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

2018-02-24张晓平

新课程(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法治核心政治

张晓平

(陕西省商洛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陕西 商洛)

加强核心素养教学成为各科教学的主旋律。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提炼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构成要素,寻找实施维度和策略,成为当前时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命题。

一、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要素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要从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观念、公共参与等四个方面落实核心素养。

(一)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感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教育发展中要从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上入手。如学生在学习政治生活模块知识时,由于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从做好政治知识讲述工作上入手,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二)理性精神

随着网络新型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等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很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加之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旦出现自身价值观缺失等现象,势必难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来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三)法治观念

法制观念是建立在特定历史条件基础上的,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所以,教师要运用好参与方式,从法治意识上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法治功能以及原则,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如果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四)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展示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是前三种素养的落脚点。教师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要在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个体之间的影响,积极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参与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二、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政治认同素养上的培养

教师首先要通过以身作则来对学生产生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自身的政治信仰不足,那么在教学中势必会出现消极的思想,这样也就影响到了教育的效果。其次,要通过政治生活等模块的教学让学生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做好理性精神素养的培养

要培养好学生的理性精神素养,教师首先要从实际生活案例上入手,借助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运用理性思维进行判断。其次,“理性精神”关乎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观点,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好典型的案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

法治意识素养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上入手,通过向学生讲解案例或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法治节目,写出观后感,并有效交流,从而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将宪法教育贯穿于法治教育的始终,要明白培养法治意识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根本法地位。

(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高中生已经初步具有公共参与的意识,也具备一定的公共参与知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参与中,一些中学生缺乏公共参与的常识,同时也暴露出情绪化、无序化等问题,一些正常的权利实践却异化成极端事件。在课堂教学中,政治生活模块有着丰富的公共素养的教学内容,通过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选举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外,笔者主张通过校本活动课程的建设和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供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上出发,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各模块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和课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学习中去,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法治核心政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