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8-02-24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22)
一、以职业素质为导向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满足新形势下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由原本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逐渐的向专业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正是因为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所以各行各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现出日益增大的趋势。而加强外语专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满足了各行各业对优秀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高职英语教学与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紧密结合,将职业素养作为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导向,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选择。[1]
2.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都采用了与本科院校相类似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模仿式教学模式的采用也导致了高职院校职业特色无法充分的体现出来,而这也成为了影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确保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关系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教育教学的模式和发展路径,才能在充分体现自身职业特色的同时,培养出与本科院校技术型人才不同的优秀职业人才,而以学生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则是高职院校探索知识发展路径的关键环节,其对于高职教育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实现良好发展的必要途径
高职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发挥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院校必须在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英语技能在职业岗位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才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仅实现了学生英语能力与职业素质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也为学生后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尚未根本转变
由于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所以导致高职英语教学与目标无法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虽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已经明确要求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但是由于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原本的教育目标上,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点,忽略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导致很多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出现了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的现象。
2.高职英语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由于所选择的教材与专业关联性不强,所以导致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专业背景内容缺乏的现象。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体质改革的深入进行,已经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必须以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岗位适应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突出的技能型职业人才为教学目标。而这也就导致高职英语教学与企业实践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而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
3.评价标准欠合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英语测试大多只是针对学生的单词、语法等理论方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测试。由于这种单一的测试方式采取的是统一的笔试形式,因此其忽略了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测试,而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
三、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重新确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我国教育部门在确立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时,必须从以往的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学科知识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才能在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同时,满足企业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在实践操作技能、社交能力、职业道德素质等各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的力度,同时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与英语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促进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2.转变高职英语教学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和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由于现阶段高职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相关知识的,所以,必须将改善教学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才能实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平等的课堂地位,将自己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3.重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采取的分类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对于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受到生源的限制,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存在着英语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再加上高职院校采取的公共课堂英语授课方式,也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水平存在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才能达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结语
总之,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英语教学改革机制,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重新确立英语教学的目标、转变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式,加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才能在促进学生职业英语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英语专业人才。
[1]马嘉鸿.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2:167.
[2]王蕾.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校园英语,2016,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