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 以疑激思
——“问题导学法”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4马春花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法基因突变变异

马春花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江苏 太仓)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问题导学法”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生命科学问题的有效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落实课程目标的途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可分两课时完成。通过学习,学生对“基因是什么”“基因在哪里”和“基因如何起作用”等问题已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章内容既是对前四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育种与进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只阐述“问题导学法”在第一课时的应用。

一、巧妙导入,以趣生疑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该章节的开篇,也是知识的转折点。在新课导入时,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且能实现知识转接的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导入时设置了一些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揭示了生物学的什么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又揭示何种生物学现象?根据这个变异的例子能否为“变异”下一个定义?这些问题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内,激起了学生对变异来源的好奇心,根据“拉萨甘蓝增产”和“太空椒”分析“变异是如何形成的?变异性状是否可以遗传?”等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问导学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学生达到“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这样的课程目标,就要高度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历,要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动手、动脑的环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视频,结合书本的“正常血红蛋白和异常血红蛋白形成过程图解”设置“两种血红蛋白的功能差异是由什么原因直接引起的?”“两种血红蛋白中的氨基酸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请根据完成的图解,说出引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和根本病因分别是什么?”“基因中的碱基除了替换,还可能会有其他的变化吗?”等问题串,来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查阅、动脑思考的过程解决了问题,还在动嘴交流中提升了交往能力。

三、科学设疑,以疑激思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的概念、成因、特点和意义等。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找到答案,但获取的知识往往比较狭隘,不能将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和应用。因此,为了扩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尤其是在基因突变结果的拓展上,要科学地实施“问题导学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教师“导”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设置问题。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具有逻辑性和梯度性的问题链,就成为“问题导学法”的法门。

在突破基因突变的结果这一难点时,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链,组织学生讨论,交流:(1)当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后,该基因的遗传信息一定会发生改变吗?为什么?(2)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3)在真核生物中,突变后的新基因和原基因属于什么关系?(4)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突变会改变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和数量吗?(5)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链的设置,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交流。在这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前,学生感受到了认知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增强了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也在相互“冲突”中逐一实现了知识点的突破。

四、资料分析,以问促学

在问题导学模式中,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问题的来源和呈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资料分析是常用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在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的内容时,笔者给学生一系列与基因突变有关的生活资料,让学生来总结“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从资料中,你认为怎样做到健康生活以避免产生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等。学生在实例中感知了诱导基因突变产生的外因,更能深刻意识到健康生活要从注意食、住、行等方面开始,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学习评价,以练校学

学习评价不仅是一堂课教学效率达成情况的检验,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知识总结、小题训练、绘概念图等。

本课时以表格的形式对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点拨重难点。每一个空格就是一个问题,脑力激荡,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及对生物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总之,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巧妙设疑、问题激发、思维迁移等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但在利用“问题导学法”时,教师不仅要有“问题的预设”,更要有“问题的生成”,并及时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能及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这样才能使“问题导学”彰显教学的生命。

猜你喜欢

学法基因突变变异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变异危机
变异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变异的蚊子
一例脑腱黄瘤病患者的CYP27A1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