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儿童美术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4关云
关云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儿童美术学习是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在初期接受美术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对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及审美能力,同时也对儿童的创造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艺术活动培养孩子敢于表达内心的情感或情绪,让儿童以特有的方式把握世界,以此来反映儿童对自身的认知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从教育作用来看,儿童美术的学习不但能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他们辨别美丑善恶,而且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智力水平,也是实施和提高全民美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和手段。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参与观摩的班级是幼儿园大班,美术学习内容有:《流动的线条》(要求让学生在不同音乐的节奏中感知线条的艺术魅力,将线条的快慢、长短等特点同音乐的快慢、强弱等特点联系起来)、《油水变变变》(利于“油”和“水”不相融的特点,描绘简笔画,最后神奇地在白纸上出现了简笔画形象)、《图形宝宝开火车》(要求让孩子们先模仿火车走平原、过隧道、大桥、转弯等的路线游戏,然后画出不同方向和性质的线条组合)、《图形碰碰碰》(要求让孩子们用游戏的形式,想象各种图形的形状,并将其画在一个大的图形符号中,练习学生对图形的想象和对色彩的分辨能力)等课程。这些学习内容从题目到具体的操作都充满了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也符合打扮儿童的认知及操作能力。所以当教师展示教具(范画)和具体示范时,由于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有趣的绘画形式,几乎每个儿童都显得非常兴奋、活跃:有的后排儿童直接从座位上站起来观看;有的因为好奇而开始作画;有的开始和同桌商量如何画的问题,等等。所以儿童的某些行为使班级纪律出现了混乱局面,美术教师也为此一直在不断纠正儿童的行为:要求他们坐端正,保持安静;要求他们集中注意力,不能左顾右盼;要求他们注意衣物和课桌的卫生及画面的干净等。甚至有的美术教师认为讲解内容繁琐而直接替儿童代笔。所以看似有趣的美术内容和绘画行为却因为教师某些教学方法的不得当而使得课堂气氛呆板压抑,儿童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儿童学习美术是早期儿童发展过程中自我情感的一种需要和表现方式,也是儿童探索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儿童美术的学习除了动手操作外,有时还需要儿童利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等的参与,也就是说需要儿童运用“本体感觉”①所谓“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因位置比较深,又称为深部感觉。全方位参与到其中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真正参与这些活动而得到深刻的感受和理解,进而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和直觉体验及初步的审美能力。从一定程度上看,儿童美术的学习是轻松的、自由的和愉悦的。可是笔者在观摩过程中却发现:在教师的“控制”下,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毫无生机,儿童作画行为积极性不高,美术表现欲望不强烈,画面内容表现雷同等现象。
为什么在儿童美术学习活动中出现这些问题呢?经过观察了解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班级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
幼儿园为了保持室内班级环境的干净整洁,制定了班级管理规则,如:教室内桌椅上要求没有污渍、地面上没有铅笔沫、纸屑等。如果违背规章制度,则要给班级和教师扣分。
从环境与儿童的关系出发,让他们爱护保护环境,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如果从学科(比如:美术中的绘画、手工活动等等)与儿童的关系出发,这种规章制度就显得不合时宜。美术活动要给儿童提供可供操作的环境,在这个环境范围内儿童可以尽情地运用“跨通道知觉”①所谓“跨通道知觉”是指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即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定另一种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体验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起想象性和表现欲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表达。有些时候,美术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审美体验过程,由于大班儿童心理和思维上有的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有的还未形成初步的环境意识,所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他们难免会将一些绘画工具或材料胡乱摆放,或将颜料洒在地上或弄在桌面上或身体上。在儿童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有的还需要交流或观看别的同学如何操作,因此这些看似“不良行为”都是无法避免的,也是美术活动中存在的正常现象,如果不分学科性质而死板规定儿童所处的环境,按照“一刀切”的方式统一衡量班级环境卫生,那么将严重挫伤美术教师的教学自由度和积极性。这种做法产生的后果是:由于规章制度对所处环境的制约,教师在课堂上将变得小心翼翼,畏手畏脚,害怕自己班级的环境卫生因不整洁而获得差评,不能放开手脚引导儿童参与或进行美术表现。长此以往,结果是儿童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无法培养儿童对美术的热爱与兴趣、无法启发儿童的美术思维,由于环境和制度的限度,儿童无法轻松投入活动中体验美术的乐趣,从而从根本上无法建立儿童的审美心理感受。
(二)美术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儿童美术的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社会对儿童艺术的发展和关注愈来愈高,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儿童艺术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受到了社会层面的认可和重视。但是“一些从业教师缺乏对少儿美术的正确认识,由于少儿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从业教师,这些教师来源复杂,其中一些没有经过职前的专业教育,上岗后有没有得到合适的培训,因而对少儿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用他们原有的‘美术’和‘设计’专业知识从事教学,从而导致少儿美术教育失去本真”②尹少淳.自然之“本”与教育之“真”——少儿美术教育管见[J].美术观察,2013,(6).。
