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清明节民俗中的吉祥物研究
2018-02-24唐群
唐 群
每当进入农历三月,正是农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所以有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下种,谷雨插秧”“清明谷雨,浸种春种”,等等。清明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旧称“三月节”,阳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因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按《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1]57《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2]51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亦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3]156由此可见,清明兼具有节日和节气两重意义。
按节日文化来讲,节气仅指物候和时令的变化,节日却蕴含有民俗风情和某种节日的内涵和意义。而清明节既是春耕播种时节,又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所以有扫墓、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戴柳等民间习俗。
清明节祭祖扫墓与寒食禁火有关。为什么要寒食禁火呢?唐代诗人卢象《寒食》诗云:“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4]1220这首诗是说,千秋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火烧死于绵山,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大柳树下的介子推坟墓旁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相传,晋文公在绵山祭拜过介子推后,专门令人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回宫做了一双木屐。晋文公每当穿上这双木屐时,就悲叹道:“悲哉足下!”“足下”这一古代上级对下级,或同辈之间的相互尊称即由此而来。
第二年清明时,晋文公率领群臣徒步素服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到了介子推被烧死的大柳树前,见大柳树又枯木逢春,生出许多嫩绿的柳条,随风飘舞,像是介子推在世。晋文公走到柳树前先是一拜,然后摘下一条柳枝编个柳圈戴在头上,以示悼念。
祭奠扫墓后,晋文公赐这棵大柳树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之后每逢清明这天,大家都禁烟火,只吃冷饭,并在房前屋后插柳条,戴柳圈,以示纪念,后来相沿成俗。
到了唐代,祭墓之风已十分盛行。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还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5]187并把寒食节和清明节合二为一。柳宗元在《与许京兆书》中记:“(清明)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坟。”[6]480此后,清明扫墓之风世代传承,至今不衰。唐代诗人王建有《寒食行》诗云:
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童驱牛下冢头,畏有人家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姑妇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4]3374
这首诗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扫墓情景。寒食那天家家都出城扫墓,只留老人看家,连牧童也把牛从坟头赶下来,害怕有人来祭墓。客居远方的人,就在水边烧纸钱,引领姑妇望乡遥拜,表达对先祖的祭奠和哀思。我国古代已有饮水思源、追祭先人的传统美德,清明扫墓也成为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除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柳等风俗。因清明正逢春季三月,春光明媚,春色迷人,或举家出动,或邀三五好友,一起到郊外春游踏青正是大好时光,一方面可以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一方面可以放松心情,再结合一些春游活动,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给人带来快乐吉祥。关中人过清明节的吉祥民俗活动有三种,放风筝、荡秋千和戴柳。
1 放吉祥风筝
春天是放风筝的大好季节,特别是清明前后,春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清明节踏青、郊游、放风筝,有消灾、除难、放晦气的习俗,所以把风筝当作吉祥物来看待。
风筝,古时又称纸鸢、风鸢、鹞子、纸鹞等。中国是最早发明风筝的国家。据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载:春秋战国时期,公输般(即鲁班)就曾经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墨子也曾做木鸢,仿鸟而飞行。不过当时的竹鹊、木鸢,仅为风筝的雏形。另据《稗史汇编》所记,真正以纸做风筝始于汉高祖时大将韩信。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曰:“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7]4另传,南北朝时,梁武帝太清三年(549),武帝萧衍被叛臣侯景围困在台城,兵疲粮绝。大臣羊侃以纸鸢飞空,用来传递告急诏书,向外求援。类似的例子很多,但大多用于军事。到唐代以后,风筝才成为游戏消遣之物。可见,风筝的问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陈沂《询刍录》云:“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鸣,俗名呼风筝。”[8]184其实,在此前的唐代诗人高骈就已有《风筝》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4]6923
