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比较 深化阅读
——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为例
2018-02-24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篇杂记作于宋元丰二年,有着苏轼散文的鲜明烙印——信笔挥洒、姿态横生。这篇文章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也正因为散,学生在理解本文时很困难,预习两遍之后仍摸不着头脑。如何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苏文的行文风格,最关键的在于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教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能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触摸文字,把握文字背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为此,在备课时,我反复思索,寻找突破口,在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言的基础上设计了三重比较阅读,以言带文,意欲借助比较,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比较,有鉴别有理解有提高,像竹笋一样去层层剥箨,最后直击精髓。
一重比较:此记不同寻常记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从此入手,温故知新,学生回顾此前学过的记文,《岳阳楼记》《小石谭记》《游褒禅山记》《醉翁亭记》这些学生熟读成诵的记文均是山水游记,与此《偃竹记》一对比,学生立即感受到本文非山水游记类。再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借助注释,明白这篇文章的题目缘于一幅文与可在洋州时送给苏轼的画,是一篇绘画题记。
作为一篇绘画题记,大多要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画经历,总之,不外以鉴赏、考订为主要内容。而苏轼这篇文章,却不是一般的绘画题记,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是对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绘画题记的常规写法,摆脱传统绘画题记在内容上的束缚,信笔挥洒,更便于抒发触动他心扉的追怀、悼念之情。
此记非比寻常记,第一重比较,学生走近苏文,触摸文字之形,初步感知苏文的信笔挥洒。
二重比较:因声求气,同中求异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感知到文章的情感意脉是作者对文与可的追怀、悼念之情,以及二人之间的亲厚无间之情,再提要钩玄,梳理出文章的内容,情感意脉是如何有机地串起画论、心得、诗文、典故、拒画、戏笑这些内容的,还得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反复品读,方才能体会本文的说理和叙事是如何为抒情服务的。
基于此,我设计了三组比较阅读,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胸”“得”“失”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其背后传达的意蕴: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设计这一重比较意在让学生深入文本,因声求气,比较阅读,体会同字在不同的情境中同义或不同义,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横向比较,学会思考,认真体会情境,苏轼为何会睹物思人,废卷而哭失声?在这三组对比阅读中,学生感知到二人之间不仅是亲戚,文与可同时还是苏轼的老师、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苏轼在文中说胸有成竹的画论“与可教予如此”,子由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画画的意蕴,明白文与可借画竹所寄托的深意,而自己不仅领会其意,更学会了他的画画方法,即画画时当成竹于胸,并且快速地抓住灵感。这样一来学生在品读中就感受到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的亦师亦友亦兄的亲厚情感。
“失”字在两处情境中均是忍不住的意思,一失笑喷饭满案,一废卷痛哭失声,一现实之景与信中之言惊人巧合,失笑喷饭,彰显二人情趣相投,亲厚无间,开得起玩笑,故写得诙谐幽默;一情真意切,在文与可去世半年之后的七月七日,曝晒书画之时,这幅画使得作者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再也无法控制隐藏在内心的情感,使那一直试图压抑的痛一下子喷薄而发,放声痛哭。一谐一庄,一乐一悲,这些戏笑之言不仅没有冲淡后文的悲伤,反而增添了痛的分量,乐得醉人,悲得痛心。
因声求气,求异或同,使得学生的阅读慢慢走入深处,沉浸到文字中去,体会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亦师亦友亦兄的情感,感受到苏文的姿态横生之魅力,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三重比较:为画为文为人,意脉竹连
作者以绘画题记为名,却打破了常规,摆脱了传统绘画题记的束缚,信笔挥洒抒写了对表兄文与可的追怀、悼念之情,亲密无间之情,而文中所提及的有车过腹痛之语的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又是怎样的写法呢?我在导学案上印发了《祀故太尉桥玄文》的原文与译文,与本文进行写法上的比较。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在疏通文言、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再进行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同是表示追怀之情、亲密无间之情,却写法殊异。
这一重比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同中求异,比较之后发现了如下几处不同:
曹公的祀文中饱含溢美之词,对桥玄的的人品给予了高度赞扬,更多地是对桥玄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士为知己者死的真诚,记下车过腹痛的戏笑之言,在桥公死后,致送祭品,以寄哀情。
而苏文是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挥笔洋洋洒洒记下了与文与可之间的过往,不按时间顺序,也不细加斟酌,以二人共同的爱好画竹为线,串起了二人之间过往的珍贵记忆,写画竹的理论,写文与可拒画,写二人之间的戏笑之间,重要突出二人之间亦师亦友亦兄的情感,更意在突显文与可在画画上的突出贡献和杰出成就,胸有成竹,神似重于形似,在为官上的清贫廉洁,为人上的狂放随意。为兄的情感放在其次,重在让读者知道文与可在为画为文为人上的非同一般。文章看似信笔挥洒,其实全都紧紧扣住了画竹二字,全都体现了二人之间志同道合的友情,前面的说理,中间的叙事为后面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后面的情感的勃发显得水到渠成,而这种情至笔随也似苏轼在画竹时抓住了灵感,振笔直遂,如行云流水,疏然几笔,跃于纸上,看似随意,其实章法严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三重比较,层层深入,由表及里,从文体到文字到写法,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慢慢走向深处。在其中他们也体会了思维的乐趣,收获了有效阅读之法。阅读教学,如果能有效运用比较法,教师坚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收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能向多层次、多侧面纵深发展,他们思考问题角度就会变宽,也能提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新颖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灵活而具创造性,开阔而具深刻性,他们的语文素养会得以全面提高,而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