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

2018-02-24

新课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个性化阅读教学

王 珏

(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随着新课改对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重视,真正发挥小学生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为此,本文探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自选材料,提高阅读的自我选择性及阅读积极性

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爱好,所以其阅读兴趣的类型、领域等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要重视这一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每位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需求,因为每位学生的爱好、兴趣及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要顺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材料选择方面要多样化,不做统一规定,教师在提供丰富阅读内容的同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展开阅读,实现个性化的阅读的。比如,女孩相对会喜欢情感性的、故事性的阅读内容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故事》,而男孩则可能会喜欢诸如军事、动作类、阳刚性类型的文章等,如《大闹天宫》《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小老鼠亚力山大》等。所以,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时,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将会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阅读材料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童真、童心、童趣来取舍阅读内容,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养成个性化的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式学习,则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对某一问题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回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对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的解读,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对于学生的不同理解,教师不要轻易进行否定的回答,多尊重学生的意见,多用一些“尺子”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各抒己见的机会,使其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敢于创新、标新立异,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在常规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都是以教师对文章的讲解为主,学生以听解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种模式可以使得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的视野受到限制,是想象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受到局限,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既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的大讨论,大胆发表不同看法,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及个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自我阅读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其通过自我阅读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并真正获得阅读体验及阅读的乐趣和阅读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为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个性化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