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班级隐性文化建设,促进高中生心理品质发展
2018-02-24李慧珺
李慧珺
(甘肃省酒泉中学,甘肃 酒泉)
班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班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班级的发展以及班级的生命力。因此,班级的隐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建设班级隐性文化,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品质呢?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隐性文化中包含的多个方面分析渗透,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品质发展。
一、规范班级制度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观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中时期,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部分学生纪律性不强、自觉性不够,这就需要教师规范班级文化素质,建立规矩,让学生在班级制度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班级管理中,为确保民主、文明、平等学习,我先召集班级中所有的学生参与班级的听证会,通过听班级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综合学校的规章制度探索,制定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规。在班规文化的影响之下,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约束着学生的行为。
如我们班班规主要包含:集体主义、尊师重道、分秒必争、团结友爱、严于律己、格物致新、虚心求学、文明休息、健康体魄、整洁校园。在这几点行为方式的影响之下,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在班级制度的影响下,学生的举止和言行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二、教师树立班级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
榜样是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平时授课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情况,选择出一些不管是在班级活动还是在课堂学习中都表现非常积极的学生。同时,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素养,避免出现以成绩为纲的错误思想。在树立榜样之后,还需要借助班级中黑板报、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引导,让班级中的优秀典型得到关注,也让学生在优秀典型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社会荣辱观。
如在班级中一名学生虽然成绩中等,但是他乐于助人,在同学有疑问的时候及时帮忙解决,在舍友生病的时候主动提出陪同就诊,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从不放弃学习……在了解这名学生的情况之后,我将其放在公开栏上,引导学生向他学习。在身边榜样的影响下,学生可以观察他的举动,并将之作为自己行为的纲领。
三、注重传承经典文化,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传统文化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来积累的精华,其中包含丰富的教学素材,因此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可以综合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挖掘传统经典中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传统文化如同一面镜子,激励着学生前进。将传统文化和班级文化结合起来,可以加强学生的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让学生在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因此,在隐性文化建设中,教师需要综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在授课中渗透传统文化。
四、重视校园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为繁重的高中生活增添一些不一样的颜色。常见的活动包括广播体操竞赛、歌唱大赛、运动会、校园晚会、知识竞赛等。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综合品质的提升,因此,也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的活动。
通过协调好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之间的关系之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竞赛观。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心。如,参与团队性活动时,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之后,教师再综合学生的表现全面引导,灌输胜不骄、败不馁的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班级中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指引着学生前行。
总而言之,班级隐性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在开展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理解、爱护,人性化地引导学生。班级隐性文化可以涤荡学生的心灵,和显性文化一同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引导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结合传统经典文化,渗透隐性文化。通过教师全面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心理避风港,使学生形成积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