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2018-02-24福建省泉州培元中学邱宗丕

学苑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福建省泉州培元中学 邱宗丕

福建省恢复加入全国卷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面对全国卷,我们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难题是:课堂容量大,课时紧张。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办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全国卷的核心素养导向也要求生物学课堂向高效课堂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控制教学深度和广度、采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构建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

一、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结构,控制教学深度和广度

1.把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层次要求,控制教学深度。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不同的知识点提出了不同的明确要求。如“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等。“说出”“举例说出”这些词语说明这些知识点要求并不高,教师不必深入拓展,以达到生命观念的培养要求为准。如“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深度上适当进行挖掘,从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的角度进行提高。

2.透视教材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的广度。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把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很多旧教材的重点知识,如今的教材已做了删减,这些知识需要补充吗?有些教师认为:反正多讲无害。因此造成课堂容量增大,学生疲惫地接受知识,课堂效率低。如讲到“遗传和变异”时,部分题目涉及到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知识。有些教师认为这些是旧教材的重点知识,如今教材虽没编排,但仍应补充,殊不知此部分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根本不做要求,没有补充的必要。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扣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透视教材本质,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减轻学生负担。

二、采用多种直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种直观的手段,将多种直观的手段(图片、模型、实物、视频、动画等)相结合,通过对组合的优化揭示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规律,以此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直观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生命观念,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到“DN A分子的空间结构”,如果按传统方法死板地讲解DN A分子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十分抽象的,缺乏教学的趣味,学生不容易接受。本人在进行“DN A分子空间结构”的教学设计时,先后用DN A分子的模型和插图来讲解,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后,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材料进行DN A分子结构模型的制作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讲到“有丝分裂”时,本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把本来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之后安排学生完成该实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重视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之一,也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学内容可以设计出很多探究实验。如果能科学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就能促进学生重视生物学中的探究实验,进而在科学探究、理性思维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的教学模式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达成核心素养的要求。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先启发学生:“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如果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那么植物细胞具备了渗透作用的第一个条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当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有一定的浓度差即具备了渗透作用的第二个条件,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渗透吸水或失水。”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要求学生设计完成实验或者在课后动手操作。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完成的,也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一定要实验操作,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关键要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探究结束之后,教师还应对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启发学生反思、建构正确的概念。

四、开展小组协作,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同学层次相近。当教师提问到某同学时,若回答不到位、不正确时该组其他组员可及时补充,若答案准确完整的则可相应加2分;若该组无人回答,机会则让给其它小组抢答,抢答正确的相应小组加2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每学期评选出最佳小组并颁发奖品。这样操作可尽量避免学生上课走神,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同时训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深受学生喜爱。

总之,我们要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实际,通过研究和反思不断地改进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多变地开展教学活动,创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给生物学课堂一片蔚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红.“探究式教学”模式和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J].中学生物教学,2006(3):8-11.

[3]张志晖.构建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5):87-88.

[4]卢碧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刍议[J].考试周刊,2017(39).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