唐代高骈已听见风筝的这种美妙似曲的宫商弦声,并写此诗为证,可见“风筝”一名也应由唐代始有。隋唐之际,风筝已走入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喜爱的一种娱乐工具。唐代诗人刘得仁常在闲暇之时,去空旷之野放风筝以娱乐。他的《访曲江胡处士》诗云: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4]6296
描写了一位处士在曲江池畔放飞纸鸢的情景。北宋寇准五言诗《纸鸢》云:“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9]89诗中虽不见“纸鸢”二字,诗人却在借物写景,发出人事腾达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到了明、清时期,放风筝不仅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文娱活动,而且风筝还成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北京西山著书时,就集前人之大成,对风筝的扎糊之法、彩绘之要、起放之理进行详察和仔细研究,写出了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双鲤、彩蝶、翼燕、螃蟹、双童、宠妃等四五十种风筝的制作技法和工艺,成为全面介绍中国风筝的第一书。
曹雪芹不仅是研究扎制、著述我国风筝的专家,而且还把放风筝写入书中,《红楼梦》中就多处记有清明节贾宝玉、林黛玉等放风筝的情节。其中有一段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时见:“后面又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下面有四句诗写道:“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曹雪芹明显是以清明放风筝来写探春远嫁之命运。后面还有一段写林黛玉放风筝时不忍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出,李纨劝她说:“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写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说:“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10]10-16
放风筝是吉祥的象征,春天里一牧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寓意春风得意。清明节人们放风筝还可消灾除难、放飞晦气,忌讳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拾到别人的晦气。还有的人在放风筝时,把烦恼写在纸上,轻贴于风筝之上,让烦恼随风筝放飞,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如意,一切顺利,青云直上。正如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清明放风筝》所说:“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11]4
清明放风筝可消灾、除晦气的习俗到今天已淡化,但放风筝确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据宋人李石《续博物志》书中所说:“春回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12]9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春天郊外放风筝,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走仰望,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对治疗抑郁症、神经衰弱、视力减退、腰椎病、颈椎病等都有奇效。
放风筝对人们有益又有趣,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特别是青少年更喜欢这项活动。由此,风筝也成为历代诗人赞咏的对象。陆游《观村童戏溪上》云:
雨馀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13]102
诗人写出了风筝凭借风力在空中飞舞,好不飞扬跋扈。宋王令也有一首《纸鸢》诗写得很有趣: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9]8067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草长莺飞、柳醉春烟的春天美景,以及乡村儿童放风筝的生动画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4]9853
唐代诗人唐荣的《纸鸢赋》还生动形象地叙述了孩子们在清明节制作风筝和放飞风筝的过程:“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象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15]10032风筝在天空中上下翻飞,鸟儿误认作同伴而与之偕飞,游人们纷纷驻足,举头观看。
元代还有一首《水仙子·喻纸鸢》的散曲:“丝纶长线寄生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16]302诗人以风筝喻人,看似在咏风筝,其实是在咏人,写出了一位女子对流落海角天涯的“他”的思念,一语双关,情趣盎然。
不仅古人多有咏风筝的诗,近代也有很多名家吟诵风筝。1936年,郭沫若在日本东京同郁达夫一起去郊外夜访于立忱。于立忱拿出一首《咏风筝》诗,让两位朋友看:“碧落何来五色禽,长空万里任浮沉。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郭沫若读罢,深有所感地即兴也吟了一首《断线风筝》诗和之:“横空欲纵又遭擒,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11]158短短四句诗,透露出郭沫若与郁达夫意欲归国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实令人赞赏。
