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教学的碰撞
——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
2018-02-2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温儒敏先生也反复强调阅读与语文学习的重要关系,没有阅读的语文学习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高考的阅读篇目和篇幅逐渐增加正是印证了这个趋势,高中语文课本的必修和选修部分也选择了很多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经典作品,目的也是在于用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眼界,提高语文修养和各方面的感知能力。但是,由于很多作品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甚远,价值观和时代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教师若强行灌输只会事倍功半,而用阅读引导教学,设置情境,让阅读与教学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便成了当下阅读教学的重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这篇课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角度有很大的不同。高一学生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其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情感比较丰富,并且他们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课堂应该着重体现其主体作用,但新闻本身时间距离较远,在整体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而且新闻本身又突破了新闻稿的“零度”写作原则,题目也非常具有新意,难度很大。学生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嘻嘻哈哈,没有什么感觉。面对这种情况,我考虑从阅读的角度来引领课堂,丰富课堂内容,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理解文章内容。
一、课前背景资料阅读,引入教学情境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而阅读正是建立知识与感官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学生自主寻找一些相关阅读素材,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扩大知识面并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阅读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力图设置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入作品的相关时代环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己分小组收集有关二战的相关资料,并开了两本基本阅读书目(推荐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二战部分,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鼓励学生课前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通过课前导学资料和多媒体展示,让全班学生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使学生对曾经的二战和奥斯维辛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学生在这个情景设置下,慢慢地感受到了二战的氛围,感受到了奥斯维辛的悲惨,课前轻松的氛围慢慢地严肃起来,基本的课堂情境设置就完成了。
二、课堂情境阅读,深入品读文本
作为课堂的主导,我带领大家阅读一位波兰诗人的诗歌《我的故乡》引入课文,“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维辛。”诗作语言简单却非常有内涵和力量,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法西斯的残酷,我在梳理作品内容结构的时候,引入了两个相关的情境材料。一个是百度文库中的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调研整理》,引领学生阅读材料的同时,突出介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水滴馆。通过图片和语言,让学生了解了在那里每隔12秒,一颗水珠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而后熄灭,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消亡。当年大屠杀的6个星期中有30多万同胞遇难,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到耳边水滴不停地滴落,去感受一个个生命在身边消逝,那是一种折磨,一种摧残,感受到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这时他们都特别想捂起耳朵,想喊“够了”。这时人们只想逃离,走出馆外,重新呼吸这新鲜自由的空气,才真正感到自由真好,和平真好。二是推荐大家观看影片《辛德勒名单》,作为一部黑白电影,中间唯一一个彩色的镜头就是那个穿红衣的小姑娘,当老师说到小姑娘最后的命运时,很多学生都流下了眼泪,完全进入了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之中,对于课文中参观者的感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教到到这里,还需要介绍奥斯维辛吗,这个地方的可怕、残忍与血腥,学生们都在参观者的眼中感受到了,在文字中感同身受。每一个情境都从最真实的角度展现出一个最让人震撼的奥斯维辛。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入对课文核心的理解问题,就是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什么?作为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稿,能够获得1960年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能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吗?它当然是有新闻的,而且是一个别人都没有发现的惊天大新闻,所以在对中心引导的时候,教师又加入了阅读设计——圆明园的过去与现在(推荐阅读材料 《雨果怒斥火烧圆明园》《圆明园的毁灭》)。教师引导,自己曾经在几年前到过圆明园,那里也是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游人如织,欢声笑语,和一个普通的公园已经没有了区别。历史在这里快要被遗忘,而遗忘又意味着什么呢?学生的思路很开阔,很有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明确了可以认为奥斯维辛的现状对后来的人们来说,对于历史来说,就是一种新闻。在一个本该让人恐惧、哀伤,铭记历史的地方,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到处“绿树成阴,阳光明媚”,忘记就会将曾经的历史冲淡,失去了警惕就会担心历史将会重演。大家认可这就是罗森塔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3年之后写下这篇经典之作的原因。他从人类心灵的视角打开了人们对奥斯威辛的反思之门,拷问着人类的良知,提醒人们历史不可忘记。
三、温故而知新,课堂余味悠长
课堂最后教师提问:“其实,在课文里作者就说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就是因为他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联系学过的文本回顾《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学生自然得出结论: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人们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悲伤与痛苦的时候总喜欢用文字来抒发情感,所以中国有个成语叫“长歌当哭”。学生纷纷点头认可,课堂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研究和探讨结束之后,我又向学生推荐了两部作品(约翰·拉贝的《拉贝日记》和杰里·史宾尼利的《别问我是谁》),巩固课堂,学在课内,用在课外,内外兼读。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当学生在课堂的引领下真正进入阅读之中,才能在文字中穿梭千年,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鸿沟,真正地懂得文字,使用文字,语文才能不仅仅是一门课,更是学问,更为人生。当一切文字都成为课堂上可看可听可触的情感,语文教学也必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