另外,教师为保证美术活动顺利进行,可在必要的时候对一些影响班级纪律的儿童进行提醒或批评,可是如果儿童一有动静,就大声制止,限制他的行为、语言等,这种做法是极其不恰当的。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在儿童早期发展中极为重要,需要适当的“语境”刺激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词汇的运用能力。他们在早期幼儿园环境中只是形成了初步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这种状态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依托合适的“语境”进一步的培养,所以美术教师要以儿童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为重心,改变那种要求儿童在班级中安安静静、谨于开口说话的错误行为。而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大胆说话、交流,并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家长思想认识与观念落后
大班儿童正是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一些孩子和父母的某些行为、意识或思想认识还需要适应新环境(小学)的过程。此外,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在美术课上弄脏衣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与自身光鲜亮丽的形象不符,觉得自己没面子,而且回家后又得花时间给孩子洗衣服,浪费了自己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所以有些家长不但时刻叮嘱孩子要保持衣服的干净,而且也会给美术教师也严肃叮嘱这一要求。虽然我们要从小重视和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因为某些家长的不断嘱咐,美术教师开始有了压力,进而为配合家长要求开始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将这种行为作为主要的教学要求,因而就出现了笔者在观摩大班儿童美术学习过程中看到的那些中规中矩的现象。
另一方面,家长对美术教师和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的美术学习每天都有进步,希望他们今天进步一点,明天再进步一点。如果没有进步就会认为教师不作为,所以有些美术教师不得不帮孩子改画,以获得家长的认可。其实作为成人掌握知识都是以一个阶段或几年时间的付出为代价的,那么作为幼儿园大班儿童,要求他们每天都有进步,这种过高要求会给儿童和教师带来无形压力。我国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尹少淳也认为:“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在短期内有所进步,这种过高的期望偏离了少儿美术教育的规律是错误的。”①尹少淳.自然之“本”与教育之“真”——少儿美术教育管见[J].美术观察,2013,(6).
三、展望与对策
(一)理解绘画是儿童的本真流露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需要,更是儿童特有情感的表征流露。在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人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美术作为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自身生活经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对社会生活或对世界的一种物化形态”②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P78。
儿童画是儿童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其中色彩和情感表达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会自觉用色彩本身的属性表达对周围世界的感受认识或自身的喜怒哀乐。比如用红色表现天气的炎热、节日场面的热闹等等。同时又用形状符号表现自己的想象,比如用直立的头发、像对号一样的眉头、张大的嘴巴表现爸爸发怒时怒发冲冠的形象。而在《流动的线条》一课中,有的儿童将线条画成直线、斜线或曲线等不同状态,可能是因为快乐而将线画的流畅;或因委屈而画的艰涩;抑或因大小肌肉发育不成熟而将线画的高低起伏不定。“这种对于内部心理状态的关注将我们带向了‘表达’这个问题——即有目的地使用颜色和形状来传递心理现实和内部的心理状态。”③[美]Claire Golomb.儿童绘画心理学[M].李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P140-153
同时,大班儿童因为已有了“深度知觉”④深度知觉又称为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同一物体的凹凸过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所以他们在形象安排上,通过远近大小表现物象,且给物象不同的含义。另外,儿童在绘画过程中通过本体感觉产生对物象一定的情感与表达,这种积极的本体感觉同时又伴随于过程的始终,并通过绘画作品呈现出来。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美术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儿童的这种内心本真的流露,理解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最后成型的物态化形象,因为那是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的一种途径。
(二)坚持“儿童为本”,顺应儿童的天性需要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提倡从儿童天性出发,追随儿童的需要,重视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伟大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应该有儿童的地位,他们都阐述了儿童为本的重要性。
尹少淳认为,要把儿童当儿童看待。笔者观摩了一段时间的美术活动后发现,美术教师在儿童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断用一些强制性的、命令式的或口号式的语言,来“固定”儿童的思维、行为、语言等,限制了儿童对美术的感知觉体验,使儿童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中拘束地完成了美术学习,儿童在整个美术学习过程中是不快乐的,甚至是压抑紧张的状态。边霞也认为儿童的生活本应是快乐自在、无忧无虑的,至少他(她)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应该得到满足,这关乎一个人的生存权问题——如果你承认儿童也是人的话。而儿童的确是人,他不仅具有生存权,还具有人的尊严,享有人的全部权力。
