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直击灵魂
——让“主问题”点燃课堂
2018-02-24张丽娟
张丽娟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山西 运城)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一盘散沙,满堂追问;不能零敲碎打、枝枝蔓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面对不同内容、体裁、风格、容量的文章,如何提纲挈领、简洁高效地学习?“主问题”贯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主问题”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它对课堂教学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主问题设置得好,可以深入作品的灵魂,化深长为简短、化平淡为神奇、化抽象为具体,下面以具体的教学实例来说明。
一、深入主旨,化深长为简短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
《道士塔》是比较厚重的学者散文,文章也较长。在教学中,我打破了原本四部分的结构,抓住“民族悲剧”设置问题:(1)这真的是一场民族悲剧吗?是谁制造了这场民族悲剧?请结合课文来说明。(2)悲剧的根源是什么?面对这样一个悲剧,你觉得作者只是在客观冷静地叙述吗?
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先思考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然后结合文中出现的三种人——王道士、中国官员、外国学者的具体表现来一一分析,这里不乏精彩的语言品味和赏析,也有不同意见的争鸣和辩解。最后他们大体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道士王圆箓愚昧无知,不过是一个偶然被推上历史审判台的小丑而已。是那个时代为他提供了祸及千古遗臭万年的机遇。政府官员腐败无能,才是悲剧的罪魁祸首。外国学者贪婪无耻,比起那些杀人放火者而言,他们是一群文明的强盗。
第二个问题的追问,让学生看到了那一时期泱泱大国的衰败无力,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恨”,更透过这恨,看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珍视和对祖国的爱。
在这里,“主问题”形成一个磁场,学生的思维被深深吸引,他们在层层的追问与思考中理解了一个民族的伤痛和一个学者的悲愤,也自然理解了作品深刻的主题。
二、深入语言,化平淡为神奇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好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化平淡为神奇。
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是: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指出本诗几处瑕疵。你同意吗?交流自己的看法。
(1)“风头如刀面如割”这一句却大有语病,不合语法。(问题在这个“头”字用得不好。)(2)此诗第五韵上二句写马,第三句忽然写到“幕中草檄”,便毫不相干。不如就用“据鞍草檄”,就与马联系上了。(3)第三韵中两个“西”字也没有重复的必要。善于琢磨的作者,都能避免,而岑参却不免粗疏。
名作也会有不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讨论空前的热烈,也说出了许多颇有道理极富创意的答案,甚至他们开始尝试改动诗中的个别字词。比如将“风头”改为“风势”“风梢”“风锐”“风刺”“风利”“风吹”“风戳”“风扎”等。可是比比还是觉得“风头”更生动形象。其实北方方言中,“风头”就是“风”,“头”字本作词的后缀,南方人施蛰存显然并不知道。
第二个问题中,他们尝试将“西出师”的“西”字改为“即”“立”“遂”“骤”“遽”“急”等等,通过改动,他们发现两个西字的确不必重复,而且岑参的其他篇目也有这样的重复,看来他的确不免过于粗疏。
至于“幕中草檄”还是“据鞍草檄”更好,两方同学各持己见,言之凿凿,前者认为从户外到帐内写出边塞地区无处不在的奇寒,后者认为除了写出奇寒之外,还写出了起草者(多半是自己)的文思敏捷。结果自然难有定论。
由于主问题的设置,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创造力被激发,智慧的火花被点燃,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一种情感的激荡、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锋。在这种碰撞和交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语言艺术的神奇魅力。
三、深入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主问题在教学中显现出“一以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李白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诗人,《将进酒》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在《将进酒》教学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读其诗想见其人”。
此目标用两个问题贯穿:
(1)在激情的诵读中,一个什么样的李白正向我们走来?他的模样、衣服、神态举止,请想象并描述出来。(2)我选了一张太白醉酒图,如果用诗中句子配画外音,你以为哪两句最合适,为什么?
对第一个问题,学生会说,他不修边幅,很率性洒脱。他面红耳赤,步履踉跄。他一身青衣,风流潇洒。他衣袂飘飘,真诚大度。我补充史书上的记载,他“长不满七尺(1米7左右),眸子炯然,哆如恶虎,时或束带,风流蕴藉”,司马承祯说他有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天子唐玄宗见他,茫然若失。他是游侠,是剑客,是道士。他的剑术在唐代是排名第二的,仅在裴旻之下。学生听到此处,都颇有兴致,他们想象心目中的李白:身上本有剑气、仙气、侠气、傲气,如今再加上一身的酒气,高踞一席,颐指气使,反客为主,高叫典裘当马,何等酣畅淋漓、浪漫癫狂!同学们全都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中。
我趁机抛出第二个问题:不知道这洒脱的外表下是一颗怎样的灵魂?同学们议论纷纷,有说“钟鼓”二句,有说“寂寞”二句,我抓住这两个句子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再补充李白的经历、结局和其他诗歌,他们终于明白,当他狂放到极致时,也便是痛苦到极致、忧愤到极致、寂寞到极致啊!
那个潇洒而寂寞的李白穿越千年的时空,正翩翩地向学生走来,从同学们愉快而沉醉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读懂了这个不朽的形象。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精心巧妙的主问题设计,能够营造课堂兴奋点,掀起课堂教学高潮,促成积极对话,深入文章的灵魂,真正做到“以简驭繁”“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