今天关中人不仅将风筝做成鸟的样子,还增加了长龙、大雁、蜻蜓、蝙蝠、蝉、老鹰、蝴蝶、鲤鱼、蜈蚣和福、禄、寿字等丰富多彩的造型。这些形状和图案既喜庆又吉祥且美观,都寄寓了关中人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里,来到渭河岸边、咸阳原畔,放飞风筝,看着风筝扶摇直上,高飞云端,定会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正如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邓拓先生的《纸鸢》诗所云: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11]166
今天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文体娱乐活动,风筝还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和吉祥物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且已形成一种风筝文化受到人们的重视。每当清明时节,五彩缤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里随风飘曳,令人心旷神怡。
如今风筝还作为一种友谊的纽带,连接全世界,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1984年西安成立“长安”风筝协会,并决定每年4月5日举办长安风筝会。之后陕西风筝节、西安城墙风筝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风筝节、咸阳风筝大赛等,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风筝大赛,而且风筝的品种、参加的国家,一年更比一年多;扎制的工艺、放飞的技术也一年更比一年高。正如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白杨在《风筝歌》中所云:“万民争看,风筝飞满天。世界来宾,心潮更腾欢。欣逢国际和平年,各国朋友相会前,祝愿友谊永不忘,记取童心共一片。”吉祥美好之意,流溢诗间,扣人心弦。
2 荡吉祥秋千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秋千,古字“鞦韆”,两字均有“革”字旁,“韆”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代。我们的先民们为了谋生,要采集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援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野藤,依靠身体的摇晃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在实现功利目的的同时,他们也感到了一种腾空飞越的快感。事后,当人们回味那快感并照法重试时,最原始的秋千就产生了。至于后来以木为架,悬绳于横木,下置踏板的秋千,是产生于春秋时期。据清人翟灏《通俗编》载:“秋千本山戎之戏,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17]683山戎是春秋时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处今辽宁西南、河北东北部之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北伐山戎时,带回秋千游戏,不过当时叫“千秋”。唐人高无际在《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中写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18]368《靖康缃素杂记》记载:“秋千,汉武帝后庭之戏也,本云千秋祝寿之词也。语讹传为秋千,后人不审本义,乃旁加革为也。”[19]70可见,秋千源于北方山戎,春秋时传入中原,到汉武帝时进入宫廷,由于统治者的提倡,汉代以后,秋千成为清明、寒食节期间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游戏。
隋唐时期,秋千不仅为皇宫内宫女们所好,还是宫中常见的游戏,而且在民间也很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20]41看着一群佳人在秋千上时而仰面腾空,时而俯冲朝下,欢声笑语,飘然潇洒,大唐天子竟把荡秋千称为“半仙之戏”。在唐宋的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寒食日荡秋千的描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4]1307“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鞠儿”,[4]8239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市民荡秋千的热闹情景。而杜甫的《清明》诗则反映出唐代各地清明节时荡秋千的风俗: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4]2379
唐代秋千多用彩绳悬挂横板,荡秋千的女子衣袂飘飘,姿态优美动人,使诗人们为之吟咏不已,如白居易的《和春深》诗:“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4]5187韦庄的《寒食城外醉吟》诗句:“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4]8040另一首《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4]8049都生动地描绘了女子荡秋千时的那幅动人画卷。唐代的女子还喜欢在寒食节的夜晚,借着朦胧的月色荡秋千,如薛能在《寒食日题》诗中吟道:“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月明中。”[4]6515她们将秋千荡得非常高,正如唐人王建在《秋千词》中所说: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终赌鸣珰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4]3376
苏轼的《蝶恋花》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1]300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云:“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21]932可见荡秋千在宋代已是非常普遍的游戏。
古人认为荡秋千既可释闺闷,又可消除疾病,所以秋千架竖起后,男子也不乏荡秋千者,他们往往和女子结伴荡秋千。如宋代诗人潘阆,就曾“散拽禅师来蹴鞠,乱拖游女上秋千”。[9]3216北宋诗人徐铉虽年事已高,也“漫随儿女打秋千”。[9]2829
