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2018-02-24赵龙刚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锦瑟诗眼意象

赵龙刚

(甘肃省庆阳市庆阳一中,甘肃 庆阳)

在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中,一直以来诗歌既是教学难点又是教学重点,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还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及文学审美情趣。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诗歌知识的规律和特色制订教学规划,启迪学生的思想和陶冶情操,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关注诵读把握情调,感受诗歌经典韵味

诗歌具有意境美、情感美、节奏美、音律美和语言美等特点,属于诵读的良好范本。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为提高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以朗读为切入点,多方位、多层次地引领学生诵读诗歌,使他们在朗读中领悟、体验和感知,感受诗歌的韵味、情感及诗情画意。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组织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诵读方法诵读诗歌,可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诵读,也可以搭配古典音乐朗读,并把握好节奏、重音、停顿、语调、语气和音色等。

诸如,在鉴赏《再别康桥》过程中,教师先要求学生回忆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徐志摩及该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齐声朗读,读出节奏、重音和语感,思考: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使其表现出一种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情感朗读诗歌,告知他们:这是一首新格律诗,蕴涵着丰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提问: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明确这两节在语意、结构上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让学生思考这首诗是否押韵,并找出韵脚。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节奏与韵律。

二、斟酌诗眼品析字句,体悟诗歌内涵情感

一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点睛之笔与凝聚点主要由诗眼来体现,可以是诗歌中最为传神凝练的字词,也可以是展现作者内涵主旨、情感态度、思想观点和巧妙构思的精彩语句。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斟酌诗眼和品析字句,针对诗眼的把握,不仅可以通过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字、词、句得出,还能够利用对诗歌形象化语言所创造出的形象,发挥联想,在象征意义中进一步明确,并反复推敲和锤炼诗眼,体悟诗歌的内涵与情感。

例如,在进行《归田园居(其一)》鉴赏时,教师先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提问:从诗中能读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初步体悟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追问:作者主要通过哪些字词表达这种情感?找出诗中关键字词且深入剖析,如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笼中鸟、池中鱼的意思,诗人以它们自比;误指的是进入官场是失误,表达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拙是愚拙的含义,不会阿谀逢迎;旧林和故渊则比喻田园,是真正的归宿,并讨论某些字词是否可以替换,如飞鸟→羁鸟、游鱼→池鱼、栽→荫、植→罗等,通过斟酌诗眼和品析字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内涵及情感。

三、善于捕捉诗歌意象,领略诗歌深远意境

意象作为诗歌中呈现作者思想情感与主观体验的客观物象,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是诗人强烈主观情感的寄托,也是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要想把握诗歌情感、领悟意境和理解形象,通常以意象的感知为切入点。而且诗歌中的意象较为丰富,不同的意象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着重引领学生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并深入剖析,借助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领略诗歌的深远意境。

比如,在《锦瑟》鉴赏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赏析首联,提问:这首诗题为锦瑟,写的是不是锦瑟?写的到底是什么?探究:听琴兴感触发联想,真正要说的不是“锦瑟”,而是“思华,“思华年”是主眼,知道作者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及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接着,赏析颔联和颈联,点拨:诗中一共有多少个意象?学生可以捕捉到“锦瑟、华年、庄生、晓梦、蝴蝶、望帝、春心、杜鹃、沧海、明月、珠泪、蓝田、暖日、玉烟”这些意象。由此发现诗人的“情”相当刻骨铭心、无法言说,只能借意象来传递,领略诗歌的深远意境,即作者的痴情与忠贞,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哀怨悲痛的情绪。

在高中语文诗歌日常鉴赏教学中,教师需关注诵读训练,让学生把握诗歌情调、感受诗歌韵味,带领他们斟酌诗眼、品析字句,体悟诗歌内涵情感,并捕捉诗歌意象,领略诗歌深远意境,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品位与鉴赏感悟水平。

猜你喜欢

锦瑟诗眼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诗眼
诗眼
锦瑟别弹
意象、形神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