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丧葬习俗调查研究
2018-02-24孙立新
孙立新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以西,县内的九嵕山是咸阳(九嵕山之南是为阳,渭河之北亦为阳)之所以得名的重要标志,一代盛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昭陵就座落在九嵕山上。礼泉夏商属雍州,周为京畿之地,秦置谷口县,西汉设谷口邑,东汉并入池阳县,南北朝时改称宁夷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因境内有泉,味甘如醴,且泉旁有醴泉宫,因而改名为醴泉县;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改“醴泉县”为“礼泉县”。礼泉在108°17'40''~108°41'46''E、34 °20'51''~34°50'02''N,2016年户籍人口45万。
2018年2月17日(戊戌年正月初二日),位于礼泉县城关镇新时社区小陈北村的一位朋友的母亲去世,笔者于19日前往吊唁,对当地丧葬习俗产生了极大的调查研究兴趣,又于23—24日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下对这次调查到的丧葬习俗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研究,主要是比较研究。
1 老人倒头以后的习俗
1.1 倒头以及“倒头纸”“倒头饭”
倒头就是咽气,关中很多地方都叫作“断气”。礼泉老人倒头以后亦如关中很多地方那样要烧“倒头纸”(有制钱图案的冥钞;当地叫作‘麻钱纸’,当地把旧时的制钱亦如关中许多地方那样叫作‘麻钱’),要做“倒头饭”,要把“倒头饭”和点燃了的“长明灯”放在停尸床的小头(老人的脚底下)。当地的“倒头饭”是在碗里放三条煮熟的面条,碗上放两根香,香在丧葬习俗中特指已故老人用的“筷子”。[1-2]当地的“倒头饭”跟西安一带的“倒头饭”所用食材不同,如西安市鄠邑区民间所用食材是小米或大米干饭,做“倒头饭”叫做“熬倒头饭”,要在七根半截筷子上插面酵子,把这七根半截筷子插在盛放“倒头饭”的碗里,跟棺材里的“北斗七星(取义为吉星高照)”板相互照应。所以,鄠邑民间忌讳过生日时吃米饭是对死亡的忌讳,[3]296-307礼泉民间没有这个忌讳。
1.2 望门纸等
当地老人倒头以后在门的上框贴的望门纸是普通白纸,而不是纸钱,上面写着“即日成服”,望门纸左边剪了一条接近门上框的线,剪开部分有一指头宽。门框的上边挂着白纸糊的两串(每串5只)内径十二三厘米的灯笼,这种用于丧葬习俗的灯笼,当地叫做“长钱灯”,是希望老人到了阴间有很多钱可以花,跟纸扎里的金山、银山、“长钱纸”等取义是一致的。
大门外边的门扇左右各贴着三张边长大约50厘米的正方形白纸,这三张白纸紧挨着呈菱形贴着。据调查,当地有的家庭在办丧事的时候在上边写着“丧尽其礼”四个字。
1.3 讣告
门右边墙壁上贴着讣告,当地的讣告跟关中许多地方的格式差不多,而写法有所不同,也是竖着写的。抄录如下,特将竖着写的予以横排,请分别参阅《关中民俗》[1]77、孙立新、张明堂[4]、杜放[5]的相关描述。
讣告
不孝男某某、某某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悲痛欲绝,沉痛哀告:慈母因病,经儿女家人全力救治,医治无效,于二〇一八年古历正月初二中午十二点二十分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一岁,在家内寝。慈母离世,儿女悲痛万分。眼望着生他、养她为他们的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含辛茹苦、费尽毕生心血的母亲大人,只有……只有空着的一双手却一无所有,儿女泪如泉涌,心似油煎,停柩在堂。定于二〇一八年古历正月初九日凌晨四点亲视含殓,于正月初九日上午巳时赴坟茔,扶柩于村西北公墓安葬。
