状和最新方法,并借鉴一些成功的美术教学案例,与周围可接触到的美术教师群体进行深入交流。最后,加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将美术课堂与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艺术实践和其他可利用资源进行结合,让美术教学更加符合地区特征和学生成长需求,从而强化自身的美术教学实践能力。结合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改变传统的重教学、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将美术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审美意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掘乡土素材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和实践意义的校本课程,推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4)拓宽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渠道,注重师资培养。
第一,引进高效师资培养方式,加强非专业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就师范类高校而言,应针对农村地区非专业的美术教师队伍,制定其入学深造的优惠政策,为这类教师群体开辟新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第二,加强各个地区之间小学美术教师的交流共学。城乡发展差距大,教育差距也大。因此,要利用好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定期组织农村与城市的小学美术教师交流学习活动,并建立完善的城乡美术教师交流体制。鼓励城市优秀的小学美术教师到农村为当地非专业的美术教师们进行授课,定期组织农村非专业美术教师到城市优秀的学校进行进修,保证农村教师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并为此设立专项资金,保障专款专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一起研究美术教育课题,拓宽了农村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深造道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述,我们要转变观念,引导农村地区重视小学美术课程,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地位,并通过引导、支持等方式,拓宽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积极打造城乡教师、专业与非专业美术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取长补短,共学共进。农村小学非专业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教师们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助力于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缩小城乡美术教育差距,为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