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第一学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8-02-24韩蓓蓓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出题学段运算

韩蓓蓓 黄 甲

(1.延安育才学校 陕西延安 716000;2.延安长庆七中 陕西延安 716000)

新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但要求学生会计算,还要求学生理解算理,并且要能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践探索中提高第一学段学生计算的能力主要在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两大块,把这两块分成了三部分,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我们叫它计算三字经:一是趣,二是理,三是练。下面我具体谈谈我们在这三点上的一些做法。

一、趣

趣就是兴趣、乐趣。一提到计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枯燥、机械、重复的做题。好像和兴趣联系不起来。但是我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都没有兴趣,更别谈乐趣了。孩子的计算能力怎么能提高,即使强迫孩子练习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孩子对数学也是没有爱可言。

通过我们的探索实践发现,在第一学段的计算课中,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关联的一组情景,再将这些情景串起来,形成“情景串”。让情景串承担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能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计算课变得鲜活起来,不仅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极大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增添一些乐趣,激发学生一些兴趣,无疑是很好的。

二、理

在新课程标准中,更强调算理的理解。但在教学中,常常还存在重算法,轻算理这种急功近利现象。这样貌似孩子会算了,但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算,孩子只会照猫画虎,但思维并没有发展,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落实和提高。所以在算理这方面我主要强调的就是理法融通、理法并重。

比如这节除法竖式课,除法竖式为什么要写成这样,而不像加减乘那样,用除法的意义平均分,把平均分的过程和除法竖式写的过程相互结合起来,既直观又形象,把算法与算理沟通的淋漓尽致。同时又对45÷3=15的除法竖式写法直观解释,彻底让学生了解了为什么两步写,而不是一步写完。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让学生彻底明白了算法背后的道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练

关于练,我们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每日五道题,化错引导,外延教学,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每日五道题

我们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计算能力培养方法,即每日五道计算题。

根据人的遗忘规律,我们知道在学习一种新的知识之后,人们会遗忘,而且遗忘是先快后慢。因此不断地复习可以大大减少遗忘。因此每日坚持做五道计算题,对于小学生巩固运算方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同时我在学生中也做了充分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每天五道题学生所用的时间也就是10分钟左右。所以不会与减轻学生负担这一大的理念相违背具体做法:(1)出题方式:师生共同出题。要会做题,更要会出题,因为出题,更能彰显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我的每日五道题出题方式有两个阶段。在老师出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尝试由学生轮流出题,为了确保出题质量,刚开始学生出题必须由教师审核和指导,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出题。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了使每日五道题更加规范,学生出题时,要求写清楚出题人是谁。

(2)出题原则:新知不出,旧知轮换。每天五道计算题的题目出哪些内容呢?我坚持的原则是:正在学习的内容不出,学过的内容轮换着出。这样的意图就是,学生正在学习的计算内容,无论是练习册还是课本都有好多题目在练习,因此可以先不进行练习。而学到下一单元时,这些计算就到了继续加强复习的时候了,所以这时候再出关于这些计算的练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指定出题方向,学生自主出题。在出题时,题目类型尽量多样化,训练到不同的知识点。

(3)作业批阅:师生共同批阅。每日五道题,虽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也不计入学校作业考核的范围,但作为一种经过数年探索出来的方法,我们一直在坚持。在作业批阅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我们的批阅标准有两条:一是正确性,采用百分制,每道题目20分,共100分。二是整洁性,采用A、B、C等级制。在批阅作业上也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自己批阅。我们在批阅作业时,要求极其严格,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对作业的两条标准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批阅作业就要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学生批阅。在这一阶段,开始由小组长批阅,并且指导其他学生改错。然后逐渐放手小组成员轮流批阅,并指导其他学生改错。由于学生要批阅作业,因此他对每天的五道题作业非常重视,不但会做,而且还会发现别的同学的错误,并给予指导。

2.化错引导

化错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提出来的一种很好的教育思想,因此,在面对孩子计算出错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的帮助孩子找出出错的原因,然后正确引导。华老师说错有三个阶段或境界:一是错就是错,温暖的“容”错;二是错不是错,智慧的“融”;错还是错,自豪的“荣”。因此,对待学生的错误,先要让学生“容”即容纳,接受错误。这需要教师创造学生容纳、接受错误的条件,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学生的错误。其次是让学生“融”即融化,融合错误。这需要教师的智慧的分析错误原因合理引导,让学生让错误变成学知识生长的资源和沃土。最后,让学生“荣”,即自豪的地说:我错过,但我成长了。

3.外延教学

这一点就是建议我们老师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不要今天学乘法,所有的题目都是除法,适当的出一两道加法、减法或乘法的题目。这样就让孩子学会了判断,不是今天学什么,做题的时候不加思考全用什么。

总之,计算教学要在“趣”上做文章,“理”上下功夫,“练”上出效果,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第一学段的计算课的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学生的计算能力会逐步提高,在第二学段的学习也会轻松,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出题学段运算
民生实事 请人大代表“出题”“阅卷”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有趣的运算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我只出题,不管证明
棉和绵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