乾山巽向,穴深七尺二寸为度。恳望左邻右舍、生前友好:奠仪勿劳。
泣血稽首
叩拜
公元二〇一八年古历正月初二日
1.4 孝服
礼泉的孝服跟我们所见到的关中西部凤翔、中部渭河南西安一带、渭河北三原等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礼泉以新故老人(以下均称作“老人”)的儿女以及孙辈(里外孙儿、孙女)为重孝子;不像西安一带未出嫁的女儿是重孝子,出了嫁的女儿不是重孝子。礼泉重孝子都要穿孝袍,一绺50厘米宽、跟棺材(当地把棺材叫做“材木”或“材”)一样长的麻布在孝子头部用白条布扎成头巾的样子,其余部分吊在脑后直达地面,因为麻布比棉布要重得多,所以,重孝子服丧之重就体现在这个方面;笔者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韩城大池埝一带调查期间发现当地某新故老人过“三七”,其女儿和媳妇(重孝子)由坟地哭着回家,胸前戴着饰以麻丝的竹筐,那竹筐大约长2尺、宽1尺。礼泉老人的长子也不像三原等地那样要戴“疙瘩帽子”。老人的女婿头上戴的孝当地叫做“大头孝帽”(俗称“羊尾巴”),是把一片白布缝成帽子,帽子顶端是一条线,顶端的两个角很突出,跟三原等地的孝帽不同;加之穿上孝袍,在当地丧葬习俗里就是老人的女婿(包括侄女婿、孙女婿)的标志。老人的侄子、侄媳、外甥、外甥媳妇、侄孙等亲属的孝服跟老人的儿女、里外孙辈的不同在于孝布是棉织的。老人的孙辈、曾孙辈戴的都是“花孝”,一般亦如关中中西部地区一样,在头部的白布上缝上红布或红纱。“花孝”的含义是,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去世,在孙辈或曾孙辈来说属于“喜丧”。如关中东部韩城等地孙辈穿红色孝服、曾孙辈穿紫色孝服;有的地方是孙辈穿淡红色孝服、曾孙辈穿大红色孝服。
礼泉丧葬习俗的传统也穿白鞋,把白布鞔(“鞔”字读如“瞒”,是“覆盖着缝缀”的意思;《广韵》母官切:“鞔,鞔鞋履。”《一切经音义》引《仓颉篇》:“鞔,覆也。”)在布鞋上就是孝鞋。礼泉民间鞔孝鞋是在鞋子上直接鞔完,不像西安、三原一带那样,若一位老人去世而另外一位老人健在,鞔孝鞋的时候不能把鞋子鞔完,必须留一部分。因为现代社会上穿布鞋的人极少了,鞔孝鞋早已淡出了丧葬习俗,但是,我们调查期间见到有穿着白色网球鞋的孝子;关中其他地方亦然。当地传统习俗讲究男孝子从穿上孝鞋的那一刻开始到埋葬老人以前,必须把孝鞋靸着,以示极其哀痛,因为靸着孝鞋可以避免走路过快。关中民间传统,女孝子不靸孝鞋,这是因为古代女性缠足后导致成为“三寸金莲”,靸鞋走路很不安全。
1.5 重视人情
关中是周文化的中心,儒家宗师孔子所谓的“吾从周”,是对周文化最充分的肯定。“仁”是周文化里思想道德文化中第一位的东西,基于此,戴孝在老人的亲属来说是义不容辞的。我们在调查期间有一个很深切的感受:礼泉民间很重视人情。当地讲究有了丧事,一个家族里所有的人都要戴孝。这是重视人情的表现之一。所有帮忙的(当地以及渭北许多地方叫作“执客”,西安一带叫作“执事”,三原、华阴等处叫作“祥风”)男性包括大总管都要戴大头孝帽,而不穿孝袍,以区别于孝子中的女婿;帮忙的女性“执客”则是在头上勒白布。当地讲究“执客”和“抬埋的”必须是外姓已婚的男性,“抬埋的”在进入抬埋工作期间也要戴大头孝帽;按照笔者家乡的风俗,“执事”中比老人辈分高的人是没有任何戴孝标志的,而礼泉民间即使比老人辈分高的人也戴孝,这是因为当地民间有“亡者为大”的理念。这是重视人情的表现之二。当地前往吊唁的朋友(关中民间叫作“朋亲”)在进入丧棚之前都要戴上准备好的纸质白花(也是“孝”)方可进入,也就是说,没有“孝”的标志是不可以进入丧棚吊唁的。当地吹鼓手(关中民间叫作“乐人”)也要戴纸质白花;笔者家乡在20世纪60年代及其以前,“乐人”进入丧棚,丧家随即送给每人一绺白纱布缠在头上,比一般孝子用的白纱布要窄些,后来这种习俗淡出了。这是重视人情的表现之三。
