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敲情真意切的演讲语言 提升逻辑思维的批判品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教学评述

2018-02-24

学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悼词恩格斯贡献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把眼前的学生看做甘愿屈从于满堂灌的乖孩子,而应该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沟通和交流。在课下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脑洞大开,可是到了课堂上就一片死寂。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这不是学生缺乏思考,而是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余党绪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表达”和“思维”具有可分析性、可整合性与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表达和思维,可教、可学、可练、可生产、可检测。这些特性,恰恰是教学最应该关注和着力的。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我选择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语言艺术性极强、思想极为丰富的文章,做一次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尝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这一课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把精读课所得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扩展到自读课上,使学生思维在自我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为了学好这一课,我提前布置了两个预习,一是一篇小写作,题目是:假如你是一名小记者,参加了马克思的葬礼,聆听了恩格斯的讲话,请写一篇新闻小报道。通过学生的写作,想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程度,能否准确把握基本信息。二是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不明白的、有质疑的问题写下来汇总好,提前交给我,我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筛选,在课堂上讨论、解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集情与理于一体的演讲辞,同时又是一篇特殊的演讲辞——悼词。本节课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感悟情真意切的演讲语言,同时在探讨中提升学生的思辨品质。

一、推敲语言,体会真情实感

在课前整理、筛选学生提问时,我发现学生对感性的语言关注较多,于是,我挑出了几个有效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列举两例:

提问1、为什么恩格斯要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为什么不用 “停止心跳了”、“停止呼吸了”、“因病逝世了”这样的词语?

生1:其他的词语太普通了,没有新意。

师:为什么“停止思想了”就有新意?

生2:我觉得这不叫新意,这是用词贴切,因为恩格斯将马克思称作“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那思想家去世了,当然写“停止思想了”。

生3:我觉得恩格斯还想告诉世人,马克思一直到去世都在思考,生命不止,思考不止,表现出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

师:很好,根据这句话我们能不能进行一个小小的模仿训练,对不同身份的人去世怎么说?

生4:当代最伟大的摄影家停止了快门。

生5:当代最伟大的画家放下了画笔。

生6:当代最伟大的雕塑家停止了雕刻。

师:通过这句话,我们看到了语言的生动、准确、富有情感。

提问2、为什么在悼词开头关于马克思的逝世时间那么详细?

生:因为马克思是伟大的人,如果是普通人,就不一定这么详细了。

师:你的生日记得吗?

生:当然记得。

师:具体出生的时间清楚吗?几时几分?甚至几秒?

生:嗯,我知道,我妈妈告诉过我。

师:为什么你的出生时间,你的妈妈记得这么详细?

生:我是她的孩子,我的出生对她意义重大,她肯定要记住这一时刻。哦,我知道了,马克思对恩格斯很重要,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来说也是意义重大,所以他一定会记得这么详细。

师:是的,一个人,无论伟大或平凡,他的出生和去世对他身边的亲朋好友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情谊深重啊!这句看上去由冷冰冰的数字组成的一句话饱含了恩格斯无限的哀痛啊!

以上的两个问题是具有代表性的,由学生自主提出,老师引导解决问题。看似很普通的两句话,有的学生可能都没有关注到,也有的学生看到了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可琢磨的。可是这两句话恰恰让我们看到了恩格斯的情真意切,两个有着近40年革命友谊的朋友从此阴阳相隔,哀痛、惋惜、遗憾、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本篇悼词区别于一般悼词,文字中除了流露深厚的情怀外,还有理性的评价。如果说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感性的语言的把握容易上手,那么在理性的文字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就相对薄弱些。于是我的教学难点放在了本文的主体部分。

二、分析结构,提升逻辑思维

本篇悼词主体部分以议论性文字为主,在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时,结构的梳理很关键,恩格斯严密的逻辑性也体现在此。

我让学生在2-7段主体部分中,找一些逻辑性的语言,我先做了个提示,如第3段:“正像……一样”、“发现了”。学生很快找出:

