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改革的思考及改进措施

2018-02-24马小军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改革

马小军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甘肃 定西)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在全国学校的广泛推广掀起了一股教学模式改革的热潮。本文谈谈这些教学模式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新课程实施以来高效课堂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中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各学校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明显的内化不足、消化不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对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内涵理解不足、教育信息化发展不足、外加高考指挥棒导致学校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来回摆动。

1.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内涵理解不足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推行着各种教学模式,在学校教学中出现了各种不能适应教学要求,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首先是由于有些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着“概念”教改,也就是说,很多学校实施的课堂教学改革都停留在概念层面,运用网络上得来的抽象“概念”指导课堂教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并没有教学班级特色的“导学案”,这导致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根本上落不到实处,无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的课堂互动,也就难以实现高效课堂。

2.教育信息化在学校教学中还处于低级阶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很多中小学都基本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但在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应用上,还处于低级阶段。首先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较低,教师对于现代的教学媒体不熟悉,很多教师对于教学课件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下载层面,这严重制约了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其次,在教学管理上,很多学校由于教师不熟悉互联网,教学中在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接受和使用方面,特别是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的管理尚处于盲目状态。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利用互联网实施坚决禁止的态度,在阻止学生过分上网的同时也切断了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通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学校能够善于利用互联网,学生便能实现更为有效的课前学习,完成信息传递过程。而要完全实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新课程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在全国各地推广的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都欠缺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觉性问题,另一个是教学媒体的应用问题。在现阶段的分班制度下,一个班级的学生参差不齐,难以实施统一的课堂教学,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又存在学生自觉性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学生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内容也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想尽一切办法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如何实现教师督促学生有效完成作业,是很多教学模式所欠缺的。为了改善这些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尊重教师的专业化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佳状态实施课堂教学。这一理念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后有了更加便利的实施措施。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如何实施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习惯、兴趣、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学科素养、课堂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和安排,对每一个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认识途径、认识方式也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习惯和不同爱好,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灵活作出安排。

2.提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技能

在现阶段,很多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不熟悉,难以实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媒体比较单一,教学媒体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在新的教学条件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发展,熟练掌握和应用教学媒体已经成为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必要条件。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学校要从教学管理层面和教研层面做出更多,在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中,学校教导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做好服务,正确引导,给教师以更为广阔的空间;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高校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改革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改革之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