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2018-02-23陈思敏周苏晋翟南江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28期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相关性

陈思敏 周苏晋 翟南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01例,根据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值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QRS值≥120 ms,对照组QRS<120 ms。患者出院时均行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检查以及追踪患者1年内预后情况,包括复发或死亡病例。结果:两组患者在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Killip分级Ⅰ级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Ⅱ、Ⅳ、Ⅳ级的发生率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F值低于对照组,但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33.64%高于对照组,且期间复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值超过120 ms的患者其LVEF值降低,且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升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其预后差,因此,临床应重视心电图QRS时限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关键词】 QRS波群时限; 急性心力衰竭; 预后; 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8.033

心力衰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肌损伤,进而导致心肌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最终导致患者心室的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下降。急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其心肌收缩力降低,致使心排出量降低,肺循环压力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继而导致肺循环充血,引起急性肺淤血、肺水肿,且可伴有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临床综合征[1-2]。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改善其病症,提高生活质量,更多在于对心肌重构的延缓及预防,进而使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3]。临床中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患者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康复和临床疗效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进行预测和防治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5]。心电图是临床上诊断和预防心力衰竭的指标之一,其中QRS时限广泛应用临床心力衰竭的防治中,然而,目前QRS时限与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时限的变化,探讨QRS时限与急性心力衰竭预后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01例,纳入标准:入组患者符合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6];心功能NYHA分级根据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分级标准[7],其中Ⅱ级13例,Ⅳ级102例,Ⅳ级8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足35%;患者经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治疗,且治疗时间不少于30 d,心功能显著性改善,肺水肿及水肿消退,静息状态下测得心率不足110次/min。排除标准: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衰;近期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者。根据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值分成QRS时限≥120 ms(观察组)110例和QRS时限<120 ms(对照组)91例。本研究均已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药物、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在患者入院后安静状态下采用日本光电ECG9020K 12导联心电图机测量患者体表心电图,有专人规范安置导联电极,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手工选择最宽的QRS综合波测量QRS时限值,每个病例均取3个QRS波群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患者在入院24 h内及出院时进行左室射血分数检测,以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仪(s5-1探头)对患者心脏进行扫描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根据Teichhotz公式计算LVEF,LVEF=[(LVEDV-LVESV)/LVEDV]×100%[8]。

1.3 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 Ⅰ级:无明显心力衰竭症状或心功能正常;Ⅱ级:左心出现衰竭症状,且肺内啰音不足50%肺野;Ⅳ级:急性肺水肿,且肺部啰音范围超过50%肺野;Ⅳ级:出现心源性休克,且其血流动力学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9]。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出院时LVEF值、心功能及1年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其中包括复发和/或死亡病例,分析统计其临床资料,记录并发症及用药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中男66例,女44例;年龄25~75岁,平均(50.48±8.3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2 h,平均(4.62±1.32)h。对照组中男58例,女33例;年龄26~73岁,平均(49.35±7.2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16 h,平均(4.97±1.43)h。两组性别、年龄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其他并发疾病、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Killip分级Ⅰ级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Ⅱ、Ⅳ、Ⅳ级的发生率均较观察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2.4 两组LVEF值和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LVEF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3.64%,而对照组仅为1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死亡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泵功能降低,使心排血量下降,致使静脉回心血量无法充分排出,滞留于心脏,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中,从而导致动脉系统血流灌注量不足,以至于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10]。目前,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危害大,病程较长,临床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症状,暂无根治之法,加之患者出院后对心力衰竭疾病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服药依从性不高,导致患者常以不可预料的猝死而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威胁及影响。因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时,如何在其早期发现其病症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11-14]。

心电图对心脏疾病的检查具有简便、无创、敏感性高且迅速的优势,是临床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检查指标之一[15-16]。健康人群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为60~110 ms,若QRS波群时限超过110 ms时,则认为QRS波群时限延长[17]。研究发现,心力衰竭发生时,缺血坏死心肌细胞溢出大量K+,导致心肌细胞除极时间延长,传导速度减慢。QRS波群与心肌细胞除极密切相关,若QRS波群时限延长或形态异常时,则可推测其心肌电生理发生紊乱,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良[18]。近年来,诸多学者研究发现,QRS波群形态与心肌缺血导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关,其心功能越差,QRS波群形态异常发生率越高,QRS时限延长[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QRS≥120 ms患者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与QRS<120 ms有差异,可能是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脏整体收缩活动出现不同步,致使心电图出现异常点活动。心力衰竭患者QRS时限延长时,其心功能降低,提示非同步心脏收缩对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QRS<120 ms患者LVEF值高于QRS≥120 ms,且Killip分級Ⅰ级发生率高于QRS≥120 ms,1年内急性心衰患者复发率低于QRS≥120 ms,与万红梅等[21]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时,需密切观察其QRS波群时限值变化,以预防患者心脏猝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志伶,杨夏末,么改琦.超声心动图在鉴别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2):1004-1006.

[2]彭佳华,黄正壮.平面QRS-T夹角对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6):634-638.

[3]孙婉彤.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标准化院内死亡率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6):813-816.

[4]王山岭,杨海涛.老年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性旁道的射频消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0):82-84.

[5]胡昌兴,林英忠,刘伶,等.双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0):2442-2444.

[6]周晗,刘鹏.2010欧洲心脏病协会年会心脏起搏和再同步治疗指南更新——2007欧洲心脏病协会年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南疗指南和2008欧洲心脏病协会年会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更新[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43-49.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70-75.

[8]黄江涛,陈波.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彩超诊断[J].广西医学,2011,33(7):921-923.

[9]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专家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1,9(2):81-97.

[10]谢志泉.老年心力衰竭流行病学与病理生理特点[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21-24.

[11]金鄂,杨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59-160.

[12]陶博,曹丰,赵志敬,等.重组人脑钠尿肽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中不同水钠潴留程度患者的疗效[J].心脏杂志,2010,22(5):719-723.

[13]张学丹,白鸿远,卢群,等.QRS波时限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4660-4662.

[14]莫伟栋.QRS波时限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35-37.

[15]祁巍,罗仁.心电图QRS波群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1828-1829.

[16]孙丽杰,张媛,何榕,等.QRS时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01):44-46.

[17] Ahn M S,Kim J B,Yoo B S,et al.Fragmented QRS complexes are not hallmarks of myocardial injury as detected b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 J Cardiol,2013,168(3):2008-2013.

[18]李媚笑,陈舒,陈英,等.冠心病患者QRS波群昼夜节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9):1057-1058.

[19]赵杰娉,崔天祥,方慧玲.不同类型的QRS波增宽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6):5-6.

[20]袁欣,杜建霖,邓松柏,等.ST段压低碎裂QRS波可能是NSTE-MI病死率的预警指标[J].重庆医学,2014,43(1):21-24.

[21]万红梅,黎兰芳.QRS时限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47-48.

(收稿日期:2018-04-18) (本文编辑:周亚杰)

猜你喜欢

急性心力衰竭相关性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疗效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重组人脑钠肽对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肾功能的影响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气指标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