我们提倡儿童发展要顺应天性,但是一些家长从功利思想出发强迫儿童学习美术。例如,有些家长认为学好美术以后可以较低分数进入大学;还有的家长看到别的家长带领孩子学习美术,所以不管自己孩子是否对美术感兴趣,也要千方百计让孩子坚持学习美术。殊不知,从儿童自身的发展来看,随着年龄增长和接触面的扩大,对事物的兴趣和注意力会随时发生变化;从家长对学科的认识和支持度来讲,儿童对美术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当然儿童的美术学习也会受到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影响。因为儿童的兴趣和对事物的注意力会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增长有所变化,这一点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初中生是一样的,由于身心发育发展的巨大变化,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也有所变化,这中变化也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从中可以看出:儿童学习美术有其阶段性,有的儿童在一段时间内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将美术学习当做终身学习和奋斗的目标。而有些儿童则在学习美术一段时候后,最终放弃对美术的学习,注意力开始朝别的方向转化,所有转变都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成人不能将自己的意念强制加入到儿童的心理。尹少淳认为:成人世界对儿童绘画的关注本身是一种值得赞扬的事情。但是成人世界对儿童绘画的关注如果不是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而是将成人世界的审美观和功利目的强加给纯真的儿童,则可能会使儿童的心灵及其对美术的反应变得浑浊起来。
因此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正确看待儿童兴趣点的转变,从儿童实际需要出发给儿童轻松自如的发展机会。
(三)正确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
首先,全面了解所授班级的整体状况。尹少淳认为在接手一个班的美术课时必须做到:了解这个班的班风、以往美术课的纪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学生学习美术的水平和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美术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基本特点后,才能融入班级美术教学中,作到知己知彼。要充分了解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美术教学,同时就某一主题采取让儿童观察、体验、表达、表现、评价等方式。比如:儿童完成作品后,先让儿童自己讲解自己的作品,再让别的儿童表达一定的看法,最后教师再结合该儿童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表达主题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并动员大家用掌声给予奖励。这种完整的美术活动方式的运用,不仅让儿童得到了语言词汇、心理、身体等某种程度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他们未来深刻表现美术内容与主题思想。因为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语言、思维、甚至肢体动作等进行全方位的参与体验,不论是对儿童本体感觉或跨通道知觉的一次体验,而且也是儿童对美术情感的一次升华。这是因为“内化精神的外化表现,常常体现在观察感受的过程中……他们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观察、体验,就有怎样的感受,反映在绘画中就有怎么样的表现语言,也正是如此,儿童画才显示出它无限独特的艺术魅力”①关云.从“绘画的表现性”看儿童的绘画[J].美育学刊,2017,(3).。
其次,师生平等对话是前提。比如在《图形宝宝开火车》一课,教师讲解基本要求后,和儿童一起手拉手用游戏形式模仿火车走平原、穿隧道、过大桥的路线,同时教师还让小朋友们猜猜,“火车到哪里了?”,小朋友们也纷纷抢着回答“过大桥啦!”“过隧道啦!”等等,让儿童充分享受和教师平等游戏与对话的机会,使他们完全融入到美术课程的内容中。所以平等对话策略的建立,使美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者。通过角色的转变,双方在积极、自由、快乐的状态下,实现了美术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儿童不但拥有和体验着做人的全部尊严,享受着被人尊重的生命快乐,建立起自信和进一步对话的愿望,而且教师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也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丰富,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感。
不仅如此,在儿童美术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应鼓励儿童单独或与同伴之间表达对“美”的感受。虽然有些儿童由于个体差异的区别,或许还不能很好地独自或与同伴交流表达那些“美”的形式和内容。因为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其思维发展的基础上的,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乃至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但是从“知识的后效性”②所谓知识的后效性是指由于当时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当时学习的知识还未真正产生作用或效果,但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提高,那些曾经学过的知识也开始慢慢显示出它的作用或效果。效果及儿童长远发展看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发展了儿童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而且也对构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心理有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学科性和教育性的有效融合
美术教育是美术和教育合二为一的学科教育,就像数学教育、语文教育等一样,都是由教育功能和学科本体组成的。既然美术教育是由美术学科和教育功能双重要素组成,就必须突出美术和教育两方面。尹少淳在其著作《美术教育学新编》中指出“虽然两只脚必须坚实地‘踏’在美术和驾驭两点上,但重心却可以发生偏移,分别放在美术上和教育上,从而导致两种取向的美术教育,即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③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51,同时他又认为不论是那种取向的美术教育,其共同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服务于人类,促进人的发展。