第4段:不仅如此、还发现了

第5段:即使……也、但是……甚至……都、而且

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这些是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特点,其实它也是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能够用最少得词翻译出最准确地话,不让人误会,不拖延,这就是好的商务英语翻译员。其次也要适当地了解有关商务中的礼仪,这也是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的一部分,因为在一些商务谈判的会议中,翻译员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形象,更是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商务礼仪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通过这些逻辑性的语言,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讲述马克思的诸多贡献的语句,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接着,我再让学生阅读第2段,找到对马克思贡献的概况语句——“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马克思主要对两个方面有贡献,一是无产阶级,二是历史科学。

师:这叫概况,那么接下来3至7段写什么?

生:分别阐述这两个方面的贡献。

师:如果是让你接下去写,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生:当然是一个一个写,先写对无产阶级的贡献,再写对历史科学的贡献。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么想的?

生齐说:是

师:那恩格斯的思路出现错误了呀!

有学生笑了,还有的小声说:“恩格斯怎么会犯错误?”

思维定势让他们笑了,但凡说作者错了,或者课文内容能不能删去,某个词能不能换掉等问题,学生通常不假思索的回答 “不会错”“不能删”“当然不能换”,他们很少去思考“错了”“能删”“能换”后结果是怎样的。

这时我沉默了几秒,我的沉默让学生意识到这不是玩笑话,他们开始再次关注课文内容,议论开始了,他们发现了恩格斯先写了历史科学方面的贡献,然后再写革命家的贡献。从学生疑惑不解的表情中看出,有的学生真的开始怀疑恩格斯错了,看到时机成熟,我开始用提问进行引导。

师:在第2段概括中先写无产阶级,后写历史科学,这个顺序说明什么?

生:说明对无产阶级的贡献相对是主要的。

师:那后面变化了顺序是不是说明历史科学相对重要呢?

生:不是,刚刚我们在找逻辑关键词时,第6段开头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第7段开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说明历史科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作为革命家的贡献。

师:那说明后面的阐述和前面的概况没有矛盾,是不是?好,这是前提,前提一致是关键。刚刚有学生讲到了我们先前让大家找的逻辑性语言,不仅让大家感受到恩格斯议论的严密性,还能从中看到什么样的逻辑顺序?

生:递进

师,很好,如果是递进顺序,就好解释了,递进一般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那么关于这部分是怎样的递进?

生:从次到主,我知道了,前面的概况和后面的阐述可以独立来看,概况的时候可以先讲主要的,再讲次要的。阐述的时候可以按照从次到主递进的顺序。

生:我也明白了,恩格斯说“一生中能有这样的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说明马克思关于历史科学的贡献已经很了不起了,表达了恩格斯的敬仰之情。后面他又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不禁让人追问,那主要的是什么?引出后面的对无产阶级的贡献。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也很赞同,我想大家也应该理解了这部分的思路,同时我还要补充一点,在说历史科学贡献时,作者用了“发现”这个词语,而说到革命家贡献时,作者用了“参加”这个词语,说明前者理论较多,后者实践较多,理论指导实践,所以恩格斯要先说历史科学,再说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

本课教学下来,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灵动,他们可以从老师的话语中搜索有效信息,从启发中发散思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批判性思维是革除语文教育痼疾的有效良方。

本次教学也有很多不足,例如引导学生对本文情与理的分析上融合不充分;没有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迁移训练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批”是分析,“判”是判断,这种思维是分析、论证、判断的过程,它不是挑人毛病,也不是否定,是一种理性、反思性的思维。相信经过专业的研究和反复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余党绪、张广录:《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学林出版社2017年。

[2]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李镇西:《〈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课堂实录》,成都石室中学1998年5月。

猜你喜欢

悼词恩格斯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国学大师笑谈身后事
2020: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人大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你想写一写自己的悼词
人生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