元朝时定清明节为秋千节,“上至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女红之事殆庶几焉。”[22]268女子荡起秋千来,竟连针线活也顾不上做了。明代诗人李开先曾写了一首乡村妇女儿童荡秋千的诗,诗前的序中说:清明日,高竖秋千数架,近村妇女,欢聚其中。诗云:“彩架傍长河,女郎笑且歌,身轻如过鸟,手捷类抛梭。村落人烟少(因战争人多逃亡),秋千名目多(有转立、独脚等),从旁观者惧,任路今如何?”[23]162兵荒马乱之年,清明节仍荡秋千,这不仅仅是喜爱此游戏,更是祈祷国泰民安。
清代民间荡秋千十分普遍,穷也罢,富也罢,家家都可置秋千架。条件差的以树杈为架,条件好的则另立木架。秋千设备简单,容易学习,荡秋千时动作轻捷,姿态优美,体力消耗也不大,故深受妇女们喜爱,咸阳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歌谣:
清明节,荡秋千,妇女们,好打扮,山门来,抬头看,心里快活口难言。黑油头,明又鲜,红绸袄,青布衫。丝罗带子束腰间,裙下露出小金莲。绣花鞋,白裹脚,穿的紧又紧,缠的尖又尖。东头瞅,西头看,这是一个好秋千。姐姐施,妹妹赶,十指纤纤扳仙绳,双足尖尖登云波。一丢丢到半天里,直丢得头昏腿软腰又酸。[24]814
作为一项女子难得参加的户外活动,在温暖的阳光里荡秋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还可以锻炼身体、练习胆量和磨练意志。秋千一直盛行于民间,深受关中妇女儿童的喜爱,现在在学校、公园及许多娱乐场所都设有不同种类的秋千。
3 戴吉祥柳
农历二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风中的柳丝,鹅黄嫩绿,令人心旷神怡,柳树作为春的使者,最早向人们传递春的信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4]1147
杜甫也有《柳边》诗云: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4]2585
诗人咏柳的诗句,使柳树成为春天的象征,向人们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柳树也最早给人们送来吉祥如意的喜讯,为人们驱邪禳灾,成为人们心中的吉祥物,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爱。
柳树作为吉祥物,具有驱邪的功能源于佛教。据佛教经典《佛说灌顶经》载:“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25]177佛教故事中,南海观音就是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以柳枝蘸净瓶中的水向人间遍洒甘露,以祛病消灾。受此影响,民间便以柳为驱邪消灾的吉祥物,称柳为“鬼怖木”。南北朝时,已有插柳和头上戴柳以驱邪避鬼的习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26]229到唐朝时,又演变成为寒食节时插柳和戴柳圈免虿毒避邪的习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27]2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绂楔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1]57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4]2757因此,清明也称“插柳节”。
宋时,清明节家家门楣上插柳之风已兴。北宋诗人杨徽之在《寒食寄郑起侍郎》诗中有:“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9]469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京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更详:“清明节……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28]162吴自牧《梦粱录》亦云:“(清明)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29]148陆游《清明》诗云:“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9]7421
到了明、清时期,插柳之风依然盛行,并赋予了更多的吉祥文化内涵。如以插柳来占年成好坏、预测当年丰歉,插柳还可明目等。清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清明节时,各地大街小巷出售杨柳者叫卖声不绝于耳,家家门上插柳,农人以插柳日晴雨来占卜水旱,晴则主旱,雨则主水。故民间有谚语曰:“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清明柳叶焦,大麦吃力挑”“清明晒死柳,一抱麦子收一斗”。在关中一带,不仅门檐插柳,还有男女和儿童把柳枝编成环或捋成柳球戴于头上的风俗。有民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里清明戴柳,以示青春永驻、红颜不衰。特别是妇女戴柳,有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留恋。此外,还有民谚曰:“清明不戴柳,来生变猪狗。”“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30]901相传黄巢起义之日为清明节,以戴柳圈为号,因此流行此民谚。
清代女诗人杨韫华有诗记述农村插柳、戴柳的风俗: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31]58
古代人认为戴柳、插柳具有避邪祛毒、延年益寿、驱疾明目的功能,这正是柳树吉祥含义的表现。直至今日,清明节插柳、戴柳之风俗在关中地区仍有流行。
柳作为吉祥物与“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的风俗也有关。相传,古代人送行离别时,都要折柳枝赠别,以表示难分难别、依依不舍的心意。这种习俗最早源于《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一词最早载于《三辅黄图》,书中记述了西汉时“灞桥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城东,汉人送客至此,常折柳赠别。汉代时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凡长安东去的人多在此地折柳赠别亲人。因“柳”与“留”、“丝”与“思”谐音,以表示依依不舍的挽留之意。西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魏晋之际,有著名的《折杨柳》乐府诗。“晋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32]914唐代折柳之风盛行,唐诗中多有咏柳送别的绝唱,如王之涣五言绝句《送别》诗: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4]2850
