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打比方”策略,展课堂别样精彩
2018-02-24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苏春红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苏春红
“打比方”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策略,它能够打开人思维的局限,让灵感和智慧在瞬间喷涌而出,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与学习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状态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打比方”,可以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而且打比方非常适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与儿童的思维方式合拍,可以使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更能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一、通过“打比方”,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
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利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原理进行探析。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教学效率也才能提升。
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有些学生感到不能理解。为此,我采用打比方的方式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去理解乘法分配律,如:(马+羊)×草=马×草+羊×草,(老虎+狮子)×肉=老虎×肉+狮子×肉。
师:能解释这个式子的意思吗?
生1:马和牛都是食草动物,所以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能吃草。
生2:老虎和狮子都是食肉动物,所以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能吃肉。
师:大家还能想出其它相仿的例子吗?
生3:(姐姐+我)×爸爸=姐姐×爸爸+我×爸爸。
……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这时,我顺势向学生出示乘法分配律(a+b)×c=a×c+b×c及相关阅读材料,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其中的数学规律,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二、依托“打比方”,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习是一个提高认知的过程,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对于这些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教师可以借助“打比方”的手段由浅入深地剖析,有效地将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新知识结构的构建。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教学重点。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我采用了“打比方”的教学策略,诙谐幽默的语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拿起一张A 4白纸,并将其上下对折,一面涂上了红色,一面涂上了黄色,中间的折痕用黑色表示,确保白纸中间的折痕两边的纸张能够完全重合,说道:“大家看,在中间这条折痕的两边,无论大小还是形状,是不是都一样啊?他们就像双胞胎一样!但是,中间的这条折痕就像一个‘坏蛋’,使得‘双胞胎’不能团聚。现在,我们来帮助他们团聚好不好?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演示一下?”学生纷纷回答说好并举起手来。新奇有趣的“打比方”使得学生专心致志、小心翼翼地沿黑色折痕慢慢地对折,帮助“双胞胎”战胜了“坏蛋”。这时,我顺势导入对称轴的概念,课件出示教材例题,带领学生继续探究。在反馈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基本都能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可见,利用打比方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原本抽象生涩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依靠“打比方”,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问题本身就比较抽象,且每个问题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不同的数学问题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是我们数学课堂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从诸多的数学问题中发现特点、找出规律。通过一些打比方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核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六年级数学上册有一道这样例题:这个大棚共480平方米,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我说,我们的教室假设就是这个大棚,每人代表一个萝卜(大家笑了起来,感觉我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一半种各种萝卜,我顺势用手势划拉了一半学生,其它可能种芹菜等。 萝卜地种红萝卜,我又用手势圈定表示萝卜的学生,问红萝卜地有多大?学生这是已很清楚看清红萝卜地、萝卜地、大棚面积的关系。我问:要求红萝卜地面积,必须知道什么?生答:萝卜地的面积。我接着问:要求萝卜地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生答:大棚的面积。最后我又用折纸的方法,演绎了一遍,学生不仅看清了各种数量的关系,而且也找到了另一种解题方法。
选择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教室,把一些数学问题移步换影成为教室里的事情,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主发生知识的迁移,可以帮助其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课堂教学水到渠成。
综上,“打比方”是一种新奇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虽然,我的“打比方”未必是最恰当的,但确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变得容易许多,也让生硬、生涩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和生动,我相信,只要教师找到抽象与形象间的有效衔接点,使“比方”变得更加贴切,就一定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和方法,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张琼霞.小学数学教学中“打比方”例谈[J].基础教育论坛,2015,(12):40-41.
[2]陈新锋.打比方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