1.6 “请饭”
老人入土为安的前两天晚上要宴请“执客”,当地俗称“请饭”;这天晚上要约定抬埋的,于翌日早饭时宴请抬埋的,亦称作“请饭”。“请饭”期间,男女孝子要向被请者行跪拜礼。
2 “请魂”和祭奠等习俗
2.1 “请魂”
埋葬老人的前一天,关中民间的孝子、执客等步入最繁忙的时期;是日,吹鼓手(俗称乐人)要进入丧家。
礼泉一带有埋葬老人的前一天午饭后“请魂”的习俗,“请魂”也叫作“请三代”,是男女孝子到墓地去请家族中老人的祖辈、父辈、平辈的亲人回到丧家。“请魂”的取义主要有:其一,明天以后,家族的阴间多了一位亲人,希望如他们生前在一起那样和睦相处;其二,希望已故的家族三代人跟老人一起享受祭品。“请魂”回到家里后,在老人灵牌(牌位)左右摆放已故的家族三代人的灵牌,男左女右;凡是已过三年忌日的是红纸写的灵牌,未过三年忌日的是白纸写的灵牌。
2.2 迎接亲朋及祭品
当天下午,孝子、“乐人”、“执客”、司仪等人非常忙碌,重孝子中的儿女常常是彻夜不眠。“请魂”以后的主要仪式是迎接前来祭奠的亲友以及祭品等,而且是对于所有祭奠的亲友都要到离丧家相对比较近的十字路口去迎接。当地下午送达丧家的祭品以老人的娘舅家和女儿家为最重要或最多,其他亲友所送祭品有笔者第一次见到的“高斗架蜡”(1米宽、多半米宽的铁架子上饰以彩色纸扎、两边嵌入蜡烛)、“罐罐纸”、“莲花宝”(纸扎的莲花宝座)、大馍(底部五六十厘米,上边有石榴花瓣)等。老人的娘舅家所送的祭品除了两套“罐罐纸”、“莲花宝”、金银山、摇钱树、宝塔、长钱纸、“摇钱树”、大馍①蓝田民间传统习俗逢亲戚家有红白喜事则送“大馍”(“大”字口语读如“堕”;大馍类似花卷,每个约用2斤麦面)6个,主家回赠3个。若送4个,则回赠1个;也有直接送3个主家不予回赠的。结婚第一年,新婚夫妇给丈人家拜年时还讲究在包子等以外送6个大馍,回赠3个。过去农家在亲戚家过红白喜事时则要蒸大馍,如今市面上的馍店都有大馍出售,但是,大馍的分量不足一斤麦面。西安市未央区等处把“大馍”叫做“礼馍”,也是红白喜事时送给亲戚家的重要礼品,还是新婚第一年送给丈人家的重要礼品。等以外,还要送30斤重的一对红色大蜡烛,晚上祭奠仪式上,要由娘舅家的男子亲自点燃。女儿家所送的“架蜡”比较特殊,其架子比“高斗架蜡”高而宽,“高斗架蜡”上插一对蜡烛,女儿家所送的“架蜡”上插5对蜡烛;还有诸如金童玉女、十位女奉善(十个纸扎姑娘,当地俗信视为阴间服侍老人的“丫鬟”)等,还有如今兴起的纸扎小汽车、电视机、冰箱、沙发、席梦思床等;还有类似于西安一带“九连灯”的纸扎是五个如灯笼一样有缝子的纸连在一起;也有类似于三原等地“莽纸”的纸扎,只是其长度大约150厘米,不是挂在大门外,而是埋葬老人之日要拿到坟地焚化的。因为这位老人是两个女儿,我们所见到的这些女儿应置办的纸扎绝大多数是两套。若老人没有女儿,这些祭品由侄女来置办。
礼仪之邑的礼泉人非常重视人情,而丧事又是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关中民间对待亲友家庭婚丧大事的理念是:婚事要尽量多通知亲朋,丧事要尽量少通知亲朋;还有一旦知道亲友家有丧事要尽可能前去吊唁慰问的理念。我们在调查中得知,许多已经多年没有走动的亲戚都前往吊唁慰问。
2.3 哀杖
礼泉男孝子所拄的哀杖(即哭丧棒,渭北好多地方叫作“纸棍”),是在两根大约1尺5寸的柳木棍上缠上白色(穿戴“花孝”的孙辈和曾孙辈缠红色的)“麻钱纸”而成的,1尺5寸很可能跟母亲生下孩子一般身高为1尺5寸有关,如农村人批评忤逆不孝者常常说:“你妈把你从1尺5寸抓养大容易吗?”丧葬习俗中使用哀杖的意义,主要是表达哀不可支的心情,礼泉哀杖的1尺5寸长也含有对父母养育之恩回报的意蕴。男孝子拄两根哀杖是笔者第一次见到的,关中多数地区的男孝子所拄的哀杖都是一根;所用主料多数是柳木,“柳者,留也”,用柳木作哀杖,是希望老人能够留在世上美好心理的反映。灵堂前男女孝子分列左右,每每把前来祭奠的亲友迎入灵堂,这些亲友向老人行礼的过程中,男女孝子都要回跪拜礼。在回跪拜礼的过程中,男孝子要把两根哀杖拄着;每当祭奠者行礼一毕,男孝子要把两根哀杖平着举过头顶以示致谢。
