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伪分享”行为
2018-02-24李雅娟
◆李雅娟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除了竞争与合作,更多时候也要学会分享。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
一、“伪分享”行为概念的界定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指个体自主自愿与他人共享资源,并从中获得愉悦和满足的社会行为。”从内涵上看,分享至少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主动自愿,二是与他人共享,三是内心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其结果来看,分享行为最终导致资源双方真正的共有,而非把资源的所有权由一方简单地转给另一方。[1]那么何为“伪分享”行为呢?有学者认为“伪分享”是指幼儿为了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别人的赞许,而自愿或是被迫做出带有功利色彩的分享行为,即使幼儿本人在心理上并不认可这种行为,但此时的分享行为就变成了获得某种利益或者逃避某种惩罚的方式或工具。[2]结合已有研究和对幼儿的长期观察,在此将以下行为界定为“伪分享”行为:幼儿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别人的赞许,带有目的性地做出分享行为,整个过程可能伴有愉快情绪,也可能伴有不愉快情感;在成人的逼迫下做出的伴有不愉快情感体验的分享行为;只停留在口头的说说而已上的分享行为,并非资源的双方真正的共有。以上这几种分享行为都不是真正的分享,因此界定为“伪分享”行为,并对“伪分享”行为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即功利性、被迫性和虚假性。
二、幼儿“伪分享”行为的典型表现
(一)“伪分享”行为的功利性
中班幼儿宁宁特别喜欢从家里带零食与其他幼儿分享,一开始认为宁宁在该方面发展得不错,长时间观察发现,原来,他分享零食只是为了做代理小班长。该班张老师每天都会安排十五分钟的时间来让幼儿分享零食,并规定带零食的幼儿就是该段时间的代理小班长,小班长不用像其他幼儿一样安静地趴在桌子上等待被分享的一点点零食,而是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有种“为所欲为、高高在上”的感觉,同时还能与其他幼儿讲条件,比如,“我现在给你一点儿,你下次带好吃的也要给我分一点”“我给你吃,你让我和你们一块儿玩儿”诸如此类的话。宁宁似乎特别享受这种由分享零食所带来的“特权”和“利益”,以及那种不被他人管束的自由感觉。表面看来,宁宁的分享行为发生的频率挺高,可这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而是“伪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利他行为的一种,即对他人的福利做出无私的关注。[3]此案例中的幼儿将分享看作是获取“特权”和“利益”的一种手段,如若幼儿习惯了这种功利性的分享,将会很难体会到分享所带来的真实体验。
(二)“伪分享”行为的被迫性
有一次,老师从梦想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玩具小车,就对班里的其他幼儿讲:“今天谁表现得好,我就让他玩一会儿梦想的玩具车。”当时梦想就大声说:“老师,不行,那是我的。”老师头也不抬地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嘛。”那天班里大部分幼儿玩了梦想的玩具车,非常开心,惟独梦想变得异常安静,和以前调皮的样子截然相反。我去和他闲聊得知,因为担心玩具车被弄坏,所以才不想和其他幼儿分享。时隔一日,见到梦想的妈妈,才了解到梦想的爸爸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陪他,而这个玩具车是爸爸送给他的最喜欢的礼物,经常带在身上,连睡觉时都放在身边。
分享应当是自主自愿的,而非被动的、强迫的,也是要带来快乐的,不是简单的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所有权。幼儿在成人的权威下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分享行为,并不是真正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迫于外界压力,将自己的物品分给他人或送给他人。[4]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在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实则是对幼儿的一种误导,使孩子误以为分享就是“忍痛割爱”、无原则地让渡自己的物品使用权或所有权,也会使幼儿害怕分享,体验不到分享的乐趣,更不能形成分享的内在动机。这种不尊重幼儿主权的分享,没有顾及到幼儿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要,违背了分享的本质,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分享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与其不快乐地分享,倒不如不分享。
(三)“伪分享”行为的虚假性
宝宝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特别宠她,她也非常听话。一次,宝宝从家里带了一些糖果并分享给我吃,正当我准备吃的时候,她笑着对我说:“李老师,你不会真的要吃吧?”我当时愣了一下,诧异地问:“怎么了,你这不是要跟我分享吗?”她连忙说:“是啊,是要和你分享,可是我在家里跟奶奶分享的时候,她都是假装吃的啊……”原来,由于家人对幼儿的过度宠爱,分享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了质,并且,此时幼儿的分享在家人眼里是值得称赞和表扬的,家人通常会夸幼儿懂事有礼貌。长此以往,幼儿认为分享只是说说而已,而不需要真实付出,事实不过“伪分享”罢了。分享是需要有真实付出的,而成人也应当是真诚地接受,不能只是虚假地说说而已,毕竟,幼儿最终是要进入真实的社会,而不是假想的世界。
三、幼儿“伪分享”行为原因分析
关于“伪分享”行为的出现,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接下来将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内部因素分析
