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7年儿童川崎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2018-02-23林敏仪林艳廖惠映黄斌明
林敏仪 林艳 廖惠映 黄斌明
【摘要】 目的:探讨2007-2017年儿童川崎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7月于本院诊治54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整理患儿入院后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并根据其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54例患儿中男41例(75.93%),女13例(24.07%);以发热(92.59%)、四肢改变(87.04%)、皮疹(72.22%)、眼结膜改变(88.89%)、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90.74%)、颈淋巴结肿大(35.19%)、肛周脱皮(38.89%)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率为64.81%(35/5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51/54);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均高于非并发症组,年龄、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率较高,患儿年龄<3岁、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升高及白蛋白水平降低均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监测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利于医师诊断与治疗川崎病,改善患儿的预后。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病变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8.015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至今其病因尚未明确,已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1-4]。国内外报道显示,川崎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5-7]。当患儿的中小动脉与冠状动脉受到较大损伤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预后[8-11]。为此,本研究对2007年-2017年本院收治的54例川崎病患儿住院病历进行整理分析,以了解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以期能改善此类患儿的诊疗和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7月于本院诊治54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中对川崎病的诊断标准[12-13];年龄≤6岁;发热超过5 d;多形性皮疹;双眼结膜充血;心电图检查异常。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转院;不愿意配合治疗者。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同时入组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内容 整理患儿入院后调查表收集的资料,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发热持续时间、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转归和实验指标(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水平、白细胞计数)等。其中患儿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其结果并结合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标准,判断患儿是否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以此将其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转归分为治愈、明显好转、无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沉正常,无冠脉异常,明显好转:临床症状缓解,血沉数值降低,冠脉异常情况减轻,无效:以上指标无缓解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治愈+明显好转。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患儿54例中男41例(75.93%),女13例(24.07%);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发热时间3~14 d,平均(7.69±4.86)d,发热症状超过5 d以上达92.59%(50/54);四肢改变的发生率为87.04%(47/54);皮疹的发生率为72.22%(39/54);眼结膜改变发生率为88.89%(48/54);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的发生率90.74%(49/54);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为35.19%(19/54);肛周脱皮的发生率为38.89%(21/54)。
2.2 冠状动脉病变 发病1个月内有35例患儿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占64.81%,以此分为并发症组35例和非并发症组19例。
2.3 临床转归 5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26例,明显好转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4%(51/54)。
2.4 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水平均高于非并发症组,年龄、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討论
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13],常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扩张或巨大动脉瘤形成,而影响患儿的预后[14-15]。近年来,全国各地均有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16-19]。李棠等[20]调查中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一般在5岁以下。云南省1997-2006年调查报告显示,持续发热5 d以上为临床突出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率为20.64%[2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7-2017年
54例川崎病临床资料中发现,其临床症状以发热、四肢改变、皮疹、眼结膜改变、口腔黏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肛周脱皮为主,与国内其他报道结果基本一致[22-23]。男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提示男孩更容易患病,至今其原因仍未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冠状动脉病变为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成为儿童后天心脏病的首要原因。本研究中,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率为64.81%,提示川崎病容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进一步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年龄低于非并发症组(P<0.05),提示患儿年龄少于3岁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故临床上收治3岁以下患儿时尤其注意监测其心功能及冠状动脉情况,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可能因为3岁以下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当机体发生损伤时,更容易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而且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性别、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水平均高于非并发症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与性别、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诊断无明显关系,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及白蛋白水平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是公认的炎性反应指标,二者均在川崎病早期出现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炎症反应对冠状动脉的损伤,临床能通过监测二者水平以评估患儿病情,并能给予针对性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但本研究的性质为回顾性研究,研究观察指标较为局限性,且纳入病例数较少,故对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以期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川崎病提供有利的依据,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所述,川崎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率较高,患儿年龄<3岁、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升高及白蛋白水平降低均是川崎病并發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监测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利于医师诊断与治疗川崎病,改善患儿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McCrindle B W,Rowley A H,Newburger J W,et al.Diagnosis,Treatment,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7,135(17):e927-e999.
[2] Abrams J Y,Weintraub E S,Baggs J M,et al.Childhood vaccines and Kawasaki disease,Vaccine Safety Datalink,1996-2006[J].Vaccine,2015,33(2):382-387.
[3]杜忠东,陈笑征.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川崎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8):565-569.
[4] Aaron S,Matthew F,Scott G.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J].Am Fam Physician,2015,91(6):365-371.
[5]陈素琼,石艳,戴莉,等.四川省凉山地区川崎病流行病学特点[J].四川医学,2015,36(12):1661-1664.
[6]潘晶莹,白玉新,朱华.我国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5):466-469.
[7]邢学伟.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J].中国医药科学,2013,3(7):66-67.
[8]赵丽霞,赵丽萍,沈琳.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64-66.
[9]赵银霞,何金虎,徐艳萍,等.儿童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并发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2):141-143.
[10]赵春娜,杜忠东.感染因素对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10(6):454-457.
[11]朱丹颖,谢利剑,黄敏.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易患基因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7,44(5):297-300.
[12]陈蔚,易岂建.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1):48-51.
[13] Sundel R P.Kawasaki disease[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15,41(1):63-73.
[14] Manlhiot C,Mueller B,OShea S,et al.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of Kawasaki disease:Linking disease etiology,pathogenesis and global distribution[J].PLoS One,2018,13(2):e0191087.
[15]杨波,朱义杰,罗军,等.川崎病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2):189-192.
[16]谈诚,殷丝雨,李喆倩,等.江苏省南京市2012-2014年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1):3249-3251.
[17]石艳,戴莉,杨尧,等.2002~201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J].河南中医,2014,34(B06):269.
[18] Chen J J,Ma X J,Liu F,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Shanghai From 2008 Through 2012[J].Pediatr Infect Dis J,2016,35(1):7-12.
[19]王峰,周彬,罗欢,等.珠海市2003-2012年川崎病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的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3):263-266.
[20]李棠,王利平,张永兰,等.北京儿童医院1995-2000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发病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337.
[21]马越明,杜曾庆,李利,等.云南省1997-2006年儿童川崎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1):1651-1653.
[22]Liu F,Ding Y,Yin W,et al.Association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ARC/CCL17 gene with Kawasaki disease and i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J].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2015,17(7):668-671.
[23] Wang X,Zhu T J,Zhou X F,et al.Association of TIAM1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Kawasaki disease and it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J].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2015,17(11):1217-1220.
(收稿日期:2018-03-20) (本文编辑: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