2.4 “端香”
当地习俗,乡亲们于晚上每人三五元不等到丧家祭奠,称作“端香”,届时买些香蜡等祭奠用品前往,把剩余的钱交给管账的。
2.5 男女孝子祭奠
晚饭后就是隆重的男女孝子祭奠仪式,这种仪式关中各地都有,可以称作“晚祭”;祭奠期间要在叩首以后把白酒缓缓倒在地上,所以,民间叫作“奠酒”。
现在笔者把调查到的祭奠过程记录如下,礼泉晚祭期间的形式有跟其他县区的不同之处,比如鄠邑有下午或埋葬老人之日半上午前男女孝子“迎祭”(也叫作“迎饭”)的仪式(鄠邑民间多数于午时出殡,个别于巳时出殡),就是老人的女儿、外甥(包括外甥女)、侄女可以分别“摆祭”(给老人送“十碗饭”),其他孝子到某十字路口或村外去迎。
晚祭伊始,娘舅家两位男子点燃送来的一对大蜡烛,祭拜,男女孝子回跪拜礼。然后是外甥(包括外甥女、外甥媳妇、外甥女婿;有“舅外甥”和“姨外甥”两个概念,丧葬习俗中,舅外甥所祭拜的是舅父或舅母,姨外甥所祭拜的是姨父或姨母)点燃自己所送的“高斗架蜡”后行跪拜礼,男女孝子回跪拜礼后,将“高斗架蜡”移到早已放在门前的抬棺材的架子附近。然后是女婿(包括侄女婿)祭奠,点燃所送的“架蜡”后再行跪拜,将“架蜡”移到抬棺材的架子附近。
男女孝子向老人灵牌行三叩首礼,平身后移步做饭处向厨师行礼,将厨师做好祭奠用的饭菜等端到灵堂前的祭桌上。这些祭品摆上祭桌期间,由两个孩子(老人的孙辈)接到手中放置在祭桌上。
然后男女孝子到院子里迎接娘舅家的祭品,包括仙鹤、寿瓶、饭菜、水果等,大儿子捧着仙鹤,二儿子捧着寿瓶,其他孝子捧着饭菜、水果等;再到院子里迎接外甥家、女儿家拿来的饭菜、水果等祭品。这些祭品摆上祭桌期间,也由两个孩子(老人的孙辈)接到手中放置在祭桌上。
然后给老人洗脸、梳头、扫炕,由老人的两个媳妇和两个女儿来完成,在这期间,迅速将祭桌上的祭品移得如土炕一样大小;这种习俗也是笔者第一次见到。大媳妇端着脸盆,二媳妇双手捧着毛巾,大女儿捧着梳子,二女儿捧着扫炕用的笤帚。两个媳妇做出在脸盆里把毛巾弄湿的动作,在老人遗像的脸部做出擦拭等动作,然后烧化纸钱,跪拜,哭泣;大女儿在老人遗像的头部做出梳头的动作,然后烧化纸钱,跪拜,哭泣;二女儿用笤帚把炕(祭桌)清扫一遍,然后烧化纸钱,跪拜,哭泣。
然后司仪高喊:“舅家献饭。”娘舅家里老人的侄子、侄媳到灵前行跪拜礼。司仪高喊:“外甥献饭。”外甥、外甥女到灵前行跪拜礼。司仪高喊:“女儿、女婿献饭。”女儿、女婿以及外孙、外孙女到灵前行跪拜礼。礼泉跪拜礼的程式是:鞠躬,下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平身,鞠躬。
晚祭期间,有乐人中善于演唱秦腔者到灵堂演唱传统戏剧中吊孝等内容的;还有社会上专事哭丧者哭丧于灵堂的,这也是笔者第一次见到的。我们了解到,这种哭丧职业进入礼泉当地丧葬事务中已经十多年了。我们见到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一边哭,一边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地演唱着怀念母亲养育之恩的歌曲,催人泪下,非常感人。
当晚有大型歌舞、杂技等表演,以增加葬礼的隆重气氛,也是儿女感恩之心的表达。这是旧时以戏曲形式增加葬礼隆重气氛、表达感恩之心在新时期的翻版。
3 安葬等习俗
3.1 出殡