基于这一目标,美术教师就要把握儿童美术的学科特点,运用教育的途径显示出儿童学习美术的功能和价值,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与提升。当然每一个阶段儿童美术学习活动的观察、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年龄小儿童以直觉观看的方式进行,年龄较大的则以创造思维的方式进行。长期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的杨景之教授认为,儿童的艺术发展到青少年阶段,体现的是艺术创造思维的转换。儿童的艺术创造思维以直觉为主,青少年的艺术创造则主要为理性的思维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把握儿童美术学科的同时,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出发,尊重儿童本身思维发展特点,合理融合多方面的不同要求,尽可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和积极的体验,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并且适当地设置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的问题,让儿童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处,从而实现儿童美术的真正价值,而不是仅仅为了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和整齐划一的作业要求忽视了对儿童美术教育本身学科要求、目的和意义。
这些都是儿童积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有的儿童会把这种情感体验也会表现在自己的美术创作过程中,从而使自己的美术作品更加的完整和生动。
(五)创设儿童美术学习活动的精神环境
环境通常在幼儿园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活设施、玩教具材料等有形的物质;精神环境主要是指由集体氛围、活动气氛和心理因素构成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它与物质环境共同构成了幼儿园环境的整体”①李贞.幼儿园环境创设[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P3。从幼儿园环境的内涵和外延意义及作用来说,也同样合适中小学校环境的建设。随着社会发展,学校精神环境的创设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尽管与物质环境相比,精神环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环境,但它对身处其中的教师和儿童的心理活动与社会行为,乃至学校整个教育活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
在儿童美术学习活动中创设精神环境,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和教学机智,要求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懂得处理一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智慧地、有意识地及时引导、转化这些问题,使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杨景之说,当好老师必须热爱孩子,要有一颗想母亲那样的慈爱之心。有了爱心在教育学生时就有耐心,有爱心才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如同十指连心一样认真对待他们成长中每一个微小进步,就会对孩子的暂时错误以包容之心对待。只有在教师开放、包容、理解、轻松甚至原谅的友好环境中,孩子才能放心大胆体验美术活动内容给他们的情感体验,并单独或相互交流表达,最后尝试创造表现。另外,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和举动,应该热爱儿童、和蔼可亲、善良幽默、耐心自制,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师的重要良好品质,这会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儿童学习美术的活动中创设精神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种精神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儿童产生的积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又会投射到下一次美术学习活动中,良性循环依次往复。通过班级良好精神环境的创设,不仅培养了儿童学习的品质——爱上美术学习、爱上老师甚至爱上学校,更培养了儿童“多元智能”②多元智能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他认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语言、社会、艺术、心灵等领域的发展与提高。
四、结语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儿童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些许行为,从儿童发展阶段看,那是天性使然;从美术学科特点看,是为了儿童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表达美的感受;从教育功能角度看,是为了促进他们不同领域“多元智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需要,鼓励儿童表达,最终促进儿童朝着良好的方向成长、发展。
[1]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贞.幼儿园环境创设[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3] [美]Claire Golomb.儿童绘画心理学[M].李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4] 尹少淳.把儿童当儿童看待[N].中国教育报,2003-10-27.
[5] 边霞.浅论师生平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1).
[6]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7] 魏永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8] 杨景之.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9]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刘宏武.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11]艾斯纳.艺术与心灵创造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2]丁俊,崔宁.审美教育心理新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文字校对:悠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