从思维发展水平来看,幼儿的思维方式是自我中心占主导,凡事以自我的需求和利益为第一位,不会关注他人的福利,即使有时会拿出东西和他人分享,仍然是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试想,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怎能处处为他人考虑呢?因此,幼儿还不能够理解分享的真正涵义,自主自愿地分享也就有难度,也是致使幼儿“伪分享”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看来,不分享的幼儿并非自私,而是还不具备相应的思维方式,成人也不应以成人的思维来过度要求幼儿。从道德发展水平来看,幼儿处在科尔伯格所说的前习俗水平,已经具有了关于是非善恶的观念,但是都是纯外在的,多数都是从该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利害关系来考虑的,为了免遭惩罚而听从权威人物的命令或者为了获得奖赏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遵循外在的分享规则,由此看来,幼儿有时迫于外界压力而做出非自主、非自愿,具有“趋利避害”色彩的分享行为,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也是“伪分享”行为的虚假性和被迫性存在的重要原因。从移情能力发展来分析,“3岁的幼儿就已经拥有了移情的所有基本成分,不仅能够识别简单情境中他人情绪情感并产生移情,而且能够不用亲眼所见仅仅通过有关他人感受的描述就能够产生移情。这时,幼儿已经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并且能够初步意识到他人会和自己有不同的需求,并且会逐渐对复杂的情绪情感产生移情”。[5]由此可以看出,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情感,这些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也只是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外部因素分析
分享是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之一,也是好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于是成人往往“急于求成”,过早地教幼儿学习和他人分享,在此过程中也不自觉地借助外部的力量。利用外物诱导幼儿或利用成人的权威来促使幼儿做出分享行为,不得不说是“伪分享”行为出现的重要诱因。首先,成人并未冷静思考分享事件本身,而不是盲目攀比、跟风,简单地、刻意地追求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其次,成人在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时,未能很好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未能考虑当时的情境,没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引导,归根结底,是对幼儿的关注不够,才会导致“伪分享”行为的出现。再次,针对幼儿正确的分享行为,没能进行合理的强化,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分享观念,一味的物质奖励也助长了“伪分享”行为的发生。最后,分享教育是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说说而已就能完成的,成人应该提供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四、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循序渐进引导,增进幼儿分享认知
在影响分享行为的认知因素中,有角色采择能力、对社会规范的认知、自我概念、情绪因素和榜样影响等。[6]因此,成人要有意识地促进幼儿以上认知的发展,比如,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知道物权的概念,并逐渐了解到分享的自主自愿,在顾及他人感受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情绪。同时,分享不仅仅局限在物质范畴内,还包括精神的分享。教师每天可预留一定的“悄悄话”时间,供幼儿分享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分享自己的秘密,体验分享的乐趣。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引导,不可心急,不可恐吓,亦不可欺骗性引诱。幼儿的认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同时也赖以成人的适当引导,根据幼儿成长的节奏,循序渐进地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二)成人适当强化,帮助幼儿正确分享
当幼儿出现正确的分享行为或者其它亲社会行为时,要及时给予强化,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某种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进而形成积极的心态,并且尝试用不同的强化物,合理进行强化,随着幼儿行为发生频率的增加,适当减少强化的次数,即每次强化的间隔时间逐渐增长,直至最后没有强化物的强化作用,该行为仍能以一定的频率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鼓励或奖励应当真实合理,不夸张、不笼统,让幼儿具体清楚地知道被表扬的行为。行为习惯的养成依赖于成人一定的强化和帮助。当幼儿拒绝分享时,要及时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分享行为,并逐渐内化、习惯化,让外在的强化辅助幼儿形成内在的分享动机,进而作出正确的分享行为,远离“伪分享”,与他人共享快乐。
(三)进行移情训练,激发幼儿分享情感
移情既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又是分享行为发生的推动器。[7]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常用的移情训练的方法有讲故事、角色扮演、观看动画视频等。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从幼儿熟知的情境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的体验来进行教育,更利于移情的发生、引起幼儿的情绪情感共鸣,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进行移情训练时,通常需要采用换位思考或替代想象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从而产生分享意识、发生分享行为。另外,还需变换移情对象的身份,让幼儿扩大移情的对象,训练幼儿对不同人物的移情能力。[8]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感受,增强感染力。
(四)创设适宜情境,帮助幼儿养成分享习惯
创设适宜分享的情境,提供适宜分享的机会,引导幼儿分享行为的发生。成人尽可能创设条件引导分享行为的发生,让幼儿的分享意识有“用武之地”,同时,要注意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幼儿的分享有“参照”,让爱模仿的天性成为他们学习的有利因素,并且在成人持续不断的引导下,渐渐地形成良好的分享习惯,久而久之内化为分享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待幼儿也是如此,需要我们多些细心、多些耐心,陪伴幼儿,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