出殡在关中比较普遍地被叫作“起灵”。起灵之前,男女孝子到十字路口迎接抬埋的,届时执客端着盘,盘内放着给抬埋的赠送的毛巾,还有大头孝帽。抬埋的被迎入灵堂后行礼,礼毕,抬埋的就餐。就餐后,进入丧家屋内。男主孝子(老人的长子)在抬埋的帮助下移动棺材。这时候,司仪高喊:“起灵!孝子行起柩礼!”男孝子下跪,叩首,平身,鞠躬,奏哀乐,移动棺材。男女扫墓的出发;男扫墓的是老人的外甥,女扫墓的是老人的儿媳妇。男女孝子在棺材底部涂抹面酵子,希冀老人的后辈“发(财)”。老人的长子顶纸盆,抬埋的将棺材抬到棺罩内,固定在抬棺材的架子上。棺材抬离堂屋以后,在放置棺材的地方,压一块青石。
3.2 亲友祭奠
祭奠开始,当地的次序,依照实际到场亲戚的情况,依次是男主孝子的舅祖父家、舅家、姑婆(姑祖母)家、姑家、姨家、干亲等,这些亲戚到灵前祭奠(奠酒)。村委会干部致悼词,男主孝子致祭母文,来宾代表致告别礼,男主孝子的舅家代表祭奠,代表所有亲戚、来宾上香,孝子“谢纸”(男孝子将哀杖平着举过头顶致意);男女孝子向舅家等亲友三叩首,然后起立就位,舅家等亲友就位。男女重孝子绕棺柩一周,撤离香案,男孝子前边扯纤,女孝子跟在后边送灵,女婿(大女婿)化纸(烧化纸钱),将大架蜡烧掉。
3.3 棺材向墓地进发
司仪高喊“起灵”后,抬埋的将棺材架子下边的车轮(架子车轮子)安好,棺材跟随乐队向前移动。改革开放后不久,关中民间用来抬棺材的木头架子代之以钢管子焊接的架子,传统的抬棺材到墓地的民俗行为成为滚动到墓地,抬棺材的费力一般在进入墓地的那一刻。
关中民间讲究棺材进入墓地的速度要平而且缓,尤其是抬年事过高的老人。届时,摆放在门前的纸扎,多数由汽车拉着,少数由孝子拿着跟随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到达第一个十字路口后,送葬队伍停下来,吹鼓手(乐器包括传统的唢呐,多数为金属管乐器)起劲地吹奏哀乐,乐队中四位年轻女子擂鼓跳舞;民间传统女性没有做吹鼓手的,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吹鼓手行当里,乐器中的唢呐在好多地方迅速淡出。
3.4 下葬
到达墓地后,开始下葬,礼泉一带下葬的时候没有燃放炮仗的习俗。棺材在墓穴内放置好以后,男主孝子下到墓穴清除下葬期间落在棺材上的土和其他东西后,泥水匠把墓穴封严。这个时候,老人的女婿、外甥要向墓穴投放香烟,用以犒劳抬埋的。然后进行“培土”仪式,司仪高喊:“舅家人一把热土!”娘舅家的每个男子每人向墓穴培一锨土。然后司仪高喊:“女婿一把热土……男主孝子代表所有的孝男培土三锨!”男主孝子培土三锨后,在墓穴之上点燃蜡烛敬祀土地神,求土地神灵保佑老人入土为安。
然后挖掘机将挖出的虚土填入墓穴,待大部分土填入墓穴而且坟堆大致形成后,到达墓地的众位老年男子拿着锨将坟堆整治得尽可能好一些。在此期间,男孝子面向墓地跪着,在整治坟堆,执客烧化各种纸扎和纸钱后,男孝子离开墓地,在大路上跪着,向抬埋的和整治坟堆的人叩首致敬,当地俗称“谢纸”。女孝子待坟堆整治好以后,在坟头叩首后回到丧家。关中各地基本上都讲究老人的女儿回的路上要不断地走一阵,磕一阵头;难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礼泉民间的解释是,这是对所有帮忙者敬意的表达。
所有孝子到丧家后,把送葬时勒在腰部的麻丝解下来在灵堂前烧掉,同时,非重孝子把穿戴的孝脱下来;男性执客卸掉大头孝帽,女性执客卸掉孝布;朋亲卸掉白花在灵堂前烧掉。然后吃饭,这一顿饭很讲究,以富裕程度来定,不太富裕的家庭以六个热菜、六个凉菜,加一个汤来招待亲友、执客、抬埋的等,富裕家庭则是八个热菜、八个凉菜,加一个汤。
3.5 “打怕”和“哭三”
是日晚上,要把亲戚所送祭品里的饭菜、副食、水果分送给打墓(掘墓)的。待天黑后,男孝子到达墓地烧化柴草给老人“打怕”,一连三个晚上都要“打怕”。民间俗信的“打怕”是给老人打走凶神恶煞,使得老人能够在阴间平安地生活下去。
埋葬老人第二天早饭后,重孝子把家里的其他纸扎(亭子除外)、纸钱、望门纸等拿到坟上烧化,男孝子拿着锨,把昨天没有整治好的部分整治好,把哀杖插在坟头,各地都忌讳插在坟头的哀杖发芽成活。果真柳木哀杖发芽成活了,需拔下来晒干再插上去。然后点燃香蜡,痛哭老人,当地叫做“哭三”。“哭”字在这个语境里读口语音如“夫”,这个读音在关中方言区里很普遍。