孟郊的《古离别》诗:
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4]4178
李白的《劳劳亭》诗: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4]1874
白居易的《青门柳》诗: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4]4882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更是家喻户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1271
后人竟将这首诗谱成《渭城曲》,在民间广为传唱。
另外,柳是春的标志,每当春天来时,它最早鹅黄吐绿,给人以“春之友”之感,所以蕴含有欣欣向荣、春意盎然、友谊永存之意。
汉代还有首曲子叫《折杨柳》,就是抒写离愁别恨的,谁听了都会触动离情别绪,多情的诗人更不用提了。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4]1877
柳树也受到历史上很多名人的青睐。《晋书·苻坚载记》云:“王猛整齐风俗,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33]2891
历史上最喜欢柳树的当数陶渊明了。他有一篇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文中曰:“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他用柳树来寄寓自己不慕荣华、安于清贫的高风亮节,并自号“五柳先生”。[31]1512
此外,唐代柳宗元也爱柳、种柳。这里还有一段关于他与柳的故事: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夏,柳宗元因改革失败,再度遭贬到蛮荒之地柳州任刺史。他到任不久,柳江洪水泛滥,江堤险情不断,严重威胁着柳州城。他不顾路途疲劳,一到柳州就亲自上堤督率抗洪,加固江堤,保住了柳州。嗣后,他提出了修堤和栽树并举的举措。因柳树易成活,生长快,他主张种柳树护堤。当时有人就以这种平谈无奇的柳树来讽刺他的人品不高。柳宗元便以《种柳戏题》诗为答: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4]3940
从诗中看出,柳宗元不仅不改变堤上种柳的主张,还热情地赞美柳树的这种高尚而平凡的品格。柳州人按照柳宗元的倡议在堤上广种柳树,后来,江堤上的柳树在护堤防洪中立了大功,而且江边的垂垂柳荫已成为柳州一大游览景观,这更增添了柳的吉祥文化蕴涵。
柳作为吉祥物还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多种用途有关。人们常言:“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就是说柳树极易成活,随意折一柳枝,插于河畔沟边都可长成大树。柳还是一种可治多种疾病的良药。柳芽泡茶可明目、去眼疾、消炎;用柳絮可敷伤止血。南朝名医陶弘景还有“柳叶煎水可洗疮”之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柳根“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34]513乡民还用柳叶治刀伤等。
柳树这么多功用,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秦汉时期,柳树被引植到皇家宫廷苑囿中,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如《汉书·五行志》载:“昭帝时,上林苑种大柳。”[35]1372《西京杂记》载:“汉梁孝王建有忘忧之馆,并在其旁种植柳树。”[36]15《汉书·周亚夫传》载,西汉将军周亚夫于军营中植柳,称细柳营。明咸阳知县赵琏君有诗云:
东野烟消霁景明,无穷生意任峥嵘。清风徐布垂杨岸,迟日偏宜细柳营。须信辕门承帝诏,还看阃寄重符兵。当时号令今犹肃,不负将军万古名。
咸阳知县李采繁赞曰:
每岁芳春丽日,清风时布。柳浪有如麦浪,杨花白似梨花。黄莺恰恰以东西,粉蝶翩翩而上下。仿佛衔枚觫立之时,依稀按辔徐行之日。骚人墨客,添一段情怀,是为一景。[37]489
“细柳清风”成为咸阳八景之一。
在园林中种植柳树造景,可以达到观赏效果。唐代诗人王建《春日五门西望》诗:
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4]3416
诗歌描述了大唐长安城皇家园林——曲江池一带植有大片柳树。《旧唐书·王维传》载:大诗人王维在终南山建有私家园林“辋川别业”,园中植杨柳造景,有景点名“柳浪”。
柳树从古至今也一直作为行道树。清代著名的史地学家祁韵士在《万里行程记》中云:“华阴县,自潼关迤西,官柳夹道,如界画然。乃知两行秦树直,良非虚语”。又说:“华阴县里,无数绿柳,阴浓成衙,徙倚女墙,隐现林表,絮飞遍地如雪,真仙境也。”[38]7清代大儒朱书在《游历记存》中记述说:河北定州的行道柳树和陕西华阴一样,阴映日月,如行华阴道上。这些记述都表明柳树作行道树是非常普遍。
河堤植柳还能加固堤岸,维护河堤安全,以防河堤崩塌。《管子》一书就记载了在春秋时期,人们在河堤植柳以加固河堤,并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秦汉时灞水两岸柳树成阴。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隋堤柳》诗:“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4]1409唐代高陵令刘公在渭河泾渠上“于水堰两岸广植杞柳,下垂根以固堤,上生材以备用”。[39]816这些都是植柳护堤的真实写照。
今天渭河两岸的万缕柳丝,在春风中荡漾;沣河岸边的翠柳,令人赏心悦目;灞柳风雪,柳絮飞舞,成为关中八景之一。在关中民居的堂前屋后,路边水岸,总少不了婀娜多姿、柔美诱人的吉祥之柳。
吉祥文化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生命主题,它从自然崇拜、宗教信仰走来,是人类为生存繁衍共同存在的心理情感,是民族的血脉和源泉,是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和祈望、追求和向往。千百年来,它为人类免灾祛祸,纳瑞祈祥,避厄求吉,给人们带来平安如意、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