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平发展绝不是权宜之计

2018-02-23高飞杨晖

人民论坛 2017年25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

高飞 杨晖

[摘要]当代中国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源于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的选择和承诺,合作共赢战略是和平外交理念的核心和举措,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外交理念的目标和归依。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了有效方案,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当代中国 外交理念 和平基因

自2016年以来,当西方世界面临民粹主义泛滥、保护主义抬头、恐怖主义威胁弥漫、逆全球化浪潮来袭之时,杭州G20峰会、世界经济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断传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强音。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向世界展示了新型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通过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深化全球伙伴关系、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的选择和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和平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当然,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不意味着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等于要牺牲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选择和平发展之路,也真诚希望其他国家都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如此,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共处。

合作共赢战略是和平外交理念的核心和举措。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使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这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国家之间或许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但合作共赢却是最大公约数。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外交理念的目标和归依。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崇“和”尚“谐”的文明成果,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和谐、修己安人的哲学境界,更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智慧、经验与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把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思想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共同发展紧密融合,明确了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的重要使命,使中国外交站在了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列。

当代中国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源于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不只是希腊时期的“文明(Civilization)”,强调复制和传播,也不尽是近代欧陆的“文化(Culture)”,强调个体的自然生长,而是着眼于“物相杂,故日文”的不同事物,通过“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达到统一的境界。中华文化以探究天地万物之间的融洽关系作为开端,不断追求将人类社会活动融入自然之中的规律运作和协调有序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文化,当代中国热爱和平、倡导和平、维护和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正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指在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中,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体现为自然的天、必然的天和人格化的天,三者一体至仁、产生和谐,统一为一个共同的天下。从哲学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是现象、趋势、思维与认识、规律、义理共同交汇而提炼出的思维观念。天被视为万物之始,能将人间万物有序安排在一个各司其职、有序运转、“四时行焉、百物兴焉”的和谐状态。人类社会则是“化万物”的状态,天人相通需要人类社会建立起必要的秩序,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法则,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人依赖自然而生存,感受自然之仁,同样,人也要效法自然之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间万物的平等同级,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人们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尊重其生存价值。中国外交强调国家之间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强调亲诚惠容处理周边关系,强调塑造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欢迎世界各国搭中国发展的“便车”和“顺风车”,这些理念都与这种宇宙观密不可分。

“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协和万邦”出自传统政治典范之作《尚书·尧典》,是中国传统政治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准则,与着眼于处理内部事物的古希腊城邦政治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共同体注重各自之间的关系处理。协和万邦既是政治准则,又是政治理想,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邦与邦之间也应遵循和谐的自然法则,在自然血缘伦理基础上建立德J=生关系的结构模式。“协和万邦”既有天下友邦国之间协和之意,也包含着天下万民协和之意。因此超越、兼容小共同体的政治准则和理想,整合超大规模不同政治共同体的和谐国际观和邦交思维,在中华文明的源头上就已经建立了起来。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协和万邦”的德性伦理,在“合内外之道”的德性基础上,发展出“和而不同”的社会文化观,“协和”或“和谐”于是成为一种万民关系、万邦关系的音乐比喻,喻指国际社会构成多元、意见多元、思想多元。“谐”是在多种声音一起发出时才产生的“和”,和谐的关键在于把各种声音都发出来。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政治和文化他者时,和而不同不是冲突和对抗,而是包容和汇通,既能在公共的意义上强调普遍主义,同时又保有伦理关系的差异性,能够为世界政治和不同文明之间提供一种文化的对话方式,从而化解文化之间的冲突。endprint

“以德服人”的王道观。传统中国推崇王道政治,王道政治的核心是仁政,这实际上是对自然法则、民意认授和价值观念的统合。在孟子与齐宣王关于“文王之囿”的讨论中,孟子明确告诫齐宣王,周文王方圆70里的园林,百姓尚嫌小,而齐宣王方圆40里的园林,百姓却嫌大,原因就在于周文王的园林是百姓共享,而齐宣王的园林则是私有独享。所以,以仁政为核心的王道政治在“天下”的观念下,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等方式体现出来。政治秩序基础的确定在于“仁心仁政”而不是“霸权”,建立在“吸引”而非“让人屈服”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用“以德服人”“德主刑辅”的原则来处理对外关系,经济手段和军事实力只是辅助手段,正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只有以德服人,以德服邻,直至以德服天下,才能最终养成“仁者无敌”的大国气质。中国古代王者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来包容理解世界的多元性,最终以“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王道政治,使得“远者来”“邻者睦”。中国不会输出革命,更不会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了有效方案,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将与世界一道打造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千百年来,和平发展理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基因,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国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产生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在两千多年中国统一国家的历史中,始终占据着主流位置。

秦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欧亚大陆东西和平交往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隋唐时期的“册封羁縻体制”以遣使朝贡、经书互传等外交措施,开始向外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通过中国典籍的文化媒介作用,使得中国与外邦“混一车书,文轨大同”。两宋时期的“守内虚外”,重视道德感化,强化了“怀柔远人”的传统理念。明洪武朝,朱元璋确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由此形成并奠定了以“不征”为特点的明代和平外交模式。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攻略他族一寸土地,在经济上与海外诸国互通有無、厚往薄来。

近代在不断遭受欺凌的境况下,中国人民对于和平的信念也从未消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极为珍视中国自古以来的和平思想,他认为,“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性中国数千年来,即知和平为世界之真理。人人均抱有此种思想,故数千年来之中国,纯向和平以进行”。中国重返联合国后,1974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展现出新中国追求和平、反对霸权的价值取向。

和平思想已深深地积淀在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当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正是和平思想的体现。随着当代中国的崛起,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将带给世界什么?对此,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国将与世界一道打造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分别为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教授、博导;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
论当代中国文化格局的优化路径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塑造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情感在视觉图像中的传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