4 余论
其一,红白喜事是人生礼仪中的大事,过红事的过程在关中民俗文化圈内似乎有很强的一致性,而白事就常常可以验证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正确性了。笔者调查的这起丧葬民俗事项的地点,距笔者家乡仅仅40多公里,其不同点的确很多。笔者长期从事方言调查研究,参加第一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时候,参会论文是《户县的“计较儿”和忌讳》[3],与会好几位民俗学者认为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看问题很细致,只有细致才可能深入,于是激发了笔者对民俗进行调查研究的兴趣。笔者认为要研究学问,调查(如方言、民俗、考古等方面的田野调查)并且积累第一手资料很重要。调查得多了,看问题就可能深入下去。我们不止一次发现,很多民俗学著作浮在表面,或者对自以为司空见惯的民俗过程不予以描写记录,给人此地民俗跟彼地民俗差异不大的感觉,其实,一旦忠实地把一个地方民俗事象的过程写下来,就会给人特色多多的感觉。张振兴先生《说摆事实讲道理》[6]一文,向学界推介的主要是李荣等老一辈学者做学问的态度(深入调查,摆事实)和方法(摆了事实,再讲道理)。空头理论是朴素的、实干的学者所反对和唾弃的。
其二,纸钱(冥钞)是丧葬习俗以及清明、寒衣节等习俗里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笔者在礼泉见到的纸钱主要是普通白纸。四十多年前,笔者在泾阳见到过用卫生纸作为纸钱的。笔者家乡的传统纸钱有两种,一种如礼泉民间缠在哀杖上的,“文革”前,这种纸钱是用“纸凿子”在麻纸上打的,“破四旧,立四新”期间把“纸凿子”没收炼了钢铁了,如今西安一带这类纸钱是机制的。这种纸钱是古代货币——制钱在丧葬等习俗中的翻版。还有一种冥钞叫做“阴票子”,这是中国社会有了纸币以后在西安一带丧葬等习俗中的翻版。相对比较传统的阴票子多数面值是一元,上边有“冥国银行”字样,“银行”是个后起的概念,“阴票子”的历史不太长。阴票子后来有十元、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面值的,还有如目前人民币上印了毛泽东图像的。中国民间有“视死如生”的理念,这一理念在丧葬习俗里有多方面的体现,如纸钱的形制都是向着国家货币的形制靠拢的。有人反对纸钱酷似人民币,主要可能是不懂民俗。这里就纸钱说了这么多,是希望学者注意把民俗细节告诉读者。
其三,自古以来,民俗在乡村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口号的今天,其作用有进一步彰显的必要。关于人生礼仪的积极调控作用,曹彬教授有很深入的研究。[7]比如,我们在礼泉调查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特殊结构的家庭是两个有子女的男女重新组建的,在继父或继母去世以后,养子女是否戴重孝,或者养子女如何处理继父或继母的后事就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这对许多当事人都是一个考验。一般来说,许多当事人(包括执客、司仪、大总管,特别是死者的娘舅家人,等等)都以和谐的理念来处理,特别是那些个有大的感情纠葛的家庭。关于节日习俗的积极调控作用,孙立新就